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著悦读青春后时代读书
高俅发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高俅发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作者: 缙修 | 来源:发表于2016-08-09 22:41 被阅读58次

文/缙修

前言:今人读古代小说,常常犯一个相同而致命的错误,容易把古代的事情放到今天,用今天的价值来进行衡量,这不但不能很好的理解原著,还会觉得原著是瞎编乱造。读古代小说,一定要结合小说的时代背景,才能读懂、读深、读透。

一、水浒传的成书时间及时代背景

因郑振铎等学者发现了《录鬼簿续编》,从而确定了“罗贯中”的身世,而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弟子,因此,水浒的成书时间是元末明初。水浒传则是描写宋哲宗时期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唐诗宋词赫赫有名,然而却很少有人关心或者知道为什么唐诗宋词如此鼎盛。任何时期的文艺,社会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

唐皇帝重视诗,更重视诗人,因此唐诗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宋代,皇帝更是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是当时社会的认同和推崇,由此足见词人苏轼被崇拜的程度。正是全社会的认同和推崇,宋词才得以佳篇叠出,影响久远。

由此可见,当时社会的主流和价值必是善能写词,皇帝如此,大臣如此,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然也是这个方向。明白了这个道理,下文所说的高俅是人才估计就不会被喷了。

二、高俅在当时是人才

水浒中开场描写高俅的语句如下: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若论仁义礼智,信行忠良,却是不会。文中开头把高俅定位为浮浪破落户子弟,于是这第一印象引导了许多人把高俅定格成了自己心中的小人。

高俅先是犯了案,被迭配发放出界,投奔柳大郎。后哲宗因拜南郊,感得风调雨顺,放宽恩大赦天下,因此高俅得以免罪。免罪后的高俅经柳大郎举荐,到了东京,几经转折,经小苏学士(即苏辙)写了一封书呈,到了小王都太尉处,开始了他的发迹之旅。

小说中除了柳大郎外,其他的人皆是因嫌弃而把高俅往外推。我认为应该是推荐高俅的人确实看到了高俅的优点,开生药铺的董将士推荐给小苏学士,小苏学士推荐给都太尉,恰好在这里遇到了端王。小说中描写端王也是琴棋书画,儒释道教,无所不通。

到了施耐庵写水浒传时,宋朝已经灭亡,后世对宋朝的这些遗风,那肯定是批判的,把当时的这一文化现象都归为了浮浪子弟的行当。由此文中对此的描写,今天看来,仿佛一帮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而就当时的社会来说,高俅正是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三、时代需要的才是人才

可以想象,一个骑术很高,武艺高强的人在古代绝对是人才。但是到了今天,还是人才吗?在马戏班也许算。再过几百年,今天的马云,马化腾等网络大咖在后人看来,不知道算不算人才。时代的需要,才是人才。高俅的发迹,绝非偶然。

相关文章

  • 高俅发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文/缙修 前言:今人读古代小说,常常犯一个相同而致命的错误,容易把古代的事情放到今天,用今天的价值来进行衡量,这不...

  •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早上上班去公交站,看着马路对面的公交,走了,可我还没过马路呢 那种心情,愤怒,羞愧,不安。。。。 不过,也算人之常...

  •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嘎嘣儿翠儿 今天一大早收到了一个朋友给我的微信留言,大致是说感谢我当初带她一起学瑜伽、舞蹈、演讲、写作等等,而今天...

  •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春联比赛,荣获一等奖! 不敢相信,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一开始我是没有比赛资格的,县里组织全县中学教师春联大赛...

  •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古人云:想成功,必努力。这话很有道理,但不要忘了一定得用心去努力。这样,成功舍我其谁呢? 刚刚开始...

  • 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沈从文《边城》 有些相遇实属偶然, 但最终的离别却是必然...

  • 高俅发迹

    由大宋朝高调举办的全球臭脚杯正在东京汴梁城举行,臭脚杯每两年举办一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大宋朝囊括了所有的冠军...

  • 一切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八字里,但凡是一个人八字格局或层次较好,在八字里通常表现为食财官印俱全,五行相生有情刚柔并济,和谐流通。 ...

  • 《高俅发迹》有感

    高俅街头逞凶恶 遗憾王进不李逵 拳脚留情奸佞种 除恶未尽徒恨悔 东坡荐人有失眼 ...

  • 高俅的发迹

    看过《水浒传》的人都认为高俅是个“坏人”,大奸臣,但这样的人怎么会当上太尉呢?一个人能有所作为,肯定有他自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俅发迹,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bd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