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如今复杂的社会环境让孩子很少有机会自由选择上学的路径。
大部分的幼儿园和学校为了确保孩子的安全,都会要求孩子必须在家长的陪同下或者按照指定的路线上下学。
如果孩子的学校确实有这种要求,那么家长当然要严格遵守。
不过至少在带孩子去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下不同的路线。
从安全角度考虑,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平时一定要走学校指定的路线,但在有家长陪伴的时候可以尝试走一走新的路线。
不同的路线会有不同的风景,孩子在走新线路时也会兴奋得像只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这是孩子的大脑开始活跃的表现。
虽然有一些孩子可能也会感到害怕,但实际上这种害怕所引起的精神上的适度紧张对于孩子的大脑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刺激。
前不久看到一篇文章这样写道:以前总说要让孩子在大风大浪中锻炼成长,但现如今的社会环境却让家长不敢让孩子经历太多风浪。
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孩子正处在发育阶段的大脑因无法得到充分的刺激便逐渐萎缩了。
我曾在《公司病理学》一书中指出:越是创造力低的员工,越是十年如一日只走一条路线。
他们的通勤路线要么是“家→公交站→地铁→公司”,要么是“公司→餐馆→地铁→公交站”,除此之外再也不会有其他模式。
后来有一位在企业担任中层管理人员的读者告诉我,他读了我的书后受到启发,开始要求员工执行“每日新路线原则”,试图借此提升员工们的创造力。
即使每天被工作压得透不过气,也要时常尝试走一走与平常不同的路线,这样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有时还会有一些意外的新发现。
可能很多读者跟我一样对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中描述的场景印象深刻:主人公日复一日地在自动化工厂里重复着一成不变的操作,即使非工作时间也仍然保持着那些机械化的动作,最终精神失常。
这是因为一成不变的行动模式会使人的思维逐渐固化,无法展开灵活思考。而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一成不变的行动模式将对他们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
如果让孩子从小处在毫无波澜的日常生活中,他们的大脑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无法发展出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出众的创造力。
变化让孩子的大脑更加活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