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我是***。弘丹写作学院2022年年度会员。是一名终身成长者,喜欢读书、听书、写作。
现在每天在简书坚持日更,在今日头条发布文章,都是我特别享受的事儿。
很开心能够参与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领读。
昨天团子老师带我们领读了第三章《“病人”曾国藩》,今天我来领读的是第四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一、三十岁前是庸人》。
阅读书籍:《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阅读内容:《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一、三十岁前是庸人》
阅读主题:《曾国藩三十岁之前的样子》
三个问题:
1、 曾国藩最初的读书使命是什么?
2、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精神境界是什么?
3、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多个缺点是什么?
一,曾国藩的读书使命是什么?
曾国藩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大界白杨坪。俗话说:穷山恶水出刁民。
曾国藩的家乡虽然交通不便,消息闭塞,但山青水秀,风景不恶。
曾国藩曾这样描述他的家乡:“世自痴聋百不识,笑置《诗书》如埃尘”。
在传统时代,农民要想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困窘生活,几乎只有供子弟读书一途。
曾国藩的祖父是个有眼光的人,他不惜血本,供儿子,孙子读书,希望他们能走出这片天地。
而作为长孙,曾国藩身上背负着上2代的希望。
曾国藩天生资质不行,从14岁起参加县试,连续7次名落孙山。
在二十三岁,命运之门峰回路转,跃了龙门,中了秀才,第二年中了举人。
经过多年的苦读,曾国藩终于学有所成 。
对于曾国藩来说,他最初的读书使命就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会有希望。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但是在无数次刻意练习之后,最能坚持的人,肯定会有结果。
2、曾国藩三十岁之前精神境界是什么?
曾国藩出生在晚清时代,他的父辈们不但“无以学业发明者”,也没有出现过大富大贵之族,他的家乡可以说是一处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在这样小天地成长起来的曾国藩从气质到观念,都和普通的读书人一样,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八股文上,交往的朋友都是鄙儒,其中甚至还有“损友”。
受环境影响,曾国藩的耳目所闻,不过是鼓吹变迹发家的地方戏;头脑所想,不过是当官发财,给家里争口气;最大的心事不过是“急于科举”。
曾国藩曾给他弟弟来信说:“兄少时天分不甚低,厥后日兴庸鄙者处,全无所闻,窍被茅塞久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不读书,你的认知将由你的亲朋好友来决定。
正如书中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生活不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3.曾国藩三十岁之前多个缺点是什么?
曾国藩于二十八岁中进士,并被授翰林院庶吉士的称号。
2年后,离开家乡,抵达北京,开始了漫长的官宦生涯。
刚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和每个普通人一样,有着大大小小许多缺点:
1、 心性浮躁,坐不住;曾国藩天生乐于交往、喜欢热闹,诙谐幽默。
头两年用于社交时间太多,每天都“四出征逐”走东家串西家,酒食宴饮,穷侃雄谈,下棋听戏。
曾国藩给自己订了自修课程表,但执行得并不好,认真读书时间太少,有时候也静不下心来读书。
2、 为人傲慢,修养不佳;曾国藩虽然天资不优秀,但在湖南乡下朋友圈里总算出类拔萃,并且少年科第,所以一度顾盼自雄。
刚到京城的头几年,待人接物,不周到之处甚多,朋友评价说他:“傲慢,自是”。
因脾气火爆,一言不合,恶语相向,还曾和朋友打过2次大架,可见性格爆裂冲突。
3、 言不由衷,语渉虚伪。曾国藩的朋友说他:“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指的是他经常自妗自夸,不懂装懂,显摆自己,夸夸其谈等。
他曾一度被评价为“庸人”:就是昏睡了一生的人,因为欲望缠绕,意志软弱,智慧不明,普通人一生只能动用上天赋予的很少一部分潜能。
而曾国藩在三十岁之前就是一个“庸鄙”的读书人,浑身上下有着许多缺点的普通人。
但他一直都在努力做着改变,不断学习,不断复盘,努力在破圈提升自己的层次。
这也告诉我们:不怕慢,就怕站。可见曾国藩后来成事的不易。
每日一问:中国有句老话:浪子回头,金不换!你相信吗?
今日金句:《财富自由之路》的作者博多*舍费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大的不变,是改变。”
请大家明天接着听晓珺老师的分享《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之一,二,三》。
大家早安!
我的分享结束了 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