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
那时的乡村小学,1个班一个老师,教所有学科。
良师:有良知即谓之良师所以,小学1-4年级,我只有1个老师,教授学科: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体育、自然、思想品德。还有兼任班主任。
他就是我的启蒙老师:徐老师。
不见徐老,大概有20余年了。
至今记得小学四年级,他为我们上的最后一节课。
在那节课的几天前,我们得知他将调任到镇中心校。我们不能接受,却也无能为力。
终于还是到了分别的那一刻。
良师:有良知即谓之良师那是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大概课的前面20分钟,我都一如既往地愉悦开心。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课将是我生命中徐老所上的最后一节课。上到一半,突然意识到我的情绪是一个错误,也突然意识到即将离别。不禁悲从中来,接下来就开始哭。记得大概是我的号啕大哭,惹来了全班此起彼伏的哭声,当然课是上不下去了。如今想来,那个画面极有仪式感:所有小朋友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大都保持上课的基本姿势,张着嘴,高声吼,大声哭。时而铁骑突出,时而间关莺语,时而老鱼跳波,时而昆山玉碎、时而万壑松涛,时而百鸟喧啾,抑扬顿挫,场面恢宏。
接下来那天是怎么收场的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老师最后还是走了,只在黑板的中间留下了两个字。我从没有问过我的朋友们是不是理解,反正我不懂,但很虔诚地望着那两个漂亮的坚排粉笔字:慎独。
楷体,端庄,劲挺。
良师:有良知即谓之良师后来,我们把这两个字留在黑板上很久没擦,后来的老师只能在剩下的区域板书。也许,徐老师更想让我们把这两字留在心里。
我想,至少是留在了我的心里。
我很庆幸在启蒙阶段,得遇此良师。
尤为深忆的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穷乡僻壤,他能翻找到一些陈旧的书籍,在泛黄的纸页中,挑选最适合乡间儿童阅读的篇目,再选择每周四上午最后一节,给我们娓娓道来。其实,我的记忆中,完全没有铿锵有力、声情并茂、手舞足蹈,甚至有时他多是照着书读,而且用的还是四川话。
良师:有良知即谓之良师但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书中却是另一个世界。
我始终认为,想让一群乡间孩子爱上阅读、爱上书籍,不容易,却有意义。
这是一个乡村教师的良知。
这样的人,即谓之良师。
良师:有良知即谓之良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