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廉银

作者: 奔跑的鳄鱼 | 来源:发表于2023-08-07 21:52 被阅读0次

起床前突然想到了“养廉银”这个词,就开始胡思乱想养廉银能够养廉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养廉银养不廉。

大清朝的地方官主要工作之一是收税,无论是收粮食或者是银子,都会有一些损耗,为了弥补这些损耗,官员就多收一点,这叫“火耗”。官员实际收的税要远远超过损耗,这成了官员发财的主要路径。雍正皇帝承认火耗并把它放在了桌面上,把各种火耗都收归国家,然后从火耗中返还相当一部分给官员,这就叫火耗归公,返还的部分就称之为养廉银。养廉银远比正常俸禄高得多,可以达到俸禄的数十倍乃至百倍。雍正的本意是让官员有足够的收入去维持体面的生活,不用再去盘剥百姓。尽管算盘打得很好,现实情况是即便官员拿了养廉的银子,然并卵,贪的依旧贪而且是愈演愈热。

火耗本是不正常现象,与法无据,实行“火耗归公”也就是承认了火耗的合法性,这是朝庭违规在前,那官员就可以继续卖私货,这就导致税收愈来愈高,最终是民不堪负而寻他途。

地方官员得到大额养廉银,成了官员中的高收入者,相比之下京官的收入就很微薄,就会想方设法去敲地方官的竹杠。既然养廉银是地方官员的合法收入,当然不会拿这些出来送礼或者说打点各个京官,哪个当官的会拿自己的工资去行贿?地方官就会另外巧立名目去刮一些银子以便打点各级官员,要么克扣该上缴的部分,要么增加收税的名目,要么从其它地方赚取黑心钱,比如敲诈原告或被告。总而言之,明面上的钱谁也不动,养廉之后他们弄钱的动力更足方法更多数额更大。

所以说指望用金钱去换取一个官员的清廉,那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缘木求鱼问道于盲。还是教员的办法好,用理想与信念的去管理那些官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廉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ag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