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要慢,动作要快
原文: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
解析:
如果兵疲气挫,力尽财竭,列国诸侯就会乘你的危机而起兵进攻。到那时,再有智谋的人,也束手无策,所以用兵只听说过老老实实的速决,没见过弄巧的持久。
比如,隋炀帝杨广,他做了开挖大运河、泽被子孙的大事业,本可名垂青史。但他又不满足,迁都,亲征,搞得天下愁苦。
“拙速”,书中解读到,“从人生道路来说,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积累,每天进步一点点,二十年就能超过所有人。但从打仗来说,就是准备要慢,动作要快。”
感悟:
从本节,我获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做任何事,事情准备充足,当开始干活的时候,就要高效地完成工作。
在工作中,领导下达的任务,如果拖拖拉拉,必定会影响到工作的进展,结果也会遭受批评。
曾经有个同事,每次完成工作,都没能按时完成,有时,还拖过时限。虽然,他的工作做得很细,但没有得到领导的表扬,还被扣了工钱。
功夫在于日常,当没有任务时,要积累自己的本领。
当任务下达的时候,就能运用积累的知识,快速完成任务。
在还没准备好,就仓促开展工作,再聪慧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
先考虑避害,再考虑趋利
原文:
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解析:
从来没有发生过持久打仗,而对国家有利的事。不完全了解用兵有害方面的人,就不能完全了解用兵的有利方面。
以春秋战国时智伯为例。他做晋国执政时,索要了韩、魏两家的土地,因为他实力强大,韩、魏两家给了他。
后来,他又贪心地索要赵家祖先庙宇所在的土地。赵家不给,于是开仗。
一开始,智伯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赵家反过来游说韩、魏两家。这两家本就对智伯有意见。于是,三家联手,把智伯灭了,三家分了晋国。
智伯本文武全才,在实力上都远超三家,为什么会被灭了呢?
原因在于他的傲气,只看到有利之处,没有看到有害之处。
如果他不因为小利,让三家心生怨气。而是等待时机,周密准备,一鼓而下,那么,三家怎会是他的对手呢?
经营企业也是如此。
书中认为,利今天没有,明天可以再图。而害却可能让你输掉老本,彻底出局,并不是所有人出局了,都能重来的。
感悟:
纵观历史上,多少曾经的富豪、名人,从辉煌走向落魄,很多时候,就是被利所害,一厥不起。
读完本节,感悟做人做事眼界要高,不能被眼前的小利所迷惑,要学会辩识有害之处。
先考虑失败的结果,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凡事三思而后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