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疮

作者: 惠米丽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19:56 被阅读0次

口疮,又名疳疮,蝶毒、口破、口疡、口疳、口疽。男女老少均有发病,以青少年为多见,部分成反复发作之势。一般可自行恢复,甚者延月逾年。

一、病因病理

1.饮食所伤,食积胃热

暴饮暴食,胃肠损伤;饮食膏粱厚味,辛辣炙博;烟酒成性,热郁于内。胃肠功能损伤,一不消食,二不传导;食积化热,邪热上承,熏灼口舌,其病乃成。明?陈实功曰:“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实火者,舌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此因膏粱厚味。醇酒炙博,心火妄动发之”(《外科正宗》),明确简述实火口疮之因,为胃中积热所致。

2.外感邪热,上乘蒸灼

风热外感,邪热入侵,热壅上焦;或热邪侵犯肺卫,不得宣散。热邪入内,胃热积滞,加之体虚卫外不固,热郁化火,胃火上乘,灼伤口腔,舌面,引发口疮。明?张景岳所谓:“口舌生疮,因多由上焦之热”:“三焦内热”(《景岳全书》口疮),即指此而言。

3.阴阳俱虚,虚火上炎

久病伤阴,或损伤阳气;阴虚内热,虚火上炎;阳虚格阴,虚阳浮越。阴阳不调,即为口疮。明?戴元礼所述:“下虚上甚,致口舌生疮”(《证治要诀》口舌);朱丹溪指的“中焦土虚,具不能食,相火冲上无制”,说明阴阳俱损,或不调,也是引起口疮之因。

4、症候特征

口疮,乍瘥乍发,初期常不自觉,发则口腔、舌生疮。疮面成点,或片;疮面或红,或白,或内红边白,表面有黄白分泌物;口苦,或口臭,或口腻,或口涩;疮面疼痛,或干灼刺痛。疡面深红者痛剧。疮面之外,舌、舌苔,口颊无显著改变。

口疮初发,或复发,多具表证。发热恶寒,或恶风身热,额面疼痛,身痛,心烦不安,失眠焦虑,纳食欠佳,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胃部灼热,或胀闷。

反复发作不愈,可有头昏,五心烦热,腹胀纳差,便溏尿多,腹部冷痛。  脉细数,或弦数,或滑数,或革虚,或沉细。舌红,或舌红绛,苔白,或黄,或黄腻,或黄燥。

二、诊断口腔溃疡

1.四诊合参

望诊:望患者面色、舌色、形体。察看口腔内颊、舌、上腭、牙龈等口疮分布数量。初起,需注意水泡溃破后出现的分泌物。

闻诊:闻患者语声,注意口腔气味。

问诊:问患者病史及发病情况,注意询问全身症群,如表证、二便、睡眠等。尤须了解复发情况。

切诊:切脉,切按疮面软硬。

三、口腔溃疡和其他类似症状的鉴别

1.与狐惑病(似白塞氏综合征)鉴别

后者除口腔溃疡外,眼、肛门、外生殖器亦有溃疡。外生殖器溃疡较为突出,之外,还有关节损伤,疼痛,关节周围有红色结节,按之色泽不退;皮肤出现结节红斑,或如黄豆,或如核桃,质地较硬。

2.与口糜(口腔炎)鉴别

后者口腔糜烂,红肿。发病急,甚者满口赤烂,呈糜粥状,患处臭腐多脓。

口腔溃疡的辨证论治

1.风热类型口腔溃疡

主症:口疮,发热恶风,头痛咽痛,口干口渴,身痛体倦,尿赤便秘,失眠烦躁,时或热咳,痰黄。脉浮数,或浮紧,舌红,苔黄。

证析:此为风热外感,损伤肺卫,热伤口腔所致。风热外袭,故有表证。热邪上冲口咽、头脑,则症见头痛咽痛。热邪伤津,则口干口渴,尿赤便秘。风热犯肺,则时见热咳,痰黄。

脉舌征也是风热外袭的缘故。

治则:疏风清热,泻火解毒。

处方:中药:桑菊饮(《温病条辨》)加白茅根、山豆根、板蓝根、芦根、葛根。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加牛蒡子、薄荷、圣柳、柴胡。

针灸:合谷、风池、大椎、曲池、列缺、照海。

手法:正坐,或平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照海),留针半时,出针。年轻和首次针灸治疗,先针刺风池、大椎,得气后出针,再平卧进针。

2.火热配型口腔溃疡

主症:口疮,口腔灼痛,口渴口臭,心烦失眠,便秘尿赤,咽痛或干。脉滑数,或弦数,或数而有力。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

证析:此为火热内盛所引起,火热上蒸,灼伤口腔,则症见口疮。热邪在里,则症见身热。热邪上冲,头心损伤,则症见心烦失眠。热邪伤津,则症见尿赤便秘,口干口渴。

脉舌征也是火热内盛的缘故。

治则:清热泻火,解毒。

处方:中药:普济消毒饮(《东垣试效方》)、凉膈散(《和剂局方》)。

针灸:合谷、迎香、曲池、上脘、内庭、束骨。

手法:平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内庭)。留针半时,出针。

阴虚类型口腔溃疡

主症:口疮,口干口渴,不欲饮水,疲劳无力,手足心热,尿便不利,焦虑心烦,心悸不安。常易感冒。脉细数,或弦数,或弦而无力,舌红、绛,苔干,无苔或少苔而干。

证析:此为阴虚内热之象。阴虚内热,虚火上炎,灼伤口咽细络,则口疮。口干渴而不欲饮水。虚火上干神明,则心烦心悸。内热伤津,则尿便不利。内热甚虚火引外热而易感冒。

脉舌征也是阴虚内热的缘故。

治则:养阴清热,泻火除烦。

处方:中药: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天地煎(《症因脉治》)加炙首乌、女贞子、白芍、丹皮、百合。

针灸:劳宫、少泽、三间、太冲;或百劳、肝俞、哑门、后溪、申脉。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申脉)。待口腔津生后出针。

气虚类型口腔溃疡

主症:口疮,面色苍白,或虚浮,自汗体倦,少气无力,畏寒肢冷,纳呆少食,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常易感冒。脉细数无力,或沉细,舌淡,苔白。

证析:此为气虚阳浮所引起。气虚,虚阳上浮,不能温运口腔经脉,则口疮,面白而浮。内气不足,则少气无力。气虚不能卫外为固,则自汗体倦,常易感冒。气虚脾失健运,则食少便溏。

脉舌征也是气虚不足之象。

治则:益气升阳,扶正。

处方:中药: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针灸:关元、中脘、足三里、冲阳、内庭、地仓;或百会、哑门、风池、大椎、承山、昆仑、心俞、肝俞。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冲阳,或昆仑)。留针半时,出针。

惠米丽 惠米丽 惠米丽 惠米丽

传递健康!传播爱❤️❤️❤️

相关文章

  • 宝宝一口白雪,真凶是是奶块?马牙?还是鹅口疮?

    宝宝嘴里长了鹅口疮,看得妈妈心疼又心急。如何预防小儿鹅口疮呢?宝宝一旦患上了鹅口疮,该怎么治疗? 区别鹅口疮、奶块...

  • 日更23天

    口疮,疼的要命!以前的口疮好像从没有现在这么疼,不能吃饭,不能说话。 也许是因为口疮,也只能因为口疮,心情极度烦躁...

  • 口疮

    口疮,也是一种病,一种总爱反复的病。犹如某段记忆,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反复发作。然后,疼,疼到不能大口吃饭,痛到...

  • 口疮

    或许是牙套的原因,本来内热就重,竟在同一处长几个口疮。嘴巴微微张开时不痛,只要下嘴唇稍稍一抬,口疮接触了钢丝,是连...

  • 口疮

    口疮,又名疳疮,蝶毒、口破、口疡、口疳、口疽。男女老少均有发病,以青少年为多见,部分成反复发作之势。一般可自行恢复...

  • 口疮

    天气干燥,吃了上火的东西嘴里生了口疮。 口疮无论生在哪个位置,都痛得让人抓狂。嘴巴不动,感觉不到到它的存在,可一旦...

  • 口疮

    上周四五感冒之后,又上火了,嘴疼了两天,才发现嘴角起口疮了。人啊,不论哪里难受,都会浑身难受。小小的一个口疮,常常...

  • 口疮

    总是起口疮,不知道是不是过年吃的太好,总是起口疮,痛的要死要活,前两天是腮帮子,现在是下嘴皮。 多喝水,多喝水,多...

  • 民间偏方中华瑰宝

    偏方 柿饼上白霜, 口疮一良方。 小儿生口疮, 即可用白霜。

  • 求谁也不如求自己

    李月娥生活中最大的痛苦就是口疮,每当上火或者季节变幻时,别人可能长一两个口疮,而她不是,她满嘴都会长口疮,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口疮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zzg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