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作者: 23齿轮 | 来源:发表于2017-03-06 15:55 被阅读0次

上课,课上主讲材质,课末,老师问,自然里防水性最好的材料。答,叶,荷叶。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个季节有着四种产物,四种产物示着四个季节。人是觉察四时之物的美好,给女儿取名时便将之融入,成为代称。如大明湖畔的夏雨荷,秋菊打官司,某某春桃,某某冬梅。现时遇见这类代称,听起来会有点俗气,人会嘲讽,俗气却透着朴实之美,在乱糟糟的社会大染缸里,朴实不失是一种美。


古人没有现时的电玩,电视,烦了闷了,便去自然里寻求乐趣,赏花赏月赏秋香。古人也喜欢绕弯子,说是咏花,实是说人,在花的影子里看到了人。人有君子小人之说,"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便是花中的君子。荷有花,有叶,有根,有茎。根以安身,陷身污泥,却是持有内里洁净的藕身,给人惊喜。茎以连贯,使荷整合,或是托举,现人花叶,虽是附属,不可或缺。花以观赏,含苞待放,蜻蜓立上,淡淡粉色像极女子双颊的羞态。叶以衬托,偌大块绿,掩去浮萍,像是要托起什么。


"荷尽已无擎雨盖",荷花的生命走到尽头,摧枯拉朽,没了叶子,擎雨盖是去形容荷叶。擎,托起,雨,雨水,盖,遮掩物。野处出行,恰是下雨,无处遮挡,古人是聪明,将荷叶取下,以荷为伞,举在头上,荷叶将雨水托起,让雨水流去叶边。


只一"擎"字,足以去证明荷叶好的防水性,只一"荷"字,却是让人体验自然的美好和神奇。人喜欢改造自然,取之自然,造之不自然,,使之适应自然之心,如旅游景点,可以说人很聪明,但自然已是失了原貌,去问自然的功用,有是几人。荷尽已无擎雨盖。

相关文章

  • 即刻出发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

  • 荷尽已无擎雨盖

    上课,课上主讲材质,课末,老师问,自然里防水性最好的材料。答,叶,荷叶。 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个季节有着四种...

  •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读到这句诗时,有一种悲凉的感觉,荷叶已枯,遮雨的盖子也没有了,眼前尽现萧瑟的光景,还有什么盼头...

  • 荷尽已无擎雨盖

    第一时间,我也感觉到了季节交错。是看着自己种的荷叶,绿中式上衣敞开,皮肤憔悴,露出枯黄干涸的内心。 所谓杯盘狼藉,...

  • 荷尽已无擎雨盖

    今天股市又大跌,上证指数跌破了三千点。人民币兑美元创下十年来的新高。 忽然脑子里浮现出来小时候看样板戏《红灯记》里...

  • 再见过去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

  • 每日一诗[2018-11-04]

    冬景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

  • 诗配画(七年级语文下古诗)

    赠刘景文 --- 北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

  • 荷已尽,小雪封地

    小雪封地,冷气活跃。“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冬天又开始了。

  •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这两句诗写景,作者抓住“荷尽”和“菊残”描绘出一幅萧瑟景象。而“已无”和“犹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荷尽已无擎雨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ru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