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风温暖和煦,秋日的太阳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许久未曾看书写字,便觉内心荒芜。恰好今天下午有听课活动,骑车前往,虽迟了一半,但至少脑子跟着运转也算不虚此行。
第一节是《稻草人》的导读课,目前整本书阅读是热点,也是进入中高年级必须进行的一个教学内容,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呢?我一直心存畏戒不敢尝试,总想从别人的成果里找经验。阅读课分为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三者如何界定?因为之前为了参加比赛,所以突击过王崧舟的课标解读,导读课重要的是引导和教授方法,推进课是为了交流与提升推动学生继续阅读,而交流分享就是最后的成果汇报,你到底读懂了什么,对于这些学以致用的方法能否进行迁移运用。
一节课下来,不得不说我没有听懂,我一直觉得不管什么课,只要是好课那肯定是循着一根线进行的,只有牢牢抓住一根主线,课才不会跑远,我们要传授的东西才不会散,才能牢牢灌输在孩子们的脑子里。
因为我是中途听课,所以后半部分的主要内容是找读分享,一开始的思维导图是为了让学生知道《稻草人》整本书的内容,问学生对哪部分的内容感兴趣,后来给了两幅图片,是稻草人表情图~由高兴到不高兴,为什么呢?接着让学生翻到68(74)页,让学生去读,你读懂了什么?后来汇报的时候变成你喜欢哪个自然段?最后绕回了你读懂了什么?可是不管学生读没读懂,可是我是没有听懂。一节好课最重要就是引人深思,这节课让我静下心来学习如何进行导读课的教学,就是要按下一粒种子,点燃一个火把一样,我们要让学生触摸到书本的灵魂,而只是触摸,并且被那灵魂所吸引。所以我们要在这节课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比如封面、目录去检索信息,让这本书在学生心里留下大概的印象,再借用书中的插图、文字,了解一些与主要信息有关的内容,巩固学生的认知,接着就是视频短片的升华,让学生被情节和人物深深打动,这样他们就会有读下去的欲望。当然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阅读单,阅读单不仅仅是记录阅读进程,更重要能够记录人物与看书心得,这样一本书看下来就会形成自己的思考与观点。学以致用,希望自己能够克服内心的恐惧与懒惰尝试尝试阅读教学,这必定是将阅读推向全班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二节课是《玲玲的画》,吴老师上的是第一课时,由识字写字导入,扎扎实实教读书,踏踏实实去写字。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吴老师张弛有度,游刃有余,抓住关键字词解读文本,让学生的语言文字梳理落到了实处。学习任务群一出,我感觉我都不会教书了,生搬硬套也是牛头不对马嘴,胡拉乱扯。所以最终我们还是要回归最本真的课堂,读书写字,特别一二年级,基本功很重要,没有识字写字读书的落实,就没有后面阅读写作的精彩。吴老师的课生动有趣,面对二年级的小朋友,铁汉柔情一览无余令人倾佩。最亮之处在于三幅次序打乱的插图,让学生去猜顺序,这一点非常吸引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但是如果放在开始,会不会更有激趣的作用?识字写字的方法教学很多样,实却不深,比如画,它的写法得到很好的落实,画是这节课的主角,我们可不可以请出它的前世今生?用图片的形式展示它会意字的成型,这样汉字的演变更能让学生感受中国汉字的形体美与内涵美。玲玲的玲,后面一个字是轻声,如何读,也是一带而过,可不可以再举出一些例子进行巩固,带着学生一起,前面一个字重读,这样轻声就自然带出来了。玲的偏旁是斜玉旁,这样就能知道为什么王字旁的字表示珍宝,因为自古以来玉都是中国的宝贝。字不仅要教音还要教形,要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知道为什么这么读,哦,原来玲是形声字,这样以后遇到类似的他们最起码能确定韵母。我们现在不讲分段,但是讲自然段,这也是我常常忽视的,以后的课堂要做起来,标出自然段序号。
以上种种是我的学习心得,也是我以后教学中要做到的事。慢慢学习慢慢反思慢慢总结,总是能对自己有助益。
嗯,最重要的是切莫拖延与偷懒,一旦松懈必是一泻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