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董”由来
这个“小董”是有由来的。
那天晚上大家吃的是由爱心企业赞助的汉堡包,好像还有可乐和茶。我不知道准备喊董大哥做啥,或者说什么话,脱口而出“小董”。顿时那一片,大家都惊呆了,非常安静,我哭笑着尴尬地蹲到桌子下面,切身体会了什么叫“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叫’小董’很好嘛,听着舒服,我觉得这样被称呼挺好。”董大哥非常淡定地接话打破窘境,缓解我的尴尬。可能是因为有个年长的董老师喊董大哥“小董”,我听到耳朵—记到脑子—说出嘴巴。
我很喜欢董大哥,告诉小胡后他专门搜索了解过董大哥。“董大哥很厉害,这么年轻都已经是高级教师了!…”小胡带着赞叹对我说。如果小胡不说,我也不知道董大哥是高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等。原来他这么优秀!满打满算,我跟董大哥只见过一面一周(2021.7.18-7.24),这源于火柴公益2021年的暑期成长营。在奔往上海的火车上,我与董大哥、梁姐姐、杓姐姐相遇,我从孤身一人变为四人。临走,也是他们三位送我至高铁站。
等哪一天,我自驾去甘肃的时候,一定拜访他们。
同台“竞技”
优秀的老师当然不止董大哥一个,梁姐姐、帅哥、冉老师、项老师等很多人。还记得活动结束前一晚的“竞技”,有老师先在群内发出项老师、董大哥相关的公众号文章,于是接二连三的有教师发出其他老师的相关内容。一穷二白的我心里“不服气”:有什么好发的,让我来。我干了一件大事,直接往群里发张图片,上面是我不完全统计的,这40多位老师里面不同年份获得马云乡村教师资助的名单,有10位以上。这一下,群里安静了。
第二天,有位姐姐说:“你太厉害了,在那么短的时间内都整理出来了名单。”其他老师补充到:“这肯定是平时的积累(前几天的打探)。”“小辣椒,你的便签记得真是勤快!”我笑笑不语。
因“便签”出名
小辣椒是因为便签出名的。
去上海之前,大家已经在大群里分组、互相交流过。我在手机便签整理了一份去上海需要携带的物资详情,主要包括证件、通讯、办公、换洗用品四方面。
与大家见面后,老师们都夸我比较细致。出行整理物品总会忘记东西,如果他们的孩子都像我一样记录明细,可能就会减少差三落四的窘况。更有老师直接转发我的截图给她的孩子,以图教育。
他们的想法跟我的想法截然不同。
活动几天,我突然意识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谁没有出来培训过?谁不知道整理物资?还需要你一个小毛丫头来列清单,指手画脚。就显然有一种“不知天高地厚”“小巫见大巫”的尴尬。他们对我的夸赞是真诚的,我自己的羞愧也是实在的。
董大哥说,见我之前想象我应该是位年长的阿姨,实在没想到这么小。我也没想着我是里面最小的。
相约大讨论
这是个意外,不管对于火柴还是我们,都是意料之外的成长体验。两位助教李校长和王老师,召集各个小组的组长开会。面对面开会之前,我已经嘴快先在组长群里踊跃(冒失)发言了。当时帅哥和项老师都私聊我,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
开始我还发言两句,后来干脆自觉不说话了。事实表明,我发言时考虑的很不够全面,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但有的老师可以从4-5个方面来分析,对不同方面各自的利与弊都清晰呈现。果然年龄本身就是阅历。我很庆幸最开始被推举为组长,能够聆听这一场讨论的盛宴。
除了学习到看事物要全面,我也意识到:对我来说,我就是我;对火柴来说,我也代表自己的家乡、单位等。出去门自己可能就不只是自己了,说话是要负责任的。
一人一剧场
一人一剧场的存在,周四下午的遗憾被圆满弥补。
作为一个小孩儿,我一点都体会不到过年小孩看到爸爸回家的喜悦。在剧场里,我专门坐到最后。讲故事前也告诉大家不要看我,我怕讲不出来。我讲着哭着,哭着讲着。有很多老师给我发微信关心我、安慰我,我特别感动。陈爸爸问我能不能把我的个人经历讲给他的学生听,以此来树立坚强向上的榜样。当然可以,我很荣幸。
“要求-主动”记录
当时被要求每天活动结束后,要在火柴专属圈子里打卡。我昨晚专门翻了翻文字记录,只恨当时怎么意识不到“每天记录”这件事。现在想想当时留存的文字记录太少了,昨天电影般的回忆,过今天一整天忘差不多了。
有想法的时候,应该及时记录。
我主要想写什么呢?当时的成长营给我特别强大的精神力量,时间久了,有点忘了,但这种精神还在,是时候回忆回忆,使它保存的更长久些。
转眼已快过两年,在火柴又认识很多素未谋面的老师、校长,我就骄傲自大的认为我们是老朋友。志合者,不以山河为远,让我们顶峰相见。
等小辣椒缺能量一蹶不振时,想想火柴,想想成长营,想想远方比我优秀但比我更努力的教师们,我病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