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外婆生了8个子女,女儿6个,儿子2个。但是,从我个人观察发现:多子多福,好像结局并不是这样。其中,牵扯太多,最后两人在世一直打打闹闹中过日子,相隔不久分别离世。
作为外孙女,很难判定其中关系好与不好。
一、子女太多,承受的责任更大。
外婆出生在当地镇上的孩子,会识字又知书达礼,性情温和。外公七岁时娘去世,未曾上过学,外曾祖父长年不在家,靠给别人打工,往返于重庆三天不在家,卖粮之类积攒不少钱,未解放时,在本村拥有不少土地。
因为外公家有土地,外婆选择嫁给高山上的外公。放在现在,觉得完全不可思议。
外公因为缺少母亲的教育,父亲长年不在家,造就他对女性不体贴、更不会表达。
听母亲说:外公年轻时经常岀手打外婆,哪怕外婆怀孕挺着大肚子,一样做家务、割草喂牛等。
外公属于那种高大、威严、说一不二之人。
他这样反复动手打外婆,也给个别子女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二、外婆得到全家子女的认可,外公却被个别子女冷落。
外公的威严在这个家无处不在。造成两个姨一舅对外公印象差,甚至不愿待见,用“恨”更贴切。
外婆,见识多,无论处事、说话都得人心,她本人也一直秉承自强自立的个性,从不愿麻烦任何人,哪怕子女亦如此。
外公对外婆用暴力、冷暴力对待,用现在的视角来看,应该会非常讨厌,或有恨意。
但我的记忆中,好像外婆从未说过外公不是,也好像没有看出有多爱。完全像两个非常有默契的合作伙伴。
外公外婆的勤奋,在老家当时看来家庭条件也不错!
三、外公外婆的晚年,并不幸福。
外公自步入晚年,就出现头昏现象,当时医院检查考虑“脑供血不足”。隔几年之后,外公自觉腹部发热,当时,大家都觉得他是焦虑症,老年人嘛!这儿不好,那儿不好是常事。
然而,外公隔年出现双手不自主抖动,到医院诊断为:帕金森病。
外公的病情进展很快,发展到吃饭只靠外婆给熬粥,每餐喂长一个小时之久,还便秘,甚至摔倒等。但外婆照顾外公四年,也非常好,她忙完之后还要去干农活。
那几年中,屋漏偏逢连夜雨,三舅娘又被确诊患上类风湿关节炎。外婆一心只靠儿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她觉得,这个家舅舅们都有沉重的负担。为此,外婆一个人像打鸡血般,天不见亮出去做农活,还好几庙地。
他们的女儿都嫁得不错,完全可以依赖。可外婆的思想中,坚决不接受。理由是:女婿是别家的,不好说。
外公常说,他一人在家,除了吃饭睡觉见着外婆,其他时候都没人影。
外公老年,重男轻女思想没有,对我们非常好。同时,他非常渴望、依赖女儿们。也许是外公对两个舅舅的失望,妈妈与五姨常回家照顾外公,也多次劝外婆,女儿们出钱,多陪陪外公就行。可她坚决不,非要靠自己撑家。
四年之后,外婆右侧疼痛,她以为是累着,隔三差五喝点小酒就会好转。
然而,半年不到,越来越疼,到镇上一查:“肝癌”。当时,医生怕告知这个结果,就询问亲人为啥没来。外婆非常镇定说:“医生,我是不是患上像我父亲一样肝癌?不用担心,你告诉我便是,我承受得了!”
之后,把外婆接到重庆再次确诊,无力回天,肝左右叶两个大肿瘤,医生直接告诉:回家吧!
外婆知道病情后:没流一滴泪,她只对大家说:“她一生不欠任何人的”。
一周后的早晨,外婆在疼痛难忍中,呻吟了2小时离去。老家条件有限,也有死也要死在家的思想,没有止痛针,她在幺舅怀里,痛苦中离开。
外公失去外婆的耐心照顾,9天后,随即也离开。
最后:
为什么生这么多子女?听外婆说,没有避孕措施,这才是根本。
老一辈的他们,思想也传统。从一而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思想根深蒂固。
尽管两人争吵、打闹不断,但从未有过离开的想法。
外公,他的母亲过世早,没有人教过他体贴女人。他童年非常凄苦,大冬天穿的薄衣没鞋穿、少吃的,下田去抓鱼自己做饭,三兄妹挤在角落相互取暖。曾祖父为了买地,挣的钱全攒着,不舍得用。
外公一讲他的童年,就会泪流满面。
他只从外曾祖父身上潜默移化学会武力粗暴解决家庭矛盾。
所以,作为外孙女,很难判定他们关系不好!因为子女众多,又造就他们一生相互依赖。
外婆离世,外公的心中唯一坚定的依靠离去,那种绝望才会紧随其后离开。
这点,我在自己爷爷奶奶身上也看到。儿女孙子孙女再待好,他们内心始终认为相伴长久的那人才是最踏实。
不知,你们的外公外婆,是不是如同我的外公外婆那样?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