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被问到:心理问题真的是由原生家庭导致的吗?
我一般会反问:“你是否希望把它看成原生家庭导致的呢?”
听起来有点怪,别人想问的是一个事实判断:“是不是”,而我却把它说成了一种主观选择:“想不想”。
这是因为,今天讨论“原生家庭”,本质就是在讨论一种归因偏好。意思是说,你对自己的状态,偏好从哪一个角度做出解释?这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也很难做出事实判断。
一个人的状态,归因角度是多种多样的。
就拿你正在做的职业来说,存在一个“事实上”的解释吗?你成为一个老师,究竟是因为收入稳定、受人尊重呢?还是因为它符合你的兴趣、你享受教书育人这件事本身呢?
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你爸爸让你当老师,你受到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几个说法都是事实,但真正重要的是,你想把故事怎么讲,才是对你而言最有意义的?
所以,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用原生家庭对当前的状态进行归因,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外部归因:增加接纳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种归因方式,它可以增加我们对自我的接纳。
自我接纳的核心就是:“我没有错”。如果我遇到一些问题,又不希望看成自己的错,我就必须指出犯错的人是谁,“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就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
最初,原生家庭只是家庭研究中的中性名词,指的是一个人在没有成年之前所在的家庭。从21世纪初开始,这个名词在中国变成了一个带有反思意味的概念。这跟心理学的普及分不开。
比如,大家非常喜欢的武志红老师,他的成名作就叫《为何家会伤人》,很多同学应该都听说过。这本书把“原生家庭”作为成长经历的代名词,揭示了我们小时候受到的照料、教养、保护或伤害,将会以哪些微妙的方式影响我们的一生。
十几年前,毫不夸张地说,这个观念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很多人就从这里开始接触到心理学,接纳了自己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他们接纳自己的勇气,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这种保护性的归因,也就是“我没有错,我只不过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
从这个角度看,原生家庭的归因,就是“自我服务偏差”。意思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价值感,强调外部环境中的不利因素。
“原生家庭”就是外部,它没有严格的界限,任何个人以外的因素都可以算进来:教养观念、夫妻关系、代际矛盾,也包含了社会学层面的家庭结构、家族谱系、经济地位,以及童年的一切经历。有人甚至还会算上基因:“我有抑郁症,是因为我妈妈也有抑郁症。”
也许事实上,母子俩的抑郁都跟基因有关,未必是原生家庭决定的。但普通人归因没有那么严谨,他们说“原生家庭”的时候,是在表达这样一种感受:“我没得选,就被决定了”。
“我被决定了”,这个观念本身就让人释然。就像一个人持续感到疼痛的同时,如果他意识到这来自外界的撞击,痛苦就变得合情合理了。他可以更坦然地感知这份痛苦,而不用对自己有任何怀疑。这样的话,哪怕痛苦不能解除,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告慰。
“原生家庭”的归因,也引发了整整一代人的争论,促进了整个社会对家庭教育的反思。有很多过去被认为天经地义的养育方式,现在被更加现代化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所颠覆了。
举个例子,在从前,对一个难过哭泣的孩子标准回应就是:“不许哭!有什么好哭的?”今天,你一听这句话就知道有问题,因为它在否认情绪。新一代父母对自己的成长经历有所反思,养育下一代的时候就可以少犯错。
内部归因:主动选择
但你可能会想:我不光想反思、想接纳,我更希望改变。如果想改变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我应该怎么做?这时候,你就会发现外部归因不好用了。要增加改变的主动权,你需要换成内部归因:我没有被原生家庭决定,我的状态是我主动的选择。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绕口,我还是接着上面的例子讲。假如你小时候被父母否定过情绪,这段成长经历给你带来过很大的痛苦。但作为一个成年人,现在的你在处理情绪时,还会被当时的痛苦所影响吗?
你可以说,这已经是一种习惯,每当我有情绪,就会本能地沿用过去的处理方式。你也可以说,过去的都是系统1的内隐记忆,现在我想改变,就可以训练自己形成新的记忆,无论小时候经历过什么,我都可以选择更健康的方式解决问题。
你听,后面这种说法是不是更自由?你掌握了主动的选择权,原生家庭的影响就可以被你有意识地改写。
可是要采取这样一种归因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我过去经常对人说:“你要把选择权抓在自己手里。”后来我发现,很多人对这句话会有点生气。我不知道你会不会有同样的感觉,心想:你难道是在暗示,我的问题都是自己选的吗?!显然,这个推论既不正确,也不合理。
正如我在前面课程反复强调的,做出内部归因的目的,不是为了责备当事人,而只是为了提醒当事人,你有自发改变的可能,而不要把改变寄希望于“改写原生家庭”。
因为,再怎么糟糕的经历,已经发生的事都不可能再改变了。你要做的决定是:在承认过去已经不可改变的前提下,要不要改写未来的生活?
可是,道理虽然很清楚,还是有很多人想不通:既然我什么都没有做错,我的痛苦是由父母的错误造成的,改变的责任却要我来承担,会不会太不公平了呢?
是的。我们说过归因方式有这样一个风险:它让焦点转移了,从“如何解决问题”变成“如何让犯错的人承担责任”。很多采用原生家庭归因的人,不知不觉就把人生目标调整为如何让父母意识到自己的错,要求他们为错误负责。
这常常是徒劳的。父母也有他们的自我服务偏差,也认为错不在自己,还反过来说你有问题:你都是一个成年人了,还老揪着小时候那些事不放……这些话只会火上浇油。
战争只会导致两败俱伤。始终得不到父母认可的孩子也很痛苦,这导致他们进一步拒绝改变,并且坚持认为:一切都是因为原生家庭。他们打算用一辈子跟父母较劲。
那么,最好的归因方式是什么呢?我认为,在原生家庭的问题上,适合我们的归因方式应该是流动的、辩证的。从接纳到改变的不同阶段,要配合不同的归因。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一句老话,叫做“因人而异”。每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同样的问题,既可以看成原生家庭决定的,也可以看成你的选择。两种说法并非针锋相对,非此即彼,它们只是反映出一个人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跟自己的不同关系。
对于那些懵懵懂懂,对自己还缺乏了解的人,如果直接告诉他们:“人生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他还理解不了这句话。比如在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这时的任务是认识“我是谁”。他们会像照镜子一样观察自己:我有哪些个性?我有哪些认知和行为模式?我的优点和局限是什么?在这个阶段,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由原生家庭塑造而成的个体,是有用的。
有了明确的归因,就可以很安全地认识自己,明白“我就是这么个人,不以我的意志为转移”。
说得直白一点,这个阶段你还在盘点自己从原生家庭那里“继承”到哪些东西。无论是优点,还是问题,哪怕是父母带给你的伤疤,都要照单全收。有人也许会说:谁想继承那些问题呢?我们想把问题都扔掉!扔掉的前提是,你能够承认自己收到了这些问题。喜欢也罢,不喜欢也罢,原生家庭都给你打下了鲜明的烙印。
认识原生家庭,是在认清你的来处。
从成年早期往后,一个人的关注点就会从自己逐步转移到他跟这个世界的关系。这时候,他会有一种雄心勃勃的冲动,想对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在这个阶段,人成为行动的主体。作为主体的你渴望打破自己的局限,拥有更大的自由度。于是,你要从原生家庭塑造的那个“你”身上解脱出来。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你在盘点从父母身上“继承”的东西,那么在这个阶段,你会灵活运用这些东西,做自己想做的事。遇到那些不顺手的,不好用的东西,就把它们丢掉,随时补充新的资源。这是一个自我塑造的阶段,你会对自己进行内部归因,你也会越来越活成自己的样子。
当然,当改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也会退回到前面一种归因。两个阶段是来回切换的。当你发现有很多事情做不到、很痛苦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说:“这不是我的错,我在承受来自过去的影响”,这时候你在用外部归因增加自我接纳。当你积攒了一些力量,打算继续挑战自己,你就可以回到自我支配的位置上,说:“我要自己做选择了!”
理想状况下,成长的过程就是在两种叙事当中的切换。当然,切换叙事是出于你自己和自己的关系,而不是为了“获得别人承认”。任何人,包括你的父母,都有可能否认,或者夸大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不要浪费力气跟他们争辩。归因只是你心里对自己的交代。你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分享给重要的人,但不用在意他们是认同还是反对。
最后,请你思考一下:你是什么时候了解到“原生家庭”这个概念的?它如何影响你?更重要的是,你现在对它怎么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