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谈写作|学生腔

作者: 寒江晓瑟 | 来源:发表于2023-11-02 13:20 被阅读0次

何为学生腔?

百度了一下,它出自毛主席的一篇文章,指词汇贫乏、呆板无生气的言语、文风。

毋庸质疑,这是个贬义词。老舍先生没有正面定义,但给了它全面诠释。

学生腔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其一是“爱转文”。喜欢引用、借用古语或诗词歌赋,类似于古代的酸秀才,故意卖弄、展示自己的文采,说得通俗点儿,就是说话、写作“拽文嚼字”。

这得一分为二地看。

如果“转文”转对了,有利于行文与达意,就无关大碍,甚至可以锦上添花。

如果仅是为转文而转文,枉顾文意,将古言牵强附会地插入文中,以陈词滥调替代现成的、生动的话,让人不解其意,就成了毛病。

而大多数的“转文”都是后者。

为避免这个毛病,写文章时必须多想,逐字逐句斟酌。字无高低贵贱之分。雅字并非用在任何地方都好,俗字也并非用在任何地方都不好,只要用得恰当便是好字。

其二是“松懈”。写文章时不疼不痒、可有可无、信口开河、随意下笔,这些都是是大忌。

正确的姿势应该是事先想好,要说什么,先说什么,什么多说些,什么一笔带过,要妥善布局谋篇,要对读者负责,应有层次、有主旨,让读者有所得。

这与戏曲中的“亮相”如出一辙,如果有个精神百倍的亮相,就能提起观众的兴趣,叫好声不断。如果演员“松懈”了,给人拉垮的感觉,观众轻则不叫好,重则有可能喝倒彩。

写文章虽不必时时刻刻需要亮相,却得始终崩紧这根弦,严谨地布局谋篇、行文用词,才对得起读者阅读所花的时间。

其三是“幼稚”。或人云亦云,没有创意,或故弄聪明,不合逻辑。

人云亦云的不是说遣词造句不正确,而是这么说这么写不够新颖,没有力量抓住读者的心,只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才让人铭记、叫好、钦佩,写作之所以被称为创作,关键在一个“创”字。

写文章要出奇制胜,也得合乎逻辑。与常理相悖、与常识相佐,就有胡说八道的嫌疑,这就更要不得了。出奇与逻辑都重要,如果一定要二选一,逻辑胜于出奇。

用学生腔写成的文章往往冗长,白白耽误读者时间,应及早抛弃。

好的文章一句是一句,通篇只有几百字却让读者有所收获,但这几百字并非一蹴而就,必是多想多思的结晶。

写文章是费脑子的事,切记要想,要思!

相关文章

  • 有什么写什么,有多少写多少 2019-03-16

    ——《老舍先生初谈写作读后 老舍先生在他的一篇文章《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写作》中给初学写作者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其...

  • 《老舍谈写作》之十:学生腔

    用学生腔写成的文章往往冗长,拖泥带水。有的文章,写了一二百字,还找不着一个句号。整段话一逗到底,只有句末一个句号。...

  • 写写部落---15 《 因为热爱,所以记录》

    《因为热爱,所以记录》 《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写作》中提到: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老舍先生的看法:...

  • 《老舍谈写作》随记

    最近在看老舍先生的《老舍谈写作》这本书,先简单介绍一下老舍先生。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 2019-03-16《大胆的写出来》

    《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写作》中提到: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老舍先生的看法:加紧学习,先别苦恼。我...

  • 《学生腔》老舍

    何谓学生腔?尚无一定的说法。 在这里,我并不想给它下个定义。 不管怎么说,学生腔总是个贬词。那么, 就我所能见到的...

  • 2019-03-31

    老舍先生谈写作:不怕,不慌;多改,多念 被誉为“人民的艺术家”的老舍先生,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

  • 精选推文||《学生腔》

    学生腔 文|老舍 何谓学生腔?尚无一定的说法。 在这里,我并不想给它下个定义。 不管怎么说,学生腔总是个贬词。那么...

  • 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

    今天杨老师带我们学习了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老舍先生谈初写作者》,看完后感觉就像一位长者坐在你身边给你苦口婆心的...

  • 如何熬文

    壬子:文思泉涌,当立决 如何熬文? (按:老舍的文章:《老舍先生谈初学者如何写作》,大师的言辞恳恳,我辈当竭尽全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舍先生谈写作|学生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kn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