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都市人受高速紧张的生活环境影响,变得远没有古代人那般从容。
可笑的是。。。
蛮荒时代的人却要时刻应对无法预知的猛兽、自然灾害等恶劣生存环境的威胁。
时代在进步,我们在享受便捷、安逸的生活的同时,却变得焦躁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我在生完第一个宝宝的时候接触到的一本心灵修行类的读本,当时宝宝病理性黄疸,送到了新生儿ICU,医院只规定每周二才能探视,其余时间就只能等待。
那个时候微博刚刚兴起,资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想了解黄疸是什么好难。寒冬的月子里,不让出门怕吹风,不让看手机电脑怕毁眼,手里握着的就只有月嫂大姐送我的这本书。
但,也仅仅是握着而已。我不敢看,里面的“孩子”、“baby”太刺眼,会刺得我眼泪直流。
现在回望当时的自己,应该是抑郁了,亦或者自己就是书中提到的“不想接纳自己”的那类人。
后来,孩子平安出院,我投入到初为人母的慌乱和忙碌中,便无暇再有机会读到这本书。
时至今日,再次拿起这本书,又有了新的感悟。
这本书的总销量已经超过了500万册,字数仍是156千字,但读她的我却已经不再是那个质疑人生的我。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中国台湾的张德芬,曾任台湾电视公司记者、主播多年。在国际知名公司IBM工作过,也曾经抑郁过,后来致力心灵潜修及写作, 被誉为华语世界深具影响力身心灵作家,该书则被誉为华语世界第一本身心灵成长小说。
没错,这就是一本心灵鸡汤,但我更愿意把她看成一本有温度的女人百科全书。
不想装圣母白莲花,如果不是专修过心理学的人的话,确实不太懂里面晦涩的ego、小我这些术语。靠着书中几米的插画,我读懂了四成。
但这并不妨碍我怀着好奇的心去听故事。
开篇画面,出现一辆雷克萨斯跑车,女主人公若菱以玛丽苏人设出场,但是这样的人竟然遭遇夫妻矛盾、职场触礁、众叛亲离……令八卦的我怎能不好奇为什么人设和情商的反比例简直跨越了一个马里亚纳海沟?
她的焦虑、哀怨、不知所措令开大众车的我好奇到仅用了一个小时就把这本书读完了。
读完之后,我不再像刚开始的时候那么浮躁了,一页一页地跟着若菱的节奏探索未知的自己的同时,我本身已被潜移默化地改变了。
若菱不是张德芬杜撰出的一个人物,她是你,是我,是你身边的朋友,是你的家人,是世间百态的各种女性。
如果不是如此丰富的人物设定,这一个个小故事早已将若菱架空,小说读完不会有那么多人深有同感,其实那不是同感,那是张德芬触摸到了每个人的痛感,让早已麻木良久的你感觉到了痛,鼓励你如何去止痛。
止痛第一步
看清楚自己,为自己画像
第一章至第三章都在引导我们为自己画像,即使是受主观意识影响,即使全部都是跟若菱一样身陷负能量,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把自己完整画出来,找到你的焦虑和困扰,就已经开始开启自我疗愈的大门了。
止痛第二步
构建属于你自己的“乔哈里视窗”
第四章至第六章里,老人用通俗的语言告诉若菱一个概念——“乔哈里视窗”。
这个概念最初是由乔瑟夫和哈里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们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人际沟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根据“自己知道——自己未知”和“他人已知——他人未知”这两个维度,将人际沟通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区、隐藏区、未知区。接下来的章节用一个个小故事像我们讲述了晦涩难懂的能量守恒定律、吸引力法则等概念。
止痛第三步
压力来自认知偏差导致错误认知
第九章至第二十九章里,老人在这些章节里从潜意识、认知偏差的角度帮助若菱疗愈受伤到变形的内心。若菱开始审视自己、承认了自己的悲伤、接纳了自己的愤怒,就像是心里一处长年处于阴暗潮湿的沼泽地,如果硬生生除去它,很有可能越陷越深。把一切交给时间,自己内心充满阳光、平静、积极,光和热最终将会把那块阴暗地消除,最终会获得通篇若菱都在追求的“爱、喜悦、和平” 。
止痛第四步
感受自己的“高光时刻”,不再伤痛
第二十九章至第三十三章,若菱开始转向人生的向阳面,自信了许多,豁达了许多,她在享受自己的美好,她的美丽心情就像一道高光笼罩着她,连老人都惊讶于她的成长和转变。最有名的一句话“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很多人拿它做了签名、做了屏保、做了书签。大家都想用这句话激励自己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他人。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你身上的负能量都来自于自己的抱怨,与其抱怨满满不如试着换个角度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就像书中谈到的“所有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映你的内在。”
止痛第五步
心灵的成长,内在心境固若金汤
第三十四章至第三十六章,若菱逐渐将视角展开,把自己的内心美好的情绪逐渐扩散出来,不再局限内心的点点斑驳和人生的瑕疵。 她说自己放下了,也走出来了,这些未可知,但她的眼睛开始变得明亮,语气也不再哀怨,整个人的状态也看不到曾经的焦虑,她成长了,最终找了那个未知的自己。
THE END
我把《遇见未知的自己》比作一本通俗现代版《心经》。每个人读完后就像仙德蕾拉找到了她的神仙教母,心中感叹:哎呀,真的会心想事成呀!其实,你的自信正在你身上不知不觉进行着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暗示,即使在睡眠状态,也在帮你驱赶负能量。只要不是生死,一切都是小事,一生成长,怎能一帆风顺?但你如果眼里都是花,那你的经历就是成长版图中的一抹彩虹、一挂艳阳,人生必将收获一整片湛蓝天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