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读《穷查理宝典》中,查理·芒格有一讲,专门谈及《教养的迷思》一书,说到作者朱迪斯·哈里斯,查理·芒格认为哈里斯在探求真理的道路上走得很顺利,取得成功的因素之一就是她热衷于摧毁自己的观念。
亚马逊上,对《教养的迷思》的书评是这么写的:“《教养的迷思》是乔治·米勒奖(美国心理学会颁予的杰出心理学作家奖)获奖者朱迪斯·哈里斯的代表作,斯蒂芬·平克、查理·芒格、梁文道等皆推荐过这位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作家。”,“在《教养的迷思》一书中,朱迪斯·哈里斯用众多的证据证明,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影响力其实很小,真正具有影响力的是孩童在家庭之外的同辈群体。换句话说,双亲并不能教导孩子社会化,儿童的人格塑成主要受到他们的小伙伴以及家庭以外的经验影响。专家们都是错的!”
我想讲一个亲临其境的事,让大家更多地思考,辩证的看教养的迷思,不一样的教养迷思。
不一样的教养迷思
北京之旅在孩子及不情愿回家的心情中结束了,一家三口登上回家的高铁,暂别北京,暂别是为了更好的到来。原以为过年的高铁不多人,上了高铁才知道竟然满座,车厢里更多的是孩子们,虽然孩子多,倒也不吵!随着窗外光秃秃的树枝后移,栋栋远方的高楼已然消失,停在眼中的尽是片片黄土。高铁特有的呜呜声已然习惯了,时不时的高铁广播声压盖了车厢里的言语声,刚上车时还有的说话声静止了一样。车厢里多起了人的走动,我也起身想到车厢接口走动走动,走到车厢通道,习惯性的看看孩子们都在干啥?有看书的,有抱手机不知是玩游戏还是追剧的,有写作业的,还有头盯电脑我猜不出是学习还是玩。心里突然偷笑,怪不得孩子多但不吵,感情都是手头有事呀!
走动和小睡一会,觉得无聊,顺手拿起kindle,继续看《教养的迷思》,当看到哈里斯所说,同辈群体影响力和父母及家庭影响力的博弈时,父母的教育并没有常人所想的巨大力量,我沉浸在各种教育场景的想象来验证我的经验。突然车厢里传来一句亢奋的骂人男声“傻X,你这是偷我的钱”,这一声全然打乱了车厢里原有的秩序,我起身看看周围,所有人的目光集中在一个看似中学生的男生和他身边的女人。“你不懂珍惜呀,痴线,一个游戏花400多块钱,你爸爸赚钱这么辛苦,你玩个游戏就白白送人400多,要玩游戏可以,不要花冤枉钱”女人特有的高音压制了男孩。
“傻逼,我告诉爸爸你偷我的钱,这是我的压岁钱,是不是,不是你的,你没资格拿,你这行为就是偷,一个大人偷孩子的钱,有意思吗你,你还好意思当妈嘛,你个傻婆”。
“爸爸赚钱这么辛苦,家里的房还要还贷,压岁钱还要当学费,你不知道吗?神经病呀你,怎么能白白送人钱呢,400块钱呀,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呢,你不是神经病是什么”。
“你说吧,你这是不是偷,你没本事赚钱,就偷钱呀,你就是没本事,看看我们同学都住在汇景,我再也不想住家里的破屋了”…………
来来回回重复着对吵,车到一个中间的站了,随着上下车人的窜动,争吵声消失了,这时,一位年轻女子顺手把行李箱放在车厢头通道处那位吵架的女人身旁(补充一下,女人坐在第一排的过道边的位子,第一排是面对车厢体的,椅子和厢体的距离一般比排椅之间的距离大,男孩子靠窗位)。刚才争吵的女人又开始了大喊“谁的箱子放这?”说完就把箱子用脚使劲踢。
年轻女子立即用手扶住行李箱说到“那我放哪呀,没地方放”。
“我管你放哪呀,厕所有位,你放厕所吧”。
“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呢”女子推着行李箱离开了。
“我就是这样说话,我爱怎么说,怎么说,关你屁事呀……”女人喊了几分钟,又把一个原本嗡嗡的车厢,整得安静的只能听见她的吵声。
我不安的看着身边自己的孩子,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前排座椅,嘴巴紧紧抿着,早已停下了手中的键盘,用他的小手微微掐着嘴唇,好像想对我说话,可又不想说,这一出场景我还真的没见过,平时孩子偶尔也顶顶嘴,但这种家常式的对家长爆粗口,还真能目睹,对我的过往经验确实是挑战。我拍了拍孩子的肩膀,低声对他说“你继续你的编程吧,回去妈妈和你好好聊聊”,孩子默默的点了点头。
沉默,沉默,除了沉默,我还能怎样呢?看看整车厢的人,再愤怒的表情,还是被沉默所掩盖,这可能是“乌合之众”最好的影像吧,想起了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当然,你可以选择沉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这种行为的厌恶之情”。所有的一幕镜像映射给我的只剩下沉思了,现在想起来,那时的我是悲哀的,不是为发生一幕的悲哀,而是为我在这场景中的无动于衷的行为的悲哀。用王小波的话“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他的本意暂不细论,但这话是个理。我想我把这幕镜像记录下来,尽我所能的以让看到记录的人思考一下教育,也算是安慰一下沉默带给我的懦弱吧。
这个事情可以引出两个话题,首先是个社会性话题,面对这样的场面没有人去制止一位还需要监护的孩子的不道德行为,更没人愿意提醒家长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禁止事项,尽管家长认为是在教育孩子。我坚信车厢里当时内心想制止的人还是很多,毕竟这个社会中,每个人还是有他对道德底线的判断。但还是出现这种集体沉默意识场面,事关历史、人文、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没能力分析,我能认识的就是一个结果。
其次才是母子之间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话题,如果说仅仅对一开始的母子争吵而言,选择责备孩子的任性,我们可以说孩子虚荣、自私、不孝、戾气等等问题孩子的通用标签随便撕一张,都可以理所当然的贴到孩子身上,但那当年轻女子出现时,反观母亲的言行,我们还能无所顾忌的给孩子贴标签吗?我们还能明辨是非吗?此时才明白为什么我们宁可选择做沉默的大多数,因为明辨是非太难,能把问题想清楚已经不错了。
当我把这个事情给朋友讲时,朋友问难道你对这位母亲就没有点想法吗?想法太难了,观点从何入手?既然不能理所当然的评判孩子,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评判母亲呢?所有的父母也都是从孩子长成的,在我们初为人父母时,谁又教过我们如何为人父母?如果说父母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职业,那大部分父母都是未经任何培训而直接上岗。孩子是未来,可现在的父母又有谁去关注?在这里,非要建议谁更需要接受教育,情理上我宁愿选择母亲,不是责备,而是怜惜。意识到说出来时是废话,但还是要说,教育环境对孩子社会化和人格化发展至关重要,“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实既不讲瓜,也不谈豆,要论阳光、空气和水。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孩子就有一千种教育,重新对哈里斯的《教养的迷思》思考,我们要辩证的看待哈里斯,她提出的关于孩子的教育,同辈影响力远远大于父母的影响力,我们要分析她的创作背景,她提出这个观点的背景是心理学家也好,教育家也好,对家庭教育的过于崇尚的一个时代背景和环境。如果不假思索,在我们平时的教育中直接引用她的观点,那车厢的母子的一幕,断然一定是另外一个情景。因此,教育的路上,无论是父母还是同辈群体,都需要引起关注,环境和儿童的人格塑成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这条路上,同辈群体和家庭环境没有博弈。
教育的事上,用平常心待之,只有设身处地,才有明辨是非分的前提。人生不过是一场没有尽头的修行,所谓父子抑或母子,不过是人生修行之路的一段缘分,彼此珍惜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