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原生家庭》读后感

《 原生家庭》读后感

作者: 彻敏 | 来源:发表于2019-10-13 08:10 被阅读0次
《 原生家庭》读后感

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才知道,很多所谓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其实,看这方面的书不是去把所有的问题推到父母身上,而是认识到问题的根源,知道一些原因源自原生家庭;从而达到一个认识、继而改变的效果。看书,就是为了解决自己身上的问题。

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指的就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一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而影响的好与坏,取决于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如果你在家庭中得到的是爱、尊重和独立,那么你将健康成长;而如果你在家庭中得到的是恐惧、责任和负罪感,那么你的性格会存在明显的缺陷,这种缺陷可能会影响到你的健康和生活。

在书中,两位作者通过丰富的工作案例,深入分析各类父母的所作所为以及具体的对策。诚然,受过伤害的你无法改变过去改变父母,但至少可以改变自己,让你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好的家庭环境里。

有毒家庭的行为模式

什么样的父母是“问题父母”?

作者认为,父母的负面行为模式持续存在,始终支配着孩子的生活,就是问题父母。以下是七种典型的问题父母的行为模式:

1)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这类父母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认为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子女在其影响下,构筑了一个完美父母的假象。他们甚至认为父母的虐待是理所当然。他们否认父母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并且,他们会自欺欺人地将不可接受的事合理化。

2)不称职的父母

这类父母伤害孩子方式不是打骂,而是疏忽。他们的子女就像没有父母似的,不被关爱,被剥夺了童年。

称职的父母必须履行5项基本职责:

a、满足孩子的基本物质需求。

b、保护孩子免受身体伤害。

c、保护孩子免受感情伤害。

d、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

e、在伦理道德方面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

3)操控型父母

这类父母喜欢维持子女的无力感,希望子女离不开他们。

他们的操控分两种。一种是直接控制,即简单直接、毫无掩饰地控制,经常包括威胁、恐吓和羞辱。比如,他们说:“按我说的做,否则我不再理你。”

另一种是巧妙控制,常见的是“帮手型”父母。他们在大事小事上安排子女的生活,经常制造一些状况,让子女“需要”他们的帮助。

而操控型父母导致的结果,是子女常出现两种情况:投降和叛逆。

所以,家里的孩子比较叛逆,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应该反省自己:是不是在生活中不给孩子空间,有操控孩子的行为。

4)酗酒型父母

5)身体虐待型父母

6)言语虐待型父母

和操控型父母一样,这类父母也有两种行事风格。一是直接公开地贬损孩子,比如,骂孩子愚蠢、没用。二是间接地羞辱、攻击孩子,比如,取笑挖苦孩子、给孩子取侮辱性的绰号。

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所以,如果你无所不知的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如果母亲常说“你真蠢”,那你就是蠢的。如果父亲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一定没用。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很容易自卑,没有自信;在关系中容易成为弱势的一方,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事业发展。

7)性虐待型父母

超越自我的方法

俗话说:人无完人!我们的父母也是一样,一样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所以,大多数人会或多或少的受到一些原生家庭的影响。事实上,原生家庭无论好坏,都不会禁锢我们一辈子,局限你人生的,只会是你自己。

正如作家田志刚说: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程度的高低和一个人的独立能力有关。独立的力量越大,影响就越小;反之亦然。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那么发给你什么样的牌,你就只能尽量打好它。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成为最好的自己。那么,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方法如下:


1)学会对峙

中国式原生家庭中,最常见的影响就是,我们习惯压抑自己的感受、缺乏安全感,甚至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恐惧父母。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第一步并不是原谅,而是先学会对峙。

对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对峙有效果;

二是,没有归还的,便会转移。如果你对父母的恐惧、愤怒和愧疚没有解决,就会把这些转移到配偶和子女身上。

通过对峙去直面伤害了自己的父母,将父母从神坛上拉下来,克服恐惧,学会表达出对父母的愤怒,将对他们的不满发泄出来。然后再谈是否原谅,你也可以选择不原谅。

如何对峙,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写信。

其内容应涵盖四个要点:

①曾经你对我做的。

②我当时的感受。

③我的生活受到怎样的影响。

④我现在对你的要求。

此外,如果父母患病或者过世,也可以写对峙信,不寄出去,或者将信的内容读给父母的照片听。

方法二,面谈。

在此之前,你需要预测父母的反应。

比如父母说:“根本没这种事。”

你可以回应:“你不记得并不代表事情没发生过。”

再如父母说:“这都是你的错。”

你可以回应:“你可以将这些归罪于我,但我不会为你对我做的事承担责任。”

为了准备充分,你需要设想父母最糟糕的反应以做出应对。

就像作者所说,不存在“失败的对峙”,因为你对自己和父母坦承了你生活的真相。只要有勇气迈出这一步,你就获得了成长,你将比过去更加坚定、更加勇敢。

2)避免对原生家庭的复制

生活中,很多人的婚姻、性格、甚至育儿方式等,其实都是延续了父母的模板。就像有人说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这看似是我们对原生家庭的无能为力,但你可能只是在寻找来自原生家庭的熟悉感,因为熟悉使你感到安全。不敢走出舒适区,也是很多人走不出原生家庭的重要原因。

所以,当你发现问题时,逃避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勇敢面对问题,承认它的不完美,积极想办法,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你可能是原生家庭的受害者,但你也可以做终结者,通过不断地学习,把大多数的问题,终结在自己身上。

正如武志红所说:也许,我们无力改变我们的上一代,但是其实我们可以选择接受,可以看清,可以选择尽量不受影响。

真实的生活,哪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呢。父母们是人不是神,或多或少都存在瑕疵,不可能事事周全。原生家庭给人的痛苦,的确很难释怀,毕竟演员徐静蕾因为原生家庭的影响,选择迟迟不婚;但也有例外,有人跳出了这个禁锢,收获了幸福,例如孙俪、蔡少芬。

正如《都挺好》所说:原生家庭欠你的,你得靠自己找回来。找不回来就是一场灾难,找回来就都“都挺好”。

尾声

人生海海,所有的经历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部分,自己还要靠自己去救赎!

当命运发给你一手烂牌时,选择认输,还是伺机翻盘,全在你的一念之间。

每一个独立的生命都应当被爱和尊重!

要想重获内心力量,你需要通过修补性格缺陷来掌控自己的命运!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读书笔记摘记

    读后感: 1,内容梳理 what:什么是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表现,心理问题与原生家庭的关系。 why:心理创伤是如...

  • 什么是有毒的父母?

    ———《原生家庭》读后感 用了四天的时间读完了由美国作家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著的《原生家庭》...

  • 《原生家庭》读后感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这本书的读后感,我拆分为四部分总结。 一、本书讲了什么 《原生家庭》这本书,主要...

  • 原生家庭读后感

    对每人来说,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中的经历对我们的一生具有极大的影响。这种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的童年时期,...

  • 《原生家庭》读后感

    《原生家庭》是一本心理学书籍,是我从未接触过的领域,我一直以为是一本高深莫测的书籍,一直保持敬畏的心情不敢打开,但...

  • 《 原生家庭》读后感

    看了不少心理学的书才知道,很多所谓的心理问题大多都是由原生家庭所带来的。 其实,看这方面的书不是去把所有的问题推到...

  • 《原生家庭》读后感

    其实读这么本书,我是带着随便读一读的心态,我是不相信自己会通过一本书改变自己的,而我也认定自己可能大概一辈子都是这...

  • 《原生家庭》读后感

    爱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是一种行为方式。 很多来自有毒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都对爱的含义和感受感到困惑。他们的父母打着爱...

  • 《原生家庭》读后感

    讲这本书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在很多人眼里,是个有求必应的老好人,从小循规蹈矩,大学四年没谈过男朋...

  • 《原生家庭》读后感

    这次共读的书籍是: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已的性格缺陷。其实,在团队说要选择读哪一本书时,我也为这本书举了手,可能还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原生家庭》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elhm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