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讨论的话题关于朋友圈的每日打卡学习方式。
利用朋友圈每日打卡的朋友不在少数,每天无论是小到学生,大到已经有宝宝的在职妈妈都是打卡的使用人群。名为坚持与督促,背后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付费的新形式。
坚持打卡返学费,打卡送付费课程等。如果遇上好一点的平台,至少可以分组发朋友圈打卡;遇上严苛一些的,不能分组,必须发朋友圈,也不能够屏蔽别人,打卡到期前都不能删除打卡记录......十分好奇大家的学习效果如何,还是说渐渐地习惯了这种商家的捆绑营销形式。
在我询问周围朋友看来,英语学习和读书类的至少还是有效率保证的,大家也大多能够坚持下来。而其他的,成功学课程或者鸡汤类课程,再或者其他承载形式,要么让人很快就放弃,要么就是性价比不高,多数人并不会当回头客买第二次。这种情况其实在多数人一开始做购买决定的时候已经权衡过了,自以为“理性消费”的情况下,本质上还是多为冲动消费,人在使用与购买前形成了一种错觉,“读完这个我的英语就很好了”“读完这个我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了”,这样碎片化的阅读和知识积累,实际上只是一个付费并且获取知识的过程,与独立阅读下来形成的脉络与掌握知识也有很大差别。微信打卡是一个自我展示的手段,塑造了自己“爱学习”的形象,脱离了打卡以后,有多少人真的培养了习惯?还是说只是一种跟风,满足自己的虚荣?
作为营销和策划的人,吸引与刺激消费很多时候都是利用这种心态,知识付费这个圈子和话题过去以后,这样的营销还是很有市场的。而用户或者消费者,自身觉得价值能和资源成等价关系,实际上信息壁垒只要存在着,不成体系的知识获取也不完全等于知识掌握。现在消费者逐渐在知识付费的大背景下,由狂热转为冷静,冲动消费的比重在下降。这提醒我们无论是在做设计也好,做营销也好,深耕优质内容垂直链条+付费形式才是能够长久发展的对策。打卡没有意义,知识付费的形式也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我们为什么打卡,为了什么打卡。
再来,这种知识付费的不断买单行为,也是都市群体内心焦虑的外化。迷茫的生活需要方向,打卡的内容提供了一种方向,坚持下来获取的成就感,一定程度上能对抗所谓的焦虑;同时,仪式感的存在着让我们证明给自我真实的存在,确认了自我,不至于被焦虑吞没。虽然大家都求快,求多,却也很少有人去认识到自己的认知顶点在哪里。提高自己的认知顶点,尝试体系化阅读和慢节奏体验,也会比单纯一味地进行知识输入来得更好一些,打卡不能解决焦虑,只是一种替代。设计中如果能够提供给用户一种可替代的形式和内容,也能够从体验上去改善用户的情境。
最后,这种碎片化时间能做的知识充电,说到底也是我们可以去探索和发展的一块空间。打卡的风行,也提醒我们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让人无从下手,这也许会是一个新的契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