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有三个很讨人喜欢的师傅。他们的平均身高有1米75,除了胖师傅身上肉多一点,其他的身材都还不错。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他们各自喜欢的眼镜,除了大师傅,其他的白皙的脸庞在他们的眼镜的承托下,显得更加斯文。生活当中性格开朗随和,懂得享受,工作的时候认真严谨。平时待人也很真诚,做什么事情总是会站到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事情,而且他们还很上进。
大师傅脾气比较燥。但是在说话上面比较克制自己。不管他有多生气,他宁愿动手也不愿意用难听的话来说你。他说过一次难听的话,是在我带学徒的时候,我的学员问我问题,我说很简单。当时不知道是因为我否认了他对我的付出,让他生气还是其他原因。他生气的说很简单,很简单,你还要我重复教那么多遍然后他没再说什么?
在我的记忆里。他很凶。因为在我20多岁的时候,居然还被他用尺子打了好几次。
第1次是因为天气太冷。我一只手拿着鼠标,另一只手插到口袋里面再做资料。他说做事就要有做事的样子,右手拿鼠标,左手扶键盘。还要坐直。
第2次是因为他说要我们养成存档的习惯,但是我老不记得。有好几次,因为自己的膝盖踢到了主机的开关,做了半天的资料,全部被当掉了。
第3次是我打字的时候喜欢用两个食指去键盘上戳。他说专业的人做事就要有专业人的样子,只要真的会用电脑的人,都是10个指头去打字的。
二师傅温文尔雅,不管我们错的有多离谱。他总是笑嘻嘻的跟我们说接下来该如何做?不要说打了,就连大声的说话几乎都不曾有过。平时有空的时候,哪怕只是喝杯咖啡,也会把书掏出来读一读。当然他也买了不少的书送给我,而且还跟我说少看一点言情小说,因为言情小说没有营养。尽管如此,他没有告诉我读书的方法,我读不下去,所以把那些书都放到了老家的书柜里面,正在发霉。下次回家,一定把它读完,因为现在我已经掌握了快速阅读,读完它完全没有问题。
胖师傅为人和蔼,比妈妈还要温柔。平时不会强制要求我们看书,也不会因为我们做错了事情而说我们。他不管是吃饭,还是工作,只要是坐在凳子上的时候,永远都是只坐凳子的1/3,背和凳面保持90度。他做事的时候也是一丝不苟,他是那一种我做你看就好,没有多余的废话。他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给我们买吃的。
我师父真的好,他们只拥有了我哥哥的年龄,却干着我父亲都没带我去做过的事。
那个时候的我对言情小说特别入迷,周末不加班的日子,我都不想下宿舍楼。他们是找尽一切借口把我弄上街,去吃东西,去泡书店。从早上吃到晚上,吃完西餐吃中餐;吃完小吃还带我去买零售,最后还不忘了去书店给我挑书。
尽管如此,他们几乎没给过我任何的反馈,我记得在我们经理再三追问下我们学得如何?他们就给了我四个字“反应迟钝”。
如果可以穿回去,我一定要告诉我师父,不是我反应迟钝,是他们自己陷入了‘知识的诅咒’,是因为平时我接触那些东西太少,所以我吸收得慢。肯定不能拿我和他们那个地区的人来相比。如果来教现在的我,肯定不是那么一回事。
过了很多年,听说师父又来大陆了,我打了个电话,那是我最后一次打电话给他,他给我的反馈就是‘你是我这一生当中最听话的徒弟’。
为什么会说我师父,而不是其他人?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他们是我遇上的相对来说见识多的,优秀的人。尤其是我二师父,算得上是一个“读了万卷书,行了万里路”的人。
真的优秀,单单在气质上就能很吸引人。不管是吃西餐还是中餐,还是去买书,服务员和收银员都会用自己的员工卡为他结账,走在大街上,直接有女生追上来找他要名片和电话号码。
他们都是很好的师父,但是也只算得上很好的师父,算不上好老师。为什么?到今天为止,我记得我师父们几乎没给我做个二级反馈。
什么是二级反馈?就是当有人在做对事情的时候,或者做得好的时候,你给予详细的表扬。
尽管他们优秀,但这么多年了,我就得到过两次反馈,‘反应迟钝和最听话’。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刚来到这个世界时我们完全依赖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来生活,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或代理父母,也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最初我们所有人都在寻找无条件的爱,我们不想接受那些有条件的爱,不希望别人根据我们在某一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而决定是否爱我们。我们想要别人爱我们本人。可不幸的是,所有聚集在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父母和其他成年人自己都未必得到过这种无条件的爱。所以他们也很难付出这种爱。
因此他们经常会根据我们的表现来有条件的爱我们,这就使得我们总是会不自觉的做一些能够让自己得到关爱或有某种归属感的事情。
作为孩子,我们会尽量通过自己的成就来赢得关注,从父母那里寻求表扬和认可,这是一个充满挫折感的过程,因为跟我们都一样,父母也总是倾向于强调那些消极的事情。当我们表现良好时,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就什么也不说;而一旦我们做错某些事,他们就会大发雷霆。
当然孩子表现出格时,作为大人的确需要纠正他们的行为,但他们的积极行为同时需要得到强化,当我们做对事情却没有人发现时,我们就会开始对自己以及其他人产生用一种,我们会逐渐设立一种防御机制来保护自己。大脑会逐渐产生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开始对所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过滤。我们的大脑变得封闭。我们开始批判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我们会因为恐惧而对很多事情妄下断言。
尤其是在受到了太多打击后,即便是有人提供积极反馈,他们也很难相信他们会对表扬大打折扣。
说到这里真的很令人难过,大多数人都无法克服那些消极经历所带来的影响,他们只能发挥出一小部分潜力,由于太早就接受了这些消极的东西,所以在接触每件事时,他们都会用自己的消极思维和那种封闭的、判断性的思维方式进行过滤。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消极思考的乌云下度过了自己的一生,当我们读书听录音或者是看什么东,总是会带着法官的心态去评判它们,这对我们的大脑心灵还有我们未来都是完全不公平的。这是一种最糟糕的自虐,如果一个人的过滤系统受到了损害,他就很难成为一名学习者。
事实上在我们所接受的思想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信息有机会被我们记住,更不要说,进入我们的潜意识。被我们接受并实际应用到自己生活当中。
当我们读书听录音看录像或者参加研讨班,我们是带着自己当时的心态去阅读或聆听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在用一种焦虑消极,犹豫不决,先入为主,或者是坚持固有的思维的态度去判断自己所接受的信息。
这大概就是我师父优秀,在表扬我的时候惜字如金的原因吧!其实不只是他们是这样,我们周围的人都是这样。
长此以往,就算有人表扬你,你也不一定相信,或者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因为你就是在那一种没有表扬的环境里面长大的。
但是实话告诉你,你真的比你想象中的优秀。你很优秀,你有很多很多的优点。只是你习惯了看自己的不好的地方。
不是你身边的人不愿意表扬你,是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就没有人告诉过他,他很优秀,只有人告诉他你哪里做的不对。然后一代一代地传达下来。
所以现在就相信自己,你很优秀。还有千万别像我师傅一样,在表扬人的时候惜字如金,看到别人做的好的时候,看到别人的优点的时候仔细的去夸他。相信我,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有些人一生没有辉煌,并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辉煌,而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没有闪过辉煌的念头,或者不知道应该如何辉煌。但是你可以告诉他,对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