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后方的宗角禄康公园(黑龙潭公园)
在宗角禄康公园里诵经的僧人,帽子似乎与马头观音有关

环绕布达拉宫转经
大号的手持转经筒,黄伞盖

布达拉宫前的白塔
大昭寺


八廓街

传说中的玛吉阿米
八廓街边躲避阳光的人们

活动场上的主角

人们在看蓝天白云

躲避刺目的阳光

撑起双份遮阳

戴着太阳镜读书

偶然也要吸氧

喝一杯甜茶,吃一碗藏面
四处看看街景

八廓街的上空,
一位大哥在二十米高处向我呼喊,
我按下快门点点头,
他挥一挥手,继续修整寺庙的外墙。
清澈的拉萨河流过圣城
夜色并不阑珊
大昭寺亦不眠
在一个绚丽的夏日,我来到了雪域的圣城拉萨。第一印象当然是气势恢宏的布达拉宫。
一、雪域的普陀
布达拉宫在藏语称“颇章布达拉”,“布达拉”与“普陀山”同一意思,与东海的宁波普陀山遥遥相望。
二、拉萨的阳光到底有多猛烈?
后来我又到拉萨住了一个月,时值初春,极为寒冷。我于是爬上旅馆屋顶,舒服地坐在暖洋洋的阳光里,顺手掏出一本书来看,却只见白纸黑字间茫茫一片白光刺眼,只得翻出最深色的太阳眼镜,好了,可以看书了。
我那时住在布达拉宫后面的雪新村,旧雪城的一个安置小区。“雪”藏语指“在…下”,雪城即布达拉宫下方的居住区,仓央嘉措诗集有:
住在布达拉宫,叫持明仓央嘉措;
住在拉萨山下,叫浪子当桑汪波。
三、大昭寺
“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这句话大概不假。大昭寺所处的这一片平地,在松赞干布时,或许是一个庞大的农牧集市,不但是牧区和农区的贸易中心,甚至可能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贸易点。随着商人和手工艺人不断汇聚,便有了大小昭寺。
虽然称为“寺”,但大昭寺并不是汉语语境中的“寺”,而是神庙——拉康,这符合集市——庙会的民俗规律。“大昭”是汉语称谓,应该与宗喀巴大师传下的“传大召”(祈愿大法会)无关,我估计来自元朝蒙古语中的神庙——“召”,例如阿勒坦汗在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修建的美岱召,记得以前看过资料,在帝师八思巴为蒙古大汗忽必烈造字之前,元朝曾经用过汉字给蒙古语注音。
四、包机来朝拜
我蹲着大昭寺对面商铺的檐下,躲避过分热情的阳光,同一屋檐下还有一对进藏朝拜的老夫妻,须发俱白,皱纹如刻。我们掏出背包里的东西来分享:现代风的五颜六色糖果,乡土风的炸果子、酥油茶。
这对来自川西甘孜州的老人家说:庄稼收完啦,全村的老人们,包了一架飞机飞到拉萨,一辈子就这一次啦。
我问:拉萨转完就回去?
不,要转遍全藏有名的寺庙,一个月吧……
五、茶馆
无论是文化体验,深度旅行,还是city walk,拉萨的茶馆绝对不可以错过。我背上几本在拉萨书店买的关于西藏的书,坐到茶馆里,冲上一大杯甜茶慢慢地看,边看边请教周围的行家,闪亮着好奇眼神的他们都很乐意解答。
茶馆遍布拉萨每条街道,小巷,小区。大概早上七八点钟,茶博士们(通常是一家人)就把一个灌满水的大锅放到炉子上,倒入茶叶、甜茶粉、糖,咕嘟咕嘟地煮起来。煮甜茶的茶叶是来自湖南安化的黑茶(酥油茶用的大约是四川的青砖茶)。
十点钟左右,街坊们便陆陆续续来了,吃一碗藏面,喝两杯甜茶,聊天聊地聊人,聊世上种种可聊之事,于是茶馆里便人声绵密起来,象虾眼水,并不鼎沸。记得在重庆下浩老街、宜宾李庄古镇也看到这样的情景。区别在于拉萨茶馆里供应的是甜茶,提供藏面,饺子之类的简餐。
如果你看见茶客面前摆着一个别具一格的茶碗,那必然是资深茶客。一位衣着笔挺的叔叔向我慨叹了一下午:当年的大拆大建,黑导游的胡说八道,喝酥油茶可减轻高反……。茶过三巡,老派的叔叔从西裤口袋中抽出一条花团锦簇的大手帕,仔细擦拭那只精致的青花小茶碗,然后包起来塞入口袋。“你慢慢坐,我回去啦。”临出门时他转过身,对我抬了抬右手掌,掌心向上。
六、糌粑
糌粑很好吃,特别是新磨的糌粑,哇......一道生命的鲜活气息从喉咙直冲天灵盖,难以形容!
糌粑要在一个小碗里揉,诀窍在于除了用手指揉外,碗也要转,然后团成一小团或者压成小饼,呜哇一口。不过,在茶馆里,我看到一个小伙子和他读小学的弟弟,把糌粑面、酸奶末子、白糖倒在碗里后,也不搅拌,也不揉,用一只小勺抄起来就吃,那气势有点象干啃方便面……
七、关于马
和几位茶客聊起各地风俗,说到某地有一种风俗,以马肉待客,几位客人激动得惊呼起来:“马就是和人一样的生命,怎么可以吃??!!“我估计高原上的马繁殖不易,因此人们对马特别珍惜,如同帕米尔高原上的塔吉克人。
八、高原的广场舞——锅庄
每天早上,在布达拉宫后面的宗角禄康公园,有许多人跳锅庄,这绝对是独属于雪域的广场舞。我看得很高兴,然而不敢加入,害怕高反发作。后来发现在林芝、昌都甚至海拔最高的阿里,人们都喜爱跳这种热烈的广场舞,夜场时年轻人居多。
九、方言
藏语方言三种:拉萨的卫藏方言,藏东川西的康巴方言,青海的安多方言,互相之间几乎不能沟通,于是说普通话。
四川话
在拉萨听到最多的方言自然是藏语,然后就是四川话。我到拉萨吃的第一顿饭,是在四川饭店里吃的番茄炒饭盖饭。吃完饭去买氧气罐,药店店员说一口川普。饭店,超市,旅馆,车站……,我听着周围的四川话,不知身在何地。到底街上的店面有几成是四川人开的呢?我不知道,但八廓街并没有八只角,然而在四川话中,廓、角同音,于是有了“八角街”。
在拉萨的大街上,如果看到一个没有穿着冲锋衣的外地人,用四川话和他打招呼,似乎没有问题……
以下资料来自拉萨市政府官网: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
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后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位于拉萨河北岸,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含世界文化遗产1处)。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寻迷之旅”,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C2qGPTRK8al5wiz3IiuoOA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