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革命根据地365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结识那个最自由的村上春树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结识那个最自由的村上春树

作者: 古月如歌519 | 来源:发表于2018-08-09 21:51 被阅读121次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最新一届的《中国好声音》又拉开了序幕,无疑在四位音乐导师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周杰伦。记得曾经看过周杰伦做过一个访问,他告诉记者:回顾我的音乐年华,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我在阿尔发公司最初做助理的日子。那几年,每天的工作从早排到晚,琐碎但不凌乱。然而完成了每天的工作后,不论多晚,我都要坚持创作一首曲子。有时候即便到了深夜或者某一天白天工作繁忙、身体乏力到极致,然而每天创作的习惯却始终坚持。

    周杰伦说这些曲子中,有被吴宗宪否定的《爸,我回来了》、有被阿妹拒绝的《忍者》,然而他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坚持创作、持续输出作品,以稳定的频率保持着高的产出,最终成就了如今的周董。

    或许这个世界上,有一些职业是这样的:它需要每天都有所产出,稳定且持久的长期产出;然而在这个产出过程中,微薄的酬劳甚至有时候是没有报酬,只能由创作者本人依靠自己的自律于枯燥无趣的过程中不断厚积薄发,最终方才一鸣惊人。这过程或许是十年、二十年,有的甚至是一辈子。而这类职业可能是音乐人、画家或者是小说家。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作者村上春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是日本后现代作家。自小便酷爱爵士乐和读书的村上春树,于29岁才开始执笔写作。抱着无心插柳的态度写下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一举拿下了当年日本群像新人奖,随后他的作品《挪威的森林》更是创下了突破1000万销量的佳绩,风靡全球。

    当然比起村上春树的成绩,人们更感兴趣的是他大器晚成之年选择写作的原因;是他35年来笔耕不辍的恒心;是他几十年如一日持续跑步的坚守以及村上春树本人的写作经历。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作为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便是最好的解答。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从三个方面回顾了村上春树的写作经历,同时呈现了村上先生对小说家、对于写作、对于宏观环境的独家看法。虽然村上先生很少在公开场合过多评论,但是相信通过阅读《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我们能够结识那个思想解放、言论自由、毫无顾忌的村上先生,让我们感受他灵魂深处对小说家的完美解读。

    1 关于小说家

    初来乍到

    作为一个29岁的酒吧店主,或许村上春树自己都不曾想过会执笔写小说。然而一次棒球赛观赛中,突然感知到一股神奇的力量赋予了自己写小说的突发奇想,然后,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村上春树不止一次提及了自己对这段机遇的感恩之情,这是他写作路上快乐的源泉。有时候我们生活中的某个瞬间或者某个物件,真的会改变之后的人生:一本书、一篇文又或者是朋友随口说的一句话。我们善于敏锐地去捕捉这些触角,或许就能改变人生。

    文学奖

    村上先生的处女座一举摘得了当年新人奖,这是他始料未及又受宠若惊的。然而对于奖项,他却有着异于常人的视角:奖项未必代表实力,小说家更应当具备个人资格!

    所谓个人资格,相信不仅仅限于得奖。虽然在我们这个唯物主义价值观社会下,奖项可以激发着人们的进取意识,起到激励的作用;但是一个作家的内在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个人资格更应当是写作功底、作品质量、业界口碑等等无法量化却能产生传递效应的东西。

    前几天看到一篇文章在吐槽娱乐圈内的小鲜肉和"小仙女"们,没有一部拿得出手的作品却获奖无数,没有任何基础功底却做到评委席上对选手评头论足。由此可见,只是单纯依靠流量的星星们,表面的高傲与浮华却始终掩盖不了内在的荒芜和空洞,那只是虚无缥缈的泡沫而已。

    原创性

    村上先生认为具备原创性的作家,其作品首先要能流芳半个世纪。我曾经结识的一位某写作平台的签约大咖也曾说过:如果想被人称为作家,首先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这个作品至少流传50年,否则只能称之为写手,而并非作家。

    的确,我们的社会愈加浮躁,随随便便出本书就被称为作家,普普通通做个分享微课就被奉为大神。于是乎,年轻人浮动的心也愈加浮躁,飘飘然的虚荣心肆意膨胀,存在感爆棚,然而并没有什么值得别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然而就村上先生来说,他的小说《挪威的森林》在7天的时间突破1000万册的销量可谓是文学史上值得深深记录的一笔。

    当然,原创性也同时代表一种风格。作为作家,自身的写作风格独树一帜也能让读者一眼辨别出来。有人说,风格这东西都是从模仿开始,这一点都没错。正是由于模仿别人,继而从这过程中逐步加入自己的元素,慢慢开始融合、升级,最终迭代更新。这本就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最终升华到极致。

    对于原创性,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乐自由。村上先生相信大部分人起初开始写作都是以快乐为基础的,书写感悟、表达灵魂深处的感知。然而,写着写着就容易被很多凡俗的杂念干扰,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现实。于是一些人,开始妥协、开始让步,逐渐地丧失了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也逐渐迷失了自己和初心。

    保持原创性,就是保持纯粹、无杂质的自己。一切均从作品的角度出发而无关乎于报酬、物质以及任何奖项。心无杂念、初心使然!

    2 关于写作

    与时间做朋友

    相信很多人从小便听过不少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不论是上学时课本中的"一寸光阴一寸金"还是我们长大后,听到陈奕迅的《陀飞轮》里的歌词"记住那关于光阴的教训,回头走、天已晴",都在无时无刻地提醒着我们时间的重要性。即便是龙应台写给儿子安德烈的那段关于工作的话,也在劝解儿子选择有时间的工作,因为当这份工作给到你,便不会觉得生活被剥夺了。

    相对于小说家而言,时间似乎更为重要。村上春树在书中告诉我们,他每天的日常非常有节奏和规律性:每天晨间4点钟起床,煮好咖啡、吃完点心就投入工作。每天写十页稿,每页都在400字。即便当天身体或者情绪状态不好,也都要求自己必须写下十页稿。村上先生说:作为一项长期性工作,稳定性和规律性很重要。所以,他的时间是被充分利用的,如同上下班的考勤打卡一样,雷打不动。

    曾经我不理解为什么要每天的持续输出码字,后来通过写作训练营的激励,我愈发觉得,写作当真是需要写作者具备随时随地能写出东西来的能力。面对日更写文,时下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有的支持,有的反对甚至口诛笔伐。然而,村上先生的写作习惯却恰好说明了一点:持续创作的能力,是一个写作者首要必备的!

    当然对于时间,除了给自己规定出严格的时间进度表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用意志力去掌握时间。有人说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意志力是最薄弱的,稍微有点儿诱惑就前功尽弃。

    曾经有一个朋友,身材苗条紧致,一身小麦色皮肤,性感至极让人喷血。然而就是她,曾经在半年时间内,跑了300多公里,用坏了2个瑜伽垫。平均一周去健身房3到7次,每次1到3个小时,每次2到4种不同的运动。从16岁开始从只带一个苹果到健身房做运动,再到去健身房教别人,中途从来没有中断过。

    这些年来,我身边很多朴素的人,给了我很多朴素的惊喜和钦佩。因为这群相信时间的力量的人,他们已经在路上了;而他们坚信时间会改变一切,利用所有可利用的时间让自己不断迭代更新,不断升级。

    写作:体力劳动

    相信很多人对于作家的定位是纯脑力工作者,然而通过村上先生的描述和我自身的体验来看,写作实则是一项体力劳动。对于写作者,一天伏案写作5、6个小时,并非是动动手指打字这么简单,颈肩、脊柱、腰椎、骨盆、胯部、坐骨、肢体等部位是需要整合发力的,并非是长期松松垮垮地依靠在椅子上进行工作。

    同时,基础体力对于大脑的发挥也有着相关性的作用。写作者要搭建文章框架、谋篇布局,也是需要集中心力。然而科学数据显示,体力下降的同时思考能力也会产生微妙的衰退,因此需要我们训练自己的基础体力,让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均衡有度、旗鼓相当。

    3 关于教育

    学校的教育体系

    村上先生提出学校教育体系之所以令人厌恶,是因为死记硬背、不假思索地学习模式只能带来枯燥,并不能让学生树立批判思维、多角度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思维模式,更无法开拓创新意识。

    这不免让人想起在前不久有一个问题:让世界各地的小朋友谈谈对于其他国家粮食短缺的个人看法!其中,非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粮食、欧洲小朋友不知道什么叫作短缺、美国小朋友不知道什么是其他国家而中国小朋友不懂得什么是个人看法!

    因此,教育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在西方价值观背景下的科学精神——对于任何一件事物都要做严谨的观察和分析,之所以我们的孩子做不到,就是因为没有从小传达。我们的孩子只知道接收知识并被告知任何问题有且只有一个答案,自此孩子的思考动力便停滞不前,时间久了就愈发懒得动脑筋了。

    关于阅读

    村上先生通过阅读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英语成绩很差劲的自己能够将通篇的英文原著诵读完整,而那些英语成绩的尖子生却不行呢?

    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寻获到答案:书中说,很多家长都担心阅读课外书(村上先生的英文原著小说也在此列)会影响孩子的学习,甚至阻挠孩子的课外阅读。确实在小学阶段一些孩子不读课外书,考试成绩却也不错。而一些经常读课外书的孩子却并未显示出来优势。这其实是因为小学的学校考试都是紧紧围绕教材,考前紧扣教材的反复训练,的确会提高孩子的卷面成绩,但是不少孩子的成绩只是一个假象。

    这样的考试并不能考察出孩子真正的语文水平,只是在考察他课本的学习水平。语文成绩假象一般只维持在小学阶段,一旦进入初中或者高中阶段,语文成绩和阅读量的相关性,就会显现出来。如果不重视阅读,死抱着教材学语文的话,那么孩子进入中学会越来越力不从心。反而是那些从小学甚至学前班就开始大量阅读课外读物的孩子语文水平更强,文字功底更过硬。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村上春树可以超越尖子生通读英文原著;三毛逃课到坟地阅读课外书籍而后成为了一代优秀的散文作家。毕竟,成绩不重要,标签很虚无,只有扎实的阅读能力和写作功底,才是赖以傍身的长足法宝。

    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教育中的上述现象?村上先生提出了一个方法:涉猎多领域阅读。

    因为涉猎了多领域,人的视野也在一定程度上自然而然地"相对化"。毕竟视野开阔见识到的事情也自然千奇百怪,自然见多识广了。下次再遇到你便胸有丘壑、心有格局地去接纳,允许它存在相对的成分,而不再一味地要求它必须符合自己的绝对化思想。

    4 关于环境

    走出国门

    村上春树在书中写道,之所以选择要走出国门,换个环境,主要还是因为日本本土的生活环境愈发浮躁。用村上先生的话说就是:整个社会闹哄哄的,三句话离不开钱,的确不适合慢慢打磨小说。

    其实,任何一个行业都是这样,只要是投资者变得浮躁,整个行业就会形成泡沫。因此,相比如此人心动荡的社会环境,村上春树更倾向于到安静的海外去写小说。

    当然除了写作环境的浮躁,还有就是文学界给到的压力。在文学相对势微的日本文学界,村上先生的书能够在本土甚至海外出版市场的读者中广受好评并连连获奖,难免激发了主流派纯文学作者的强烈嫉妒与怨恨,跟着污蔑和打压便接踵而至,甚至家人也一度遭到了人身攻击。

    在此状况下,村上春树无奈只得走出国门,到海外市场另辟蹊径,谋求更好的发展。


    写在最后的话:

    通过《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我们看到了一个虽话不多但是却内心真实、丰富的村上春树,更感知到他内心对于写作的强烈热爱——不以写作为变现、追逐名利的工具,只为一心打磨经典小说。

    要说村上先生的成功究竟归功于何处?其实,不单单只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全力输出、不仅仅因为他的长期跑步锻炼、不单纯依靠他的强劲有力的执行力,最主要的是他的初心——自始至终感激有某股力量赋予自己写小说的能力并始终感念珍惜并持久热爱。

    在当下这个被浮华裹挟的社会下,举凡成功之士均是由于不忘初心,始终热爱。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从大学时期到公司上市直至荣登硅谷巨头公司,始终遵循着用户为先、盈利靠后的原则,从不为物质动摇本心;奥巴马的母亲、伟大的女学者苏托罗研究印度尼西亚的当地生态文化长达14年之久,帮助当地的贫困人口脱贫并创始了风靡全球的小额贷款。这些人,他们凭借心中对自身的人生事业的追求和热爱,一路走到最后。

    终于明白村上先生为这本书命名为《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的初衷和意义:这是告诉所有人,我的职业只有一个,就是小说家。自己会从一而终地打磨作品为世人奉献经典,但他不会被任何的物质、名利、成就等等所捆绑和束缚。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168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简玦:妹纸,今年看了多少本书?😀👍不会点评,只有一点建议,前部分很吸引,看到后面没耐心😉
        古月如歌519:@简玦 好久不见:beers:

      本文标题:《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结识那个最自由的村上春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as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