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利用“此时此地”——增强敏感度】
治疗中的第一步是发现病人现实生活的人际问题在治疗中相对应的“此时此地”的表现。治疗师培训的重要部分就是学会聚焦在“此时此地”。增强对“此时此地”信息的敏感度。
【17-寻找“此时此地”的事件】
“此时此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工作方式,常见的策略是找到病人生活中的非适应交往在“此时此地”的对应表现。
【18-处理“此时此地”的问题】
“所以表面上是道歉和礼貌,但最后你总是会激怒其他人。而且,虽然你知道这一点,你还是难以停止这么做。我感到这样做对你来说肯定会有一些补偿,会是什么样的补偿呢?”
【19-“此时此地”能推动治疗】
我们应亲身参与到与他人的互动之中,并且观察和分析这一交互的过程,这种方式最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和自己的行为。
【20-把你的感受作为信息】
在治疗中,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关注我们当时的感受,它们是无价的资料。
如果你对自己有深刻的了解,消除了大部分盲点,并且对于作为病人的体验有一个很好的了解,那么你就会知道厌烦或者迷惑有多少是因你自身而起,有多少来自病人。对这一点进行区分十分重要,因为如果是病人引起了你的厌烦,你就可能十分自信地确定在其他的场合,病人也会让他人厌烦。
所以不但不用因为厌烦而感到沮丧,反而应该欢迎厌烦的出现,并且想办法把这种感受转化成为对治疗有益的东西。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感到厌烦的?病人到底做了些什么让你感到厌烦?
【21- 对“此时此地”的评论要谨慎措辞】
治疗师必须学会以一种关怀的和可接受的方式进行评论。换句话说,你只需要谈到自己是如何感受的,而不是病人做了些什么。
【22-“此时此地”给治疗提供丰富的材料】
“此时此地”发生的所有事情都可以用于治疗,有的时候最好在当时就提出评论,还有些时候暂时不必谈,可以留待以后再来谈这件事。
治疗师要等多长时间才能够开始对情感事件进行分析,要依据临床经验进行判断。通常当涉及深层次的情感时(例如痛苦、悲伤、愤怒和爱),最好等到情感的高潮褪去,防御消失的时候再开始分析(趁凉打铁)。
【23-在每次治疗中检查“此时此地”】
即使对于富有成效的、没有问题的治疗,我也会去追问“此时此地”的事件。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总会说:“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做的怎么样。”或者“对于我们今天的工作和在一起的过程,你有什么感受吗?”或者“在我们结束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在我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或者如果发现有困难,我可能会说,“在我们结束前,让我检验一下我们今天的关系。你谈到有些时候感到离我很远,有些时候很近。今天怎么样呢?今天,我们之间的距离有多远?”根据回答,我可能会继续探索关系之中的任何障碍,或者没有表达出来的对我的感受。
在最初的会谈中,我一定会去询问病人是如何决定到我这里来的。我通常会说:“开始的会谈是一次双向的访谈。我访谈你,但同时也是你评估我、开始考虑和我工作会是什么样的一个机会。我们能来看一看你迄今为止的感受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