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
爱与自由—带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

爱与自由—带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

作者: 阳光心程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21:19 被阅读0次

前不久,读了孙瑞雪老师写的这本书《 爱与自由》,读的很仔细。书中解读了很多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与心理。结合生活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对于老师讲到的多个对孩子解读的板块都深有感悟,于是,摘下了其中几个点,结合自己见到的例子,写下自己学习后的感悟与见解。

(1)带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

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拥有这些。这正是幸福成长的内涵。幸福也是要成长的。——摘自《爱与自由》

对这句话的时候,想起樊登老师读书的时候,说到带他的儿子去一个叫土桥的地方,因为儿子坐车的时候总是听到报站说这个地方,所以一直想去看一看,这其实是他孩子的好奇心驱使他有这个需求的,而樊登老师滋养了他孩子的好奇心,亲自安排时间开车带他去看这个地方,让他去体验追随好奇心去探索的感觉。

相信他的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会保持这样的好奇心,并大胆的去探索,因为,他体会到了探索的乐趣。去了这个地方,他就了解了这个地方。

同时,他的孩子也体验到了父亲陪伴的幸福,他还体验到了父亲在倾听他的声音,尊重他的内心帮助他去实现。他体会到了陪伴的甜蜜,那么长大的时候,他更有可能带给亲密的人他的陪伴,因为这对他来说也是甜蜜和幸福的,是美好的。

图片来自网络

想起一个反面例子,今天早上看的一个电影叫《Just Breathe》,里面一个女孩就是因为父母一直吵架而后离婚,当她的爸爸再次结婚时,她甚至觉得很恶心。因为,她感受到的是,婚姻都不会长久的,就像她父母一样都会离婚的,都会是不幸福的,她讨厌她的父母。

直到她的继母帮助她看到,她的父母其实曾经是相爱的,而她是爱的产物,尽管他们离婚了,她的父母像之前一样爱她,他们只是不在一起生活了,但他们各自都有自己新的生活,她接受到了这个信息之后,她的创伤就被疗愈了。

带孩子去感受快乐,感受幸福,他便对它们有了认识和感知,将来就会去创造幸福和快乐。

(2)不要把零食藏起来

里面讲到幼儿园有一个小孩子,吃东西特别着急,每一次他都要很多,实际上,他吃不了那么多。跟家人了解情况,孩子妈妈说,她通常把零食放在大衣柜上面,孩子拿不到,当孩子向她要的时候,她就拿给他吃。孙瑞雪老师说,要把食物放在孩子自己能够自由拿到的地方,给他宽松、愉快的环境。

儿童依靠吃来认识世界,在6岁以前,吃是他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许多儿童吃不是为了满足嘴,他可能安全是为了满足一种心理。——摘自《爱与自由》

看到这里,我想起我的侄子就是这样的例子。我母亲为了怕小朋友吃太多零食,总是把零食藏起来,而小朋友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找到奶奶藏起来的零食而且一次拿很多。

图片来自网络

我想起我有一对双胞胎室友,她们每次买零食回来也会一次性的把所有的零食都吃光。为了防止吃太多零食,她们就基本不买零食。但越控制,越想吃零食。我是相反的,我买了零食,我就放在家里,每次吃一些,好些天才吃掉。

我们聊到为什么会这样时,想起小时候才发现,我们的习惯都是来自幼儿的环境。她们的家长同样小时候怕她们吃太多零食,把零食藏起来,她们拿到零食都是不容易的,所以,只要有机会拿到零食就想拿多一点,这个心理一直到长大就变成了惯性思维。

而我的情况时,我弟弟吃比较多的零食,妈妈会藏起来,但是,我吃得少,所以,妈妈怕我吃不到就总是先拿一些放在我的桌子上。我可以自由的拿,我就每次吃一点,因为,我总是有零食吃。

也许,家长会很担心,给孩子自由,她们吃太多怎么办。其实大人是可以控制量的,可以放少一点在孩子可以拿得到的地方,与此同时,告诉他们一次性吃多少比较合适,慢慢的随着他们长大,她们自己也会学会去掌握那个度的。

(3)孩子是真的在打人吗

书里面还提到两岁多的孩子打人的事。当小朋友用手去拍打旁边的人时,父母就说:“不许打人,不可以打人,你怎么能这样呢?”其实,孩子并不是像成年人那样打人,两岁多的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尝试用手去做,大部分情况下,孩子只是用打这个动作来排解他不想要或解决不了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瑞雪老师说,几个月之后他是会改变的。但是,大人在旁边说:不许打人。他知道这叫打人,他反而兴奋了,开始真打人了。

孩子们没有什么恶的意识,除非成人不自觉地强化。

我才想起,我们托班的孩子就是这样的情况,他用手表达不,希望旁边的小朋友不要碰他的手,他用手去回了一下,这时候,老师跟他说,不可以打人,他就”打“老师。原来,是他想告诉旁边的小朋友不要碰他,同时,希望老师理解他,他用的不是语言而是手去解决问题。

看完这几个观点,自己恍然大悟,当幼儿的语言功能还没有发展成熟时,他们还不会用语言来正确的表达自己,于是会有其他的表达方式。若是,我们不能很好的读懂孩子,就会误解孩子,同时也会误导孩子的思想。

要想很好的读懂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每个阶段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孩子的心理,从而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自由舒适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自由快乐的成长。

相关文章

  • 爱与自由—带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

    前不久,读了孙瑞雪老师写的这本书《 爱与自由》,读的很仔细。书中解读了很多幼儿成长过程中的行为与心理。结合生活和工...

  • 【育儿育己】第327天 童年经历幸福快乐,原来这么重要?!

    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 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 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 将来就会成为这样。 这正是幸...

  • 老公生日快乐🎂

    满满的祝福和祝福和美好祝我的爱人生日快乐!心灵自由财务自由人际关系自由的翟先生!

  • 2022-10-22

    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拥有这些,这正是幸福成长的...

  • 圣诞嘉年华活动方案

    方案一: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西方的传统节目——圣诞节。 2、体验与老师、父母在一起欢度节日的幸福和快乐。 3、...

  • 2019.1.5随心记

    害怕都是幻象,没有好与坏,对与错之分,面对恐惧怎样处理 面对就是体验体验等于释放 面对以后就是自由 金钱建立在快乐...

  • 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 红蔚 天伦之乐是一种家庭幸福和睦有爱的欢乐享受。是在守孝悌,懂理解,善沟通,彼此尊重,宽容,自由,快乐的...

  • 5.2的一天

    007每日精进打卡模板Day222 今日小确幸 那些让你嘴角上扬的小幸福和收获 1.下午带妈妈去姥姥家,带孩子们去...

  • 体验痛苦

    如果你不能充分的不带对抗的体验你的痛苦,你也不可能真正的体验幸福和快乐。全身心体验和接纳才是幸福力的品质。 ...

  • 怀揣热忱 絮语新春

    新春的风,掀开了新年的扉页。新年伊始,新的一天,美好的开始,让梦想起航,与幸福和快乐同行,雪与霜已经稀薄,暖与爱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与自由—带孩子体验幸福和快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kx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