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是今年网络流行起来的一个热门词语,从新闻联播里“厉害了,我的国”,到北京卫视一档综艺节目“厉害了,我的歌”,都借用了这个词语,其流行程度可见一斑。可以说“厉害了”已经替代“666”,成为网络第一赞美词。
“厉害了”,词义(或者说句义)并不难懂,就是对某种行为或能力的赞美,最初的原型是“厉害了,我的哥(word哥)”,网络流传是该句是从一款对战手游里流传起来的(也有其他版本的),后来使用范围就扩大到厉害了,我的姐,我的妹……等等。
在此之前,“666”应当是网络最为常见的赞美之词,相比起“厉害了”“666”的词义就并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6”实际上是“牛”谐音,更准确的说,是一些地区方言当中的语音缺陷(时下另一流行词“蓝瘦香菇”也是如此)。因为成了牛气的指代词,所以,它所承载的赞美之意也就溢于言表。但是在键盘上敲下“666”比敲汉字可就简单快捷多了,它也就因此受宠了吧。还有一种理解,“6”在一些地区的方言里,也是“溜”的谐音,这个字就有顺畅,熟练之意,因此,也赋有赞美的语意。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流行语的传播速度也大大加快了,甚至有些词语也已经不再局限于网络,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用语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词的用意也因为网络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比如:“呵呵”)。
急剧的,大规模的变迁是更容易被人们察觉和感受到的,比如经济模式转变,科技发展对生活模式的影响。但细小变化也是不易感知,也可以说不是在短时间内都能被广泛的人群所接收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看待问题的不同角度,如果保持原有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变,也会出现对同一问题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和冲突。往往在不同年龄群体当中,更为明显。也就是“代沟”的一种表现形式。
更多情况下,社会生活的变迁就是在这样的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所积累起来的,一些习以为常的事物可能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单纯”,背后还有更“好玩”的现象可以去发掘,发现这种普遍背后的不寻常的能力,可以叫做“社会学的想象力”。
(第一次写文,不足之处,请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