借着读书日的借口,终于在昨天下单买了三本书。
第一本是《刻意练习》。
一万小时定律如今已基本上为多数人熟知。
但是我们若因此便认为只要在某个方面付出了一万小时的练习,便能够成为这个方面的能手。那么这一定是种误解,少则断章取义,再严重一点就是想当然。
我早就应该多问问自己:有条件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一套理论体系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管窥一豹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5d9330297bccd28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c38f2e9845b53fe1.jpg)
第二本,《成为一颗星》。
从这本书刚开始出现,我便到处搜罗,企图能买到它的英文版。我甚至想在喜玛上念这本书。
时至今日,依然找不到哪里能买,眼看就是一年。退而求其次,务必在今天入手一本中文版。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9041c9513fa6aa06.jpg)
这本书的中文名与图中话语就足够有吸引力了;另外还有我个人对天文宇航的好奇。
当然,这个书名还令我想起早几年的另一本书。它有一个引人入胜的中文名一一一《你当象鸟飞往你的山》。
当发现英文原著的书名仅有一字,而中文书名却被翻译成了一句话时。我曾连接几天想了又想,随后真的很叹服这种手法。
这个中文书名,怎么看都比Educated更具诱惑力呀。而这这个封面设计也很精彩,红色的连绵的山脉,是否就是老爸一生都强烈地不愿走出的“印第安公主”的剪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85420cbd0390fbe2.jpg)
第三本,林语堂先生写的《苏东坡传》的中英双语版。
我很喜欢苏东坡,也很喜欢林语堂。
但我已经有一本林语堂《苏东坡传》的中文版了。
几年前当我在小城街角一个不起眼的教辅书店里发现《苏东坡传》时,它只有唯一一本,用塑料膜封着、没有拆开的样书可看。
在买书这方面我吃过很多亏:漂亮的标题、名人的推荐、吸睛的妙句、唬人的噱头,结果买回家才读几章便觉得很不值。
那天也曾想过:既然是林语堂写的苏东坡,应该会有英文版吧。一搜索,果真有但却买不到,于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买了唯一一本中文版。
回家一看,不错。林先生在用与多数学者不一样的风格来写苏东坡。
它也给了我与之前不一样的视觉来看待苏东坡的仕宦经历。至少对于乌台诗案的叙述,就与我早先所看过的角度不相同。
细细一算,这本我看了好几个年头了。昨天发现有双语版,越发想看看林先生究竟会用怎样的英文来叙述东坡先生,于是便买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3996fc3f41573ed3.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887633/9e6576fe28749fd2.jpg)
许多好书店都巳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也不知道纸质书会不会消失在科技的翰海中。
但是,捧一本书在手中的感觉,真的很好。
或在向着远方的列车上;或在清风拂面的小窗前;或在茶香弥散的几案边;或在轻轻流泻的音乐里。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说的是书籍的重要性。
偶尔执卷在手,慢读、细品、深思,说的是生活的仪式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