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已过,家里还剩很多月饼。
看到各式各样的月饼,外面披着花花绿绿的外衣,打开后散发着甜蜜的香气,饼皮里包着不同馅料——红豆,绿豆、莲蓉、椰蓉……虽然口味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巨甜无比。每年到这个时候,家里的月饼堆成小山,一看到就有点牙疼,实在无福消受。只能时不时带几个去公司给大家分享,同事倒挺爱吃,也为我解决了一大难题。
最近我时常想,中秋本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那么月饼应该全家共享,一个月饼一个圆,既然中秋节象征着团圆,那么月饼也应该一家人同吃,月饼切成小块,一人吃一小口就足够,一小口可能是美味,但是每人一大个味蕾就受不了。
物资极度丰富的现在,对于我们而言,传统美食的滋味好像也变了,我们不再能体会父辈、祖辈在物资贫乏时期,对美食的那种求之若渴又难以获得的感觉。才短短几十年功夫,我们对美食态度从求而不得,到现在望而生畏,产生很大转变。因为大家都越来越注重健康,所以大部分人对传统甜馅料的月饼没什么兴趣,反而是一些新颖的馅料——黑巧克力、凤梨、海苔更受人欢迎。
说起月饼的口味,每年中秋节,本地人都爱买几个老字号的鲜肉月饼,特别是临近中秋小长假,食客们为了购买鲜肉月饼,甘愿排四五个小时的队,只为了那一口记忆中的老味道——酥松的饼皮,配上肉馅儿,如果刚出炉趁热吃,肉香、饼香、肉汁融为一体,热乎乎的,特别美味。
但是鲜肉月饼真的是月饼吗?月饼加上猪肉馅感觉更像点心,而不是中秋佳节必备的传统美食。而且因为鲜肉月饼广受欢迎,所以本地一年四季都买的到。那些老字号,只要一过中秋,在鲜肉月饼的摊位前就只剩寥寥数人,不复中秋节前夕那样大排长龙的景象。
前几年,我在本地一家有名的寺庙里买到了寺庙自制的纯素海苔月饼,在大众点评上这家纯素月饼的评价特别高,所以我算是莫名而来,拿到手的时候还是热的,一口咬下去满口留香,海苔呈翠绿色,喷香扑鼻,还特别添加了松子等坚果,口感很丰富,各种食材的香气融合得非常完美。
至今我仍然很想念刚出炉海苔月饼的味道,但是因为家中月饼还没吃完,为了避免浪费,我迟迟没有去光顾,每年等到家里的月饼消耗完了,那家寺庙的月饼季也过了。
所以对于月饼,我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买月饼不能买少一点,买好一点?传统月饼又甜又腻,为什么那么多年仍然经久不衰?
也许不管用什么新颖的馅料,选用什么优良的食材,终究替代不了传统月饼。也许,那正是我们记忆中的甜蜜,深藏在我们心中,没有任何味道可以取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