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素心,其实我也学了一些沟通方法,但我在公司里公开发言,仍然一直很紧张,它让我大脑空白,原来准备好的都无法讲出来,怎么办?
小白是一位刚入职场两年的软件工程师,不善言辞,刚被提升为组长,当汇报时发现很难说服领导和下属,前来求助。
@素心人生设计:我们在职场上常会遇到各种公众发言的场景,例如述职汇报、产品说明、会议发言……我常常听到不少人告诉我,我发言时特别紧张,怎么办?
《换位沟通》这本书为大家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我也分享给大家。
01 公开发言的紧张原因
但其实大部分人在正式场合讲话都会紧张。紧张是欲求的表达,这说明你做好在众人面前讲话的准备了,包括专业人士也会紧张。
我们只要明确了导致自己紧张的原因,做好调整,就能够更好地克服紧张。
第一类紧张,来自于心理状态。
例如,以往曾有的失败经历造成了自己的心理阴影,认为自己有发言恐惧等。对于此类紧张,我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能改善。
第二类紧张,来自于自己缺乏说话技巧的技能训练。
例如,自己顾虑多,使用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说话声音小、语速快,不习惯在公众场合讲话,等等。
对于此类问题,我们一方面要学习说话沟通的技巧,通过技巧的熟练能够帮自己克服以上的问题,另一方面则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和训练 ,例如,准备上可以比实际上至少多花3倍以上的时间。
但其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来自于重复的实践,以前我在公众发言时会特别紧张,所以我会有意识地避开能发言的所有场合,当一个透明人,工作都只想做幕后。
但当我想传播美好心理学时,我发现,它需要不断公开演讲普及,我开始正视并逐渐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目前公开讲座和团辅已经接近100场,也收获了不少好评。虽然我的紧张仍然存在,但我开始和它和平相处了。我的秘诀就是充分准备。
我会提反复演练,有时会演练近10次,一直到自己觉得OK的地步才会站上讲台。一次1小时演讲,加上PPT制作,我会为自己预留至少20小时来准备。
02 找到适合自己的准备方法
个人性格思维方法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在思考自己为什么准备后,好好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
请谨记:准备工作无法走捷径;需要人付出诚实的辛苦和努力;做好万全准备后,方能收获满意的结果。
作者山本昭生推荐,先把准备的工作量提升到以往的3倍,再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检验,看看多少量的准备工作最适合自己。
人们做准备时常有四种倾向类型,可以先认清自己的倾向类型,在此基础上做好准备。
第1类:提前型
此类人常常提前准备,但准备地太早,现实如果在之后变化,又容易打乱之前的计划和节奏,浪费准备的时间。
所以,此种类型的人要提前考虑到变动的可能性,增强自身的灵活性。
第2类:拖延型
此类人不断拖延准备,往往在最后1天才完成任务,因此就很容易失败。
所以,此种类型的人要强化只剩10天的紧迫性,先把难处理的部分搞定,认认真真把准备工作做扎实。
第3类:自我管理型
此类人能安排好自己的工作进度,扎实向前推进工作。但如果领导对他完全不闻不问,他会怀疑领导是不是根本不在意自己,因而动力不足。
所以,此种类型的人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关注和评价。
第4类:依赖型
此种类型的人会对别人形成依赖,期限意识不够强烈,准备计划似有若无。
所以,这类人要去掉习惯性依赖的意识,认真制定计划,并把计划贴在大家都能看到的地方,借助周围的力量强化自我管理。
03 通用的准备工作
了解了自己的准备风格和方法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进行沟通准备了。通用的准备方法从了解听众开始。
一、了解听众
我们要首先要倾听听众的需求,在了解对方需求之后,根据他们的兴趣程度介绍自己的内容,这样他们才更会听你讲的内容。
在发言前,可以准备的了解听众的清单如下:
听众是什么人?多少人?
听众的年龄构成,男女比例?地域特色?
听众的目的,兴趣、关心程度,理解程度?
需要注意的事项?
当我们先从整体上了解听众,形成整体印象以后,再开始着手准备,就会胸有成竹。
二、整体把握准备工作
在了解清晰实际场景、主题和听众后,就开始准备。准备时要注意先着力构建整体认知框架,确认整体架构,之后再补充细节。
如果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中,你就容易做无用功。在整个准备过程中,请一定要及时跟相关人员和领导进行及时汇报和沟通,以便你能随时调整,而不至于被反复修改。
三、实行阶段,一气呵成
到了准备阶段,最好能够一气呵成,因为,此时自己的士气是连续而高涨的。
四、提升演练效果
我们需要多次演练,可以把演练当成改善最终效果的必要行为。
演练的要点包括:
第一,自己在脑海中默想,这不是演练,而是正式登场。
第二,在多人面前练习,听取对方的反馈,进行调整。
第三,尽可能找不懂讲话内容,与该内容无关的人当听众。
第四,如果不懂讲话内容的人也能听懂,那么讲话者登场后的沟通基本就能成功。
白居易写诗,就会念给不识字的妇人听,如果他们能听懂,才会传播,也是同样的原因。
五、功夫在日常
请谨记:功夫在日常。无论和汇报还是公开演讲,其实很多信息素材都在日常进行积累。所以,需要在日常持续积累,才能随时脱口而出。
我们要重视日常的积累。就连准备能力,其实也可以通过日常练习提升。
女性的准备能力往往强于男性,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女性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女性往往从小会或多或少做一些家务,通过家务,其实已经开始逐渐形成准备的习惯。而且,她们会兼顾多件事情,例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育儿,打扮自己等,还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兼顾家人的口味,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
所以,女性通过持续的训练,具备较强的兼顾能力。
全职太太,其实你们也在通过家务培养自己准备的兼顾能力,请不要妄自菲薄;职场妈妈,则可以把家务中的兼顾能力用在职场上。
男性想要提高兼顾能力,则可以考虑多做点家务。太太们,还可以分享这个锦囊给老公,让你的老公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兼顾的兼顾能力。
最后总结,充分的准备是成功的钥匙,请大家做好万全的准备。
小贴士:

今天的锦囊来自山本昭生《换位沟通——掌握关键对话的沟通必修课》。山本昭生是日本说话研究所主任教授,从事沟通技巧培训工作30年,期间出版了多部包含本书在内的沟通技巧畅销书。
作者也是30岁以后才开始学习沟通方法的,理科毕业的他从事技术类工作,感觉自己不善言辞,于是坚持一年参加“沟通方法讲座”,收获很多,现在已经在从事沟通技巧培训工作。
从不会说话,到说话培训专家,这样的作者才会更能体会到不善言辞的人所面临的问题,希望此书也你也能有所帮助。
你如何做好沟通准备?欢迎分享和交流。

#成长锦囊# NO.26
心理/生涯咨询师素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生涯规划师,美国正面管教父母讲师,沙盘游戏治疗师,人际关系咨询顾问,英国思维导图导师。
个案时长1000小时,10年+管理,5年+心理,以结果为导向,陪你玩转职场,情感家庭幸福,设计人生做自己,活出素心享清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