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读书。微信读书太厉害了,里面逛了几天,感觉这玩意不声不响消解了几百几千年读书人的生活方式,革了书的命!或者不太准确,革了纸书的命,似乎是个事实了。旧辈以前读书人,爱逛书摊书店,消遣一番,挾几本回去,心满意足。还有不少借书还书赠书题书的事,生出些浪漫,留下点逸事。
纸书的唯一一点好处可能就是摩挲起来的实物感了吧,摸一摸硬皮封面,翻开厚实的纸张,看看工整熨贴的一行行铅印小宋字,能宽慰数字化还没那么快瓦解一切。但这是苍白无力的。计算机消解了书写,一旦与实用分开,书法失去依凭马上式微。电子书消解了印刷和出版,书籍限于存量了。
阅读轨迹是这样的。
年初看过东北几个小说不错,双雪涛,班宇,郑执,都写得简洁明快,清冽可喜,都写东北灰暗疲惫的日子勉力看着走着的人生。微信读书搜,出来个贾行家,看了他的尘土,那篇序是最干净清澈的文章,没憋着和谁较劲,只想平和地写哈尔滨和他的亲人。
然后微信读书自作聪明,马上给我推荐一批,推的挺准,每个都想点开看看挠挠痒。比如它推了曹寇,以前不知在哪看过一段他的在县城,也是个强悍的货,叙述锐利阴狠。似乎微信读书看我在这几个上停了一阵,揣摩明白了我这一种趣味,作者不要在小说里发表议论表明心迹,不要放弃逻辑敷衍情节,让简练的短句挟裹着丰满的细节,冷漠扎实的向前推进。
当然最好的是那种唾手可得的欣快。
突然想起阿城,一搜,常识与通识也有,他在加州东北曼谷漫游期间,给收获写的专栏,用生物学、脑结构这些解构人类沾沾自喜的性灵,如思乡是胃里的蛋白酶做祟,切了杏仁核人就无爱无恨。如他最后一篇所说,常识煞风景。
突然又想起王朔,搜到2015年出版的集子,知道分子。以前感觉痛快,看了击节,现在再一看,感觉有些洒狗血,那种混不吝可能是一种姿态,就像在新世纪骂架,断喝一声你装X,就获得了一种道德力量。王朔说知道分子的期刊典型是读书,作品典型是管锥篇。言下之意,他不是知道分子,那应该是知识分子,有独立思想不拾人牙慧。攻击性的另一面,是藏着掖着的自恋,这是常识与通识。
王朔损钱锺书,没搜到管锥篇,可能微信读书觉得这种晦涩货不着急上架。那就搜杨绛。看了她写的几个短文,谈红楼梦几处败笔,写几个沧桑老北京人,蕴籍深沉,很好很扎心。每篇很短,寥寥二三百字,是脑子仍清楚但精力已不济的暮年文章。
冯唐呢,微信读书把另外这一位北京自恋土著的书都上架了,本来也不多,还写得糙快猛。他写2007年三联某期封面,王朔,他就带着这期杂志上了飞机一小时看完,看来是2007年的文章。张海鹏同志没像挑衅韩寒一样直接了当,但也损王朔不轻,说王朔是看似没遮拦无边谩骂,实则轻重分寸拿捏精准,骂谁不骂谁都有现实的考量,目标明确技巧精纯。看来说王爷是北京局大宗师,他在三里屯后海一出场高晓松冯唐这些人都得把嘴闭上听他开坛。看来这是传言,他们应该没照过面起码没喝过酒。
总结来说啥意思,就是微信读书于我,就可以是一块读书的沃土,一片精神的海洋。图书馆,书店,买书,可能都不需要了。装一点说,这是个人省钱的幸运,还是人类文化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