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部门的工作缺乏责任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每个部门都会和其他部门甚至客户对接一些事情,当对方提出要求或者问题的时候,很多同事会站在个人的立场去对接。
“嗯?确实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也没有人说这事儿归我管,这是部门的事儿,出了问题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不好意思,我不知道,我不负责这个,要不你试试别的方法吧。”对方扬长而去,你的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会让你很难再有机会赢回他的信任。
没人负责的时候,是最好的机会。
你负责,你承担,你就得到机会。
2、我努力了,但是无法解决
这句话在职场中挺管用的,特别是在那些年还是新人的时候。领导让我怜惜外面的乙方公司的领导,让他们解决问题,但是在向对方表明身份之后,对方显然觉得自己跟普通员工打交道比较占优势,需要解决的问题迟迟不给解决。最后无奈只能请领导出面,但许久之后,才觉得自己这种处事方式不具备领导者应该具备的潜力。对方再厉害,即便是有内部关系,毕竟是乙方,甲方的底细更为复杂,我怯懦的样子反倒助长了对方的嚣张气焰。
这句话也挺管用的,直接将问题推出去,让别人解决。
你做了一些尝试,然后说:“对不起,我搞不定,我无能为力。”我相信听你回复这句话的人一定会在心里飙脏话。
无能为力?那要你有何用?要你们部门有何用,要你们公司有何用?永远记住:你是在一个部门,你有团队伙伴,你有上司。当遇到棘手的问题的时候,最好的方式是寻求组织的帮助。
你在这个岗位上遇到的事儿,又不是发明创造,前人肯定遇到过,问问其他同事和你的领导,只要是过来人,一定能给你提供新的思路,而不是连寻求帮助都做不到,就直接将事情推走。
3.等我处理完了,我再跟你说
你下馆子的时候,点完菜没多久还会对服务员叮嘱几句:我们的菜怎么还没来呀?快点呀。
在职场中接到活就卷起袖子干的人,永远不知道没有期望的等待是什么滋味。
特别是对方的紧急要求,尝试告诉他,我准备做了,大概什么步骤,可能要多久,如果时间长,我多久更新一下进度。
而不是拿到任务就像归隐山林一样,等到宝剑铸成才出山。更极端的是“出山”之后告诉你的客户:抱歉,失败了。不行,我再“进山”处理一段时间……为什么不阶段性地保持汇报呢?
礼多人不怪,沟通也是,勤快一点告知对方进度,出现延期及时告知说明原因。延期这类事情,在最开始的时候说,你会得到客户的谅解;在最后期限说,你会得到客户的怒火!
4.不会写邮件
(1)邮件不是聊天工具!邮件不是聊天工具!邮件不是聊天工具!
试试用邮件和其他部门的同事争执吧,来回地写!然后抄送给你的领导和对方的领导,让大家知道你们是怎么用嘴巴做事情的。
(2)邮件是用来做“确定”步骤的
开会讨论之后,用邮件来确认;电话沟通的事项,用邮件做成备忘录,避免遗漏;用邮件来通知对方一些事情。
除此之外,有问题、有争执,发邮件是最低效率的沟通方式。
电话、面聊反而能更方便地解决问题。
(3)邮件要有结论,而且是第一句话
不要在邮件里面长篇大论,也不要毫无重点地写一堆。
写好标题,在邮件中表达清晰的观点。
用粗体字、背景色、段落区分来表达你清晰的观点。(你现在明白为什么人人都需要学会写作了吧?)
5.分辨不出重要紧急的事情
什么事重要,什么事紧急,傻傻分不清!
用一张A4纸,画一个田字格,重要紧急四象限建立起来,看看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到底在哪个区间。
怎么判断一件事情急不急呢?接到活的时候,问问对方,什么时候要结果,就知道了。
6.发起会议不发邮件邀请
不考虑别人的时间安排,动不动就喊别人开会的人,是不尊重别人的,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更让人苦恼的是,这种会议还不限定时间。
所以你应当选择不开这样的会议:
·没有提前发出会议邀请。
·只有开始时间,没有截止时间。
·会议没有议程。
·会议没有结论。
·没有说哪些人必须参加,哪些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参与。
7.会议结束不写总结
如果一次会议你参加完了,没有任何结论,你的时间就被浪费了。
就像你参加一场培训、分享,你连个笔记都没有,效果是一样的。
不管你在会议中是什么角色,如果你参加了,意味着你与这次讨论有关系。
我们面对面沟通的时候,常用的一种确认语句是:“你说的意思是不是这个……”
开完会之后,你也要确认一下你是不是完全理解了本次会议要传达的信息,所以写出会议结论,发给另一方确认,是保证大家开会的想法都不失真的好办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