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本月18日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上链。在蚂蚁金服技术助力下,杭州互联网法院正式成为全球首家利用区块链审判的法院。起诉人可以通过线上申诉入口,在线提交合同、维权过程、服务流程明细等电子证据,由公证处、司法鉴定中心、CA/RA机构、法院、蚂蚁金服等链上节点来共同见证、共同背书,为起诉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杭州互联网法院对信息技术的探索运用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今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了全国首个电子证据平台,方便起诉人线上提交证据,线上发起诉讼,这显著提升了诉讼效率,解决了电子数据存储,传输使用的可信问题。然而,电子数据的生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证据分散、不完整或丢失;存储在侵权者设备里的证据可能被伪造或篡改、电子证据的时间可能被重新设置,从而导致失去法律效应等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被称为“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
实践证明,区块链是修建这“最后一公里’最好的技术方案”。杭州互联网法院常务副院长王江桥表示,杭州互联网司法区块链可以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前、事中、事后等六个维度,解决数据“生成””的认证问题,真正实现电子数据的全流程记录,打造全链路可信。
区块链技术不仅保证了可信度,还大大降低了法律维权成本。在此之前,诸如摄影作品等未经授权被使用、兼职工作拖欠薪酬等法律纠纷,因为标的金额不大、搜集证据并证明证据有效性的成本却非常高,被称为“最打不起的官司”。司法过程结合区块链技术判案后,上述现状有望得到根本性逆转。
目前,区块链技术在司法领域的一些运用已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9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互联网法院审理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之处基于区块链技术存证的电子证据功能,“能够证明其真实性的,互联网法院应当确认”。
蚂蚁金服资深产品专家徐惠介绍,此次与杭州互联网合作,蚂蚁区块链突破了包括视频在内的大文件存储,并且完成了保护隐私的同时保证性能的技术攻坚。今后,蚂蚁金服多个涉及确权、维权的联盟链都将陆续接入互联网法院的司法链,打造一个丰富的司法链上生态。
近年来,蚂蚁金服不断加码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拥有的区块链技术专利数量全球领先,同时,蚂蚁金服区块链已经在公益溯源、商品正品溯源、跨境支付、房屋租赁溯源、电子票据溯源、供应链金融、数字版权等多个领域实现落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