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小能熊365天写作计划
没有一段青春会浪费——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没有一段青春会浪费——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作者: 包汤汤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22:50 被阅读143次

    【原文】

    你也许觉得,我是在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但是,不那么简单,安德烈。对那里头的许多人,尤其是有个性有思想的人,譬如雷震、譬如殷海光——你以后会知道他们是谁,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是整个社会,如果历史拉长来看,确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你没发现,经过纳粹历史的德国人就比一向和平的瑞士人深沉一点吗?

    那个“愚昧无知”的乡村对于我,究竟是一种剥夺还是给予?亲爱的安德烈,十八岁离开了渔村,三十年之后我才忽然明白了一件事,明白了我和这个渔村的关系。离开了渔村,走到世界的天涯海角,在往后的悠悠岁月里,我看见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目睹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更参与决定城邦的兴衰。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构建、被解构、被谎言撑托得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会想到渔村里的人。。。。这些人,以最原始最真实的面貌存在我心里,使我清醒,仿佛是锚,牢牢定住我的价值。

    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同时,我看见自己的残缺。

    【读书笔记】——自我认同篇

    最初买来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是刚刚怀孕的时候,觉得胎教应该看一些有内涵的书。真正读了之后,才发现内涵之所在。有龙教授对于社会、自我以及价值观一针见血的剖析,有一个妈妈和青春期儿子隔着年龄代沟、文化差异的思想碰撞,还有母亲对于儿子内敛而深沉的爱。上面摘抄的这段,来自本书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之所以特别先写这一段读后感,是因为共鸣。

    现在流行的育儿理念“正面管教”相信,人的原生家庭、童年记忆对于一生的影响巨大,家长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构建的正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我对于此深表认同,因为的确发现自己现在的很多行为、潜意识都受到幼时记忆的影响。当我读到龙教授写出的故乡渔村对自己价值观的影响,顿时有了共鸣。就仿佛是高中时候第一次读到迟子建的《北极村童话》一样。因为我们有类似的乡村生活背景。

    我的故乡小镇,可能因为年代和地域的差别,没有文中渔村那么贫瘠,但信息同样封闭。离开小镇的时候,我15岁。十五岁那一年,进入了市立重点高中。周围同学的自信、活泼、靓丽,深深地冲击着我,让我觉得新奇而又自卑。用文中的话说,“让我看见自己的残缺”。乡村的贫乏,造成我美的贫乏。这种感觉在初上大学时还略微存在。但随着参加工作,第一个出身逐渐退化成背景,毕业学校、工作成绩成为主要的比较标准,工作中积累的各种经验让人变得自信,最初的感觉逐渐淡去。

    这本书第一封信的对于自我剖析的诚恳,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以往回忆起来,总觉得自己的青春期是压抑的。但原来,抑郁中也在酝酿成熟,在积累能量。抑郁而敏感的青春期的我,却也是安静思考的我。可是,十五岁离开了乡村的我,十五年后才明白了自己和故乡的关系。原来,即使离开了,无论走到天涯海角,童年的记忆,都深深刻在我的心里。为了细微琐事拌嘴的夫妻,为了几十块钱闹到自杀的婆媳,明里秉公暗里揩油的村主任,还有驼着背给我送南瓜的老奶奶等等等等,这些就是存在于我心里的、提醒我时刻清醒的锚。面对纷繁复杂的诱惑、面对真假难辨的谎言时,能够穿透过迷雾,让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因为来自于乡村,感受过淳朴的民风和底层的艰辛,所以我更体会生活的不易,更明白同情心和同理心的重要。正如文中所述,“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

    总的来说,没有一段青春会浪费,时间总会给你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没有一段青春会浪费——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ytc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