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概四年前,我就打算做一个公众号,只是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如积累的知识还不够多,对各种事情的理解还很片面,文笔还太稚嫩等等,所以一直没有做。
我打算给自己一两年的时间,希望这段时间内,可以好好提升自己,做好准备。
可是一晃四年过去了,我觉得自己还是没有做好准备,知识储备依旧不够多,理解能力依旧差,文笔依旧稚嫩。
四年的时间够长了,可我为什么还没有准备好呢?
我发现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像我这样重度懒散+拖延的人,所谓的准备好就是无限期延长开始的时间。
如果非要做好准备才能开始,那我永远也开始不了。
非洲经济学家Dambisa Moyo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我要做一件事,那就得跳过准备好了,直接开始。
所以就是现在,我开始做自己的公众号了。
02.
当然想做一件事情时,也不要太过盲目地开始。
首先想一想,自己是不是真得想做。
阅读与写作是我一直都喜欢做的事,做公众号的想法也一直在我心里徘徊着,我之所以没做,是觉得自己没准备好,而不是短暂的热情过后,欲望消失了。
其次想一想,如果没做好,最坏的后果能不能承担。
我虽然一直幻想要把公众号做好,但结果并不在我的掌控之内。在做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我也不能预测,我更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
但是有一点,我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没做好,后果就是没有获得别人的关注,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会有挫败感,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
而这些后果我是可以承担的。
最后想一想,不做这件事,会不会后悔。
我可以去做一份与喜欢的事有关的工作,我也可以去尝试其他不同的工作,但公众号却像我的执念。比起在其他平台上发表文字,这里更像是自己的一个后花园,可以安放自由和坦诚。
做了,失败了,我可以接受,大不了就把它当成一个只给自己欣赏的后花园;不做,我一定会后悔,因为我就不会拥有这个后花园。
03.
做一件事时,为什么总会想着要准备好,才能开始呢?
一.对开始有过高期待。
以前,我总有这样的想法,当写下第一篇文章时,就幻想它能被很多人关注和认可。可我又自知,目前的能力还达不到,于是延缓开始时间。
后来,我看了很多个人做公众号的经历,抛开那些牛人不说,只说说普通人。
他们大部分人一开始都是惨淡的,大概半年内只有几个到几十个粉丝。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摸索经验,慢慢做起来了。
所以,我现在的心态是,放低期待,就做吧,其他的先随缘。
二.害怕公开展示自己的不足
小时候看武侠剧,非常羡慕那些武功高强的大侠,总是幻想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成为大侠。
现在才知道,再厉害的大侠,也是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小人物,经过长年累月的练习长成的。
我关注了很多大号,也看了很多大号里的文章。从选题到结构再到内容,从逻辑到文笔再到深度,每一点都能甩我十万八千里。
于是,看多了优秀的文章,再想想自己所写与之的差距,就不敢写了,既嫌弃自己写得差,又怕被别人公开批评差。
但大侠不是一日练成的,大侠也有青涩稚嫩的时候。
当我想明白这一点,当我可以接纳自己的不足时,就不怕了。
三.担心自己会半途而废
没有准备好,做事就会难一些,遇到难题,就有可能打退堂鼓,半途而废。
之前我也常担心自己可能会因为时间不够多,想写的内容没有了,而做不下去了。
但是《奇葩说》关于“20岁的时候有个一夜成名的机会,你要不要”的辩题给了我启发。
陈铭说“它只是一个机会,你可能没有准备好,可能能力达不到。但机会在你面前,你要不要”。
他说要,而我的想法也是要。
我清楚自己欠缺开始的勇气,欠缺抓住机会的勇气。比起担心半途而废,我更担心自己不敢开始。
所以,这一次我要抓住机会,开始做我的公众号。
04.
做的过程就是不断准备的过程。
不去真正经历一件事,你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样子的。
年前和一个大学同学见面聊了很多。
她在西藏当公务员,一年回来一次,每年我们见一面,聊聊天。
她告诉我,当初选择去西藏,就是因为没有提前了解太多,凭着一腔热情去的。
如果提前了解,要去驻村,要经历很多事,可能就不去那里了。
到了那里后,艰苦的环境激发了她强大的适应能力,她不断经历,不断做各种准备,她坚持下来了,熬过了最艰苦的时候,也终于拨开云雾见到月明了。
我很佩服她的勇气,也为她现在越来越好的生活状态而开心。
而我自己呢,因为一直要做好准备才开始,所以一直没有开始,也一直没有改变现状。
有一句话很喜欢“不要等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去做,没有完美的准备,最强大的力量是立即行动”。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重度拖延患者,又有想做的事,那就勇敢地开始做吧。
只有开始了,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做这件事的喜怒哀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