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回来,w悠闲地坐在床上吃零食,我在他眼前找东西来回了很多趟,他好像没有看见我一样,自顾吃东西。一般人吃东西都会客气的问对方要不要尝点,但跟w相处的这段时间,他很少主动理人,跟我一起出去购物的路上还告诉我等下他要把吃的东西藏起来,不让别人知道。
我在w对面坐下,w看了一眼我,然后继续低头吃东西,我笑着问他:“我很好奇,我想问w一个问题可以吗?”
w继续低头吃东西:“问吧”
“如果我在吃东西,w就在我旁边走来走去,但我不吭声,你会想什么?你心里有什么感受?”
w抬头看着我:“我也会想吃”
“”如果刚才我们买东西,我买了很多,吃的很开心,但你没有带钱买不了,我也不管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事实上零食是我借钱给他买的,当时知道我愿意借钱,他很开心)
“我会很生气,哦,老师我明白了”
说完马上把手里的零食递给了我,“老师,你吃一点,我从来没有想过原来我这么没有素质,现在才发现我不会分享,我怎么可以这样呢?”
w和我聊到了以前他一点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这么没有素质,对别人这么冷漠,原因也来源于在家时养成的习惯,记得最清楚的是小时候过年过节家里来了很多客人,w会把吃的拿给客人和家人吃,但都被一一拒绝,有时动手做的东西拿给爸爸妈妈吃的时候也被拒绝,这让他很有挫败感,觉得自己是家族里不被待见的人,拿吃的东西给人都被人嫌弃,当他有了这样的信念,久而久之w不再叫人吃东西,把别人的存在当成了透明。
忙碌了一天的伙伴从外面回来,大家围起来吃橘子,w把橘子拿给了我“老师,你吃”,还主动把零食分享给了伙伴。比起了以前对人不管不顾,现在开始有了一点关注别人的意识。
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当我们学着站在别人的角度去倾听别人的声音,看见别人的需要,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做事的目的和初衷,宽容和理解才会因此而产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