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比较害羞,性格内向,见着长辈不肯开口叫人。
一是感觉叫人呢,有些不大好意思;二是有时候吧,我是想叫的,可是不知道该叫什么,没人来告诉我前面的那个人是个什么辈,我妈虽然也常责怪我不懂事,不知道叫人,可是她也从来没指给我该管那人叫什么。
每次遇到个长辈,我也只好低头咩着,当个闷葫芦。
一开始呢,虽然不说话,不叫人,低头咩着,可是总也觉着脸上没光,丢死个人,脖根子泛红。
没过几天,我也是习惯了,爱咋咋地吧!我就是不叫了!遇到长辈,依旧沉默,不过却是昂首阔步,面色淡然。
我这么一变,那些和我碰面的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四大婶子们可就有些犯迷糊了:之前碰到这孩子,他装没看见,低头走他的路,不叫人这也没啥,可现在这孩子也不装了,就是看见不叫人,还一脸的轻松,不把这当事儿,这到底是咋了嘛。
不管怎样,他们可能觉着亲戚熟人见面不说话有些尴尬吧。
于是,后来就出现了这么诡异的一幕:我背着小书包的走在放学的路上,不经意间瞄到右边的石头上坐着一个老头,我清楚的记得这是我亲戚,而且是长辈,但是,我不知道叫啥啊,虽然如此,可我还是转过头看着他,他也看着我,我们对视了有一会儿……
他突然叹了口气,摇了摇头,说:“大壮,放学了啊?”
“嗯,放学了”我轻松的回道,然后接着走我的路。
……
从那以后,村子里的长辈们像达成了某种默契似的,见到我,都主动向我问好,不再奢求我去叫人……
而我也乐得如此,再不用对着熟人亲戚保持沉默了,“不沉默”自然指的也是他们问,我来答,问啥就回啥,从没主动说过。
“放学了啊,大壮?”
“嗯嗯,放了”
“大壮,出去玩啊”
“啊,去玩。”
……
没多久,我知道了那老头是我舅,而且是大舅。
又没多久,我妈知道了我对长辈“不再沉默”的事儿。她告诉我这样不对,这算是“倒辈儿”了,让我主动说话。
我呢,嘴上嗯着,当时也没当回事,依旧故我。
后来啊,随着我慢慢长大,知道些规矩,明白些辈分,也是试着想去改变,可是怎么改都改不过来了。
那些长辈们也早都习惯我这样,见到我,还没等到我开口,抢着说话:“回来了啊,大学生!”
我只好“嗯嗯”的回着……
当时,也是很无语啊!我发誓,我是想叫人的啊!很想!很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