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读后

《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读后

作者: 淡泊早秋天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7:11 被阅读0次
《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读后

书名有些奇怪,不过白谦慎先生无意卖关子,副标即道出了要旨,即对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引言中头一句便问出:什么是书法定经典?一种本不属于经典的文字书写在何种情况下有可能成为书法定经典?白先生在书中并未劈头直入地讨论这些问题,而是把自己面临的种种疑惑摆在读者眼前,使得引言中的发问真实立体。

在《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中,白谦慎先生以一种历史美学的态度,引用吴昌硕为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所题“与古为徒”匾文,指出古代文字和审美对清代艺术观念的决定性影响,同时以社会学的眼光,对汉魏碑刻、中国民间街巷散布的大量日常生活书写乃至手书广告(如重庆郊区的“娟娟发屋”店名),以及武汉少年陈兮的练字演变,美国学生上书法课时的习作等当代“初学者”书法的笔迹分析,探讨碑学对当代书法的细微影响,饶有趣味又引人深思。

此书与白先生另一本学术论作《傅山的世界》相比要抽象一些,窃以为其最值得之处就是指出了古代所谓“民间书法”的“有意趣”、“天趣”、“奇古”、“高古”的意蕴,实际是“无今无古”,同样存在于当下书法初学者的笔下。从而白先生提出了其关键的反思或者说问题,为什么类似于“娟娟发屋”的当代“有意趣”的“民间书写”不能成为书法资源?

白先生并没有给出结论。而是用了一种颇有戏剧意味的方式,在第十二章虚构了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王小二的“普通人书法”——一个虚构的故事》,来做这一本论著的故事化总结。它把“民间书法”的理论与实践之无法“圆融”的可笑处,活灵活现地在摆在了我们眼前。

相关文章

  • 《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读后

    书名有些奇怪,不过白谦慎先生无意卖关子,副标即道出了要旨,即对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引言中头一句便问出:什么是书法定...

  • 看书借书

    白天洪山区图书馆看书借书,白谦慎的《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看完,厚古薄今,经典与度的问题。接着找来《谁在收藏中国》,...

  • 黑心商家与受害者

    2021读书19《与古为徒和娟娟发屋》 不小心买到了影印版,连夜撸完,今天退货了。 薄薄200多页,定价76元。 ...

  • 读庄子《人间世》所体悟的处世智慧

    “与人为徒”、“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的概念出现在庄子《人间世》一篇中颜回出仕卫国前与孔子的对话中。《人间世》讨...

  • 颂古雅集序

    颂古者,与古为徒,弘扬古意也。书法晋唐已盛,丹青宋元为高。汉以赋称,唐乃诗国;两宋词采,清人联语。聚万人之心...

  • 通临有感

    学习书法,必定要临帖。取法乎上,与古为徒,在不断临习古人的字帖中,可以锻炼心灵的感知力、眼睛的观察力和手上...

  • 清·刘熙载《书概 》

    书概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

  • 清·刘熙载 《书概》

    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与天为徒,与古为徒,皆学书者所有事也。天,当观...

  • 景东文化馆.景东诗词书画协会.景东弘致书法考级工作站.第一届书法

    第一届书法临摹作品展览“与古为徒”在开南书院拉开帷幕 由于装备限制,照片存在变形模糊的情况,请各位作者谅解。作品展...

  • 以书作伴,与古为徒

    偶得此书,珍爱非常。前些日子想学书法理论,在朋友的力荐下,网购了《傅山的世界》,平日里买惯了便宜影印版的我,刚开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古为徒与娟娟发屋——关于书法经典问题的思考》读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n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