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副研究员陈静静博士的学术报告讲座《学习共同体:走向深度学习》中,有一个前后对比的反差图片,让我特别震撼,也觉得可怕。同样的学生,在小学阶段踊跃举手,但到了初中,教室里陷入到可怕的沉默。
如果我们再去回味执教经历,或者长期跟踪、持久观察、定期回访一个学生,会不会有发现,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成绩优秀,可随着学段增长,成绩突然出现断崖式的下滑。而且这些孩子都是课堂教学的“乖乖女”“乖乖男”。他们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严格地遵守着学习纪律。如果你留意查看他们的学习笔记,工整且一字不漏。眼神似乎也较为专注,不会从课堂游离。可是,越认真似乎成绩根本没有提升。分析其原因,有人说这样的学生是“死学习”,掌握不了相应的学习方法。也有教师曾经与我交谈,这是初中学业负担加重的原因,分散了对每学科投入的精力。小学阶段只有三到四门的统测课程,而初中却有七到八课程;小学阶段教师管理严格,到了初中教师疏于管理;小学阶段孩子听话,初中阶段孩子处在叛逆期,故而对学习专注度不高。对于类似的声音,我曾经也以为就是这样。但在聆听讲座过程里,我突然又醒悟到:我的认识上还存在严重的偏差,还忽略了学困生产生的另外一个真正原因:浅表学习、“伪学习”或称之为“虚假学习”。而且浅表学习与虚假学习会普遍存在。
浅表学习:是一种以完成外在任务、避免惩罚为取向的学习行为,以机械记忆和反复操作为主,缺少深度思维加工。因此学习成果以复制为主,难以迁移和转化。
虚假学习:做出学习的姿态,用“假装”的方式去逃避。
造成浅表学习与虚假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研究,粗略地推测、分析为以下几类情况:
其一,教学内容精准性或挑战性不够,无法适应学生的需求。课堂需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内容,但学生内容过高、过大、过多、过密,都会影响到学生接受度与参与度,超过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课堂需要设计与学生生活有关联的教学内容。所学材料远离学生的真实生活,其抽象性、陌生感极强,就会让学生无法真实地感受,自然也就有了畏惧感。教师不能将学习内容进行恰当地转化,故而也就无法引起他们足够的学习兴趣。同样,进行推理:如果所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关联度不高,那么学习就没有起点。如果所学内容无法得到有效运用,那么学习就不具有意义感。如果所学内容长期以一种面孔出现,就会给学生产生枯燥感。
其二,教学方法单一化或模式化严重,禁锢了学生思维品质。以灌输式为主,缺乏搭建必要的脚手架,未能以必要的方式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探究、自主研修、协同提升。所设计活动繁杂,活动之间逻辑性缺失,给学生充分、深入学习的时间不够不够。学习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没有一种渐进式的拔高训练,学习活动在一个能力点上反复循环较多。
比如一节课,教师竟然提出十几个问题,连环式狂轰乱炸,不停地追问,学生大脑处于高速运转的超负荷状态。问题的整合度不够,缺乏聚焦性。比如,一节课单纯地以记忆、复制、反复练习为主,知识与能力迁移、转化、改造不足。前后知识比对、综合不到位,导致学生的思维处在一种低水平的发展状态。美国布鲁姆1956年将教学目标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他的学生罗安德森修订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学生的学习处于低阶思维模式。
其三,教学评价知识性或标准性突出,忽略了学生个体特点。首先,教学评价追求一种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学生整体发展性,尤其是成绩偏后、基础薄弱学生的全面关怀。尤其是大班额情况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
其次,评价以知识掌握为主,对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体验经历等关注不够。以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为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们为了快速提高成绩,常常会采取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对某个文本形成一种共性的认识。以小学科学为例,探究植物成长。如浸泡豆芽,让学生观察在何种环境下,豆芽生长速度会加快。由于急于想要得到答案,直接把条件告诉学生,而非让学生亲自去用一周时间去观察豆芽,自己总结出适合豆芽成长的适宜环境。以数学学科为例,公式、定理的引出应该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体验,可直接出示。故而,学生对概念的外延、内涵理解不深入。在问题情境稍作条形或者调整,学生就无法灵活地应对。
最后,评价标准化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广度。我们课堂的结束语通常会是:“大家听懂了吗?”“大家学会了吗?”当学生齐刷刷地回答:“听懂了”“都学会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很少会这样去问。“大家还有新的问题吗?”“大家还有困惑吗?”其实,一节课催生更多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好奇、探究之心去发现更多的未知,从课堂走到课外,借助课内所学去破解谜团,去动手运用,才是教学最高的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