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周末,带着熙熙去县一中看儿子,经过几天的不见,熙熙和哥哥居然有点儿陌生了,忸怩了,哥哥喊她居然藏在妈妈的身后,嬉笑之间像是捉迷藏,但却缺少往日的亲昵,一阵嘘寒问暖之后,我们开始和儿子交流学习问题。也许由于交流的比较投入,忽略了旁边的小不点儿。她可不依了,拽着我的衣服一直嚷嚷着:“谁跟我玩儿,谁跟我玩儿。"我很生气。
回去的路上,坐在车里。我们三口开始交流这个话题。我单刀直入,问道:"熙熙,刚才我和爸爸在跟哥哥谈话,你的表现很不好。"“干嘛?"女儿习惯性地问道。“爸爸妈妈每天都陪着你,晚上搂着你睡觉,但是哥哥一周都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所以,当我们去看哥哥时,应该以哥哥为主,你可以和哥哥玩,也可以听爸爸妈妈和哥哥谈话,但是不应该一直闹。"
“可是,哥哥在学校有老师和好朋友陪伴着,并不孤单啊。”小姑娘居然避开谈话的焦点,针对性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虽然不是我想听到我的,但是仍然为小姑娘伶俐的口齿而窃喜。爸爸马上反驳道:“可是老师和朋友代替不了爸爸妈妈呀。”我怕姑娘听不懂,又举了一个例子:“平时你在幼儿园有老师和朋友们陪着,但是到了放学时间,爸爸妈妈没有去接你,你着不着急呢?”心想,这次我应该能说服你了吧。谁知小姑娘马上反驳道:“如果有老师和小朋友们陪着我,我是不会着急的。”我绝对相信小姑娘说的话是真实的。 她喜欢上幼儿园,喜欢和老师朋友呆在一起,所以她并不觉得,在学校见不到爸爸和妈妈,有什么不对,不好。
第二天晚上,又去给儿子送滴眼液,熙熙又跟着去了, 女儿今天的表现与昨天晚上完全不一样。首先,再到哥哥她先抱着哥哥,又是亲脸,又是搂脖子,然后,让哥哥抱着,静静地听爸爸妈妈和哥哥的谈话。临走了,还乖乖地交待哥哥一声:好好考试啊,哥哥,我要向你学习,也考一中,哥哥棒棒的!这话里,有爸爸妈妈教授的话,也有妞妞自己的发挥。
真地感受到小姑娘的思维和语言的发展速度了。同时,也感觉到,虽然小姑娘不太同意爸爸妈妈的观点,但是她还是有所改变了。
以自我为中心,全家都围着她转的小姑娘,虽然可能不太理解孤单与陪伴的真实内涵,但是能有如此改变,应该也是一种进步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