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关于飞将军李广的书籍,对于李广这个名字大家并不陌生,他是西汉名将,一生与匈奴作战七十多次,并多次以少胜多,险中求胜,他总能在战斗中扭转局势,导致匈奴人对李广是闻名丧胆,称李广为“飞将军”。李广不仅有勇有谋,英勇善战,又体恤下属,善待士兵,从不苛刻士兵,并且他总是和士兵同甘共苦,真正的把士兵当成兄弟,所以很得士兵敬重。在战斗中,他总是身先士卒,在生活中,又为他人考虑,士兵都愿意忠诚于他,愿意为他丢弃生命。但这样一位军功显赫,体恤士兵,受到爱戴的一代名将,却一生坎坷不顺,到死都没有受到封侯之赏,这又究竟是为什么呢?
飞将军致死未封侯首先是当时那个年代的社会因素。汉武帝时期因为军功重大而被受到封侯嘉奖的一共有26个人,但那时候封侯的标准还是蛮高的,比如说要捕获并斩杀敌军的王、相、将军等;必须要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还要斩杀敌人千级以上;最后一点就有点尴尬了,父亲如果在战斗中做出重大贡献而为国捐躯的,儿子完全可以凭父亲的功劳而封侯。文景两朝对战匈奴的战役中,李广的主要任务是防守,武帝期间,李广曾五次主动出战匈奴,但是其中有三次根本没有遇见敌人,两次以失败告终,所以即便李广经历大大小小七十多次战斗,却还是没有达到当时封侯的标准。
飞将军致死未封侯其次在治军方面,李广主张文书极简。这样虽然方便了士兵个人,却让军队整体风气散漫,行事不缜密。要知道西汉幕府文书那可是详细到每个士兵的姓名、相貌和家庭,日常发生过的事情也都记录在册,所以无论出了什么事情都能及时具体到特定时间和当事人。而李广却认为这些文书是个麻烦、累赘,这样直接导致了军内一些情况根本无法及时而准确地了解。我们知道,军队战斗力的体现就是军队的整体素质,如果士兵不愿受苦,环境又宽松清闲,怎么可能会有行军打仗的效率呢?
第三是李广的性格决定的。有一次,李广以前将军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卫青让他与右将军两人配合从东路夹击匈奴,但是李广觉得自己不管是名声还是资历,都不该受到这样的待遇,于是感到不服气,不甘愿服从指挥。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与右将军出军夹击敌人,两个人之间的配合那必定非常不顺利,自然环境又十分恶劣,结果所带大军迷路了,李广也失去了自己最后一次可能封侯的机会。李广只希望彰显自己的能力,有点推崇个人英雄主义,想与单于做正面对决来证明自己,却不懂合作的重要性,并且完全忽略了战斗的最终目标是胜利,个人胜利了又如何,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又如何,打了败仗一切都是空,个人的力量又怎么能比得上合作的力量呢?李广杀霸陵尉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很清楚,其实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李广的性格缺陷,意气用事,从不考虑后果。睚眦必报,心胸狭窄,小肚鸡肠,这样的性格怎么统领全军,怎么能有大将风范。
最后一个原因是他时运不济。《史记》记载,漠北之战之前,李广曾经向武帝主动请求出战,但是武帝觉得李广胜仗不多,战绩也不被看好,所以认为他没有好命运,就没有答应。经过李广再三请求,武帝才勉强同意让他出征。李广虽然名气很大,但是实际上没什么大规模的胜仗。武帝元光六年,四路大军出塞作战。本来这次出塞,卫青、公孙敖、公孙贺、李广这四个人都有机会坐上主帅的位置。但是不得不说李广运气和个人素质真的是硬伤!公孙贺塞外游荡一圈,最终无功而返;公孙敖遇到匈奴一部主力,折损七千士兵。李广可以说是最倒霉了,遇上了大规模的匈奴单于主力,不仅打了败仗还被抓了,后来靠个人的机智和勇武才侥幸逃脱。卫青的运气和战略眼光都非常好,长途奔波,一路侵袭,一举端了没什么防备的匈奴圣地龙城。这真的只能说李广的运气太差了。李广挫折一生的最后一次大战役,卫青已经是军中有名的主帅了。因为武帝提前强调过不能任用李广为先锋,卫青也想给失去侯位的好友一个立大功的机会,于是拒绝了李广想要担任前锋的要求,而是让他侧路袭击。但是李广的运气真的是坏,他一代名将竟然迷路了!六十多岁的李广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大规模战役了。
结果不仅没立功封侯,还要面对羞辱。于是拔刀自刎,西汉一代名将就陨落。李广的一生让人很感叹,李广的确很勇武机智,也足够爱国,受士兵爱戴,但李广性格上的极大缺陷,却是无法得到真正的认可的,虽然在小规模战斗上,他能够沉着淡定,尽显大将风范,但这些只能使李广名声大扬,而在大规模战斗中李广总是打败仗,且运气极差,再加上时势政策的原因,李广至死难以封侯,这便是一代名将的遗憾之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