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小郁儿在文章里提到:最近公众号收入不高,一是公众号对广告审核要求加强,二是公众号慢慢改了推荐机制,三是短视频的冲击。
小郁儿建议刚入局自媒体的写作新手,不要做公众号了。我忽然间有些迷茫,我到底算不算写作新手呢?
说不算吧,也写了136篇的原创文了;说算吧,粉丝少,阅读量低,距离接广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做自媒体一年多,老手说:“写作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少则三年,多则五年。”
可我还是会时不时问家人;“我会吃到写作的红利吗?”
母亲说,写作对于现在的我,只可以说是爱好,有份稳定的工作最要紧。
关注很久的一个公众号[来自昼夜],在这里过稿了第一篇文章,后来又陆陆续续过了几篇,成为签约作者。
在最后一次交稿,浏览量略显惨淡后,我就开始做自己的账号,因为我的生活简单,记录的也是身边发生的事,所以节奏很慢。
一边记录,一边收稿。 收的稿大多不是不符合公众号调性,就是没有好好看征稿函要求,随之收到的稿件也少,我的IP也越来越私人化。
现在昼小夜的更新频率明显降了不少,听说转战小红书了,且有自己的主业,学设计的,所以在公众号这块儿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略显松弛感。
我还是决定继续做公众号。一是为了记录身边发生的事及所思所感,这种记录是区别于日记的。
日记于我更像一个黑匣子,是一个很幼稚的我,不相信道理与机遇,慢慢的负能量。而记录在平台上的,是对未来的期望,向阳而生,生生不息;
二是赚钱,新手一篇过稿文章40元左右,我希望有一天通过流量主就能达到这个数字。
每一个大 IP,不是从一开始就有10w+的阅读量。他们的成功也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
相信我会成功,然后坚持。如果没有办法做到第一个吃蛋糕的人,那么就紧跟前辈的步伐做一个吃得上蛋糕的人。
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是:
1.研究平台的推荐机制
2. 保证原创文的更新频率
3.尝试其他写作平台
最近因为《上错花轿嫁对朗》的翻拍,杜冰雁的一句台词也火出了圈:“天下好事,只宜迟得,不宜早得,只该难得,不该易得。”
平台一直会变,但不变的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和文笔。我曾做过一个很美的梦,梦里我发了一条朋友圈,是我写的书的照片。这是一个从新手村一路打怪升级然后变成绝世高手的故事。
以上,晚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