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当班主任》是魏书生老师的一本书,这本书语言平易近人,读着让人感觉是魏老师在跟我聊天一样,我从这本书里学到很多东西,跟魏老师相比,我差太多了。魏老师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都在用的很多管理班级的方法,我却对这些方法,丝毫不知道,更别说用在班级管理上了,我需要多读魏老师的书,多学习,才可能在班级管理上得心应手。今天向大家分享这本书前半部分的一些金句,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益。
01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位学生的助手。
这句话在我目前所看的内容里,出现了好几次,可见魏老师肯定从中受益,才不止一次向我们推荐这个方法。这句话也刷新了我对师生关系的认识,原来我认为师生就是教育关系,从这句话中我明白了最好的师生关系是助手关系,师与生互为助手,我们要“坚信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自己的助手”,那么,我们怎样在学生心灵深处发掘那助手呢?通过观察,了解,谈话,借助家长,通过其他学生,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充分了解一个学生,比如某个学生内向,敏感,渴望被看到,那么我们就去关注他,给他展示自己的机会;某个学生话多,爱出风头,我们可以多安排他做一些安静的活儿;有的学生精通电脑,我们就可以让他管理班级电脑......是啊,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我的助手,我得用心去寻找,然后做他们最得力的助手。
02班主任要秉持一个原则: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
相信能秉持这个原则的教师不多,很多班主任喜欢亲力亲为,我就是这样的。卫生打扫不好,我批评督促学生打扫;课桌不整齐,我督促他们整......每天都被折腾得身心俱疲,第二天到班里,还是老样子,我就再批评督促,没完没了。看了魏老师这句话,我才知道问题之所以解决不了,是因为我解决问题的方法错了。“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我做的那些活,学生能做,就应该交给学生去做,我们要相信他们能够做好,这一段时间,我学会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整理书桌,自己去检查卫生,自己去规划时间,自己去思考......我发现我确实轻松了不少,学生自主了很多,原来这样是有道理的——魏老师在这本书里这样说:“吸引学生为集体出力,为集体流汗,为集体贡献出一些个人的东西,吸引他为集体倾注心血。倾注得多,感情自然就会深起来。”所以,普通学生能做的,班长不做,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
03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
魏老师每年都会到中国各地去搞教学研究,在班里的时间真的很有限,可他的班一切工作都井然有序,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其中奥秘是魏老师真的让学生实现了自治,魏老师不在班的时间,值日班长照常值班,班级日报照常每天办,需要开会常务班长会替魏老师开会,甚至语文课都是学生来讲……真的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想想我们班,有时会浮躁,是因为无事可做,闲时就容易生是非,为什么有些同学没有集体主义感,是因为他无事可做,他没有参与到建设班集体的工作中来,所以把班级工作分包到每位同学,让“人人有事做”,集体的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深入人心!
这本书里的干货很多,这里篇幅有限,下次接着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