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因久觅工作不得,闲居在家,因而有暇做一些考据工作。本文以济阳江氏一支为主要对象,重点观察描绘宋元争衡,明清易鼎之际,表现家族变迁。本文难免有错误和遗漏之处,望广大朋友批评指正。
1、姓氏溯源
据唐人林宝所著《元和姓纂》记载:“嬴姓,颛顼元孙伯益之后,爵封于江,后为楚所灭,以国为氏。”在北宋之前,济阳江氏因历次朝代鼎革及先祖仕事而逐渐在中国北方开枝繁散叶。
道兴公次子江世源(86世)因任护国将军从梅上回迁浙江,居衢州(今浙江省衢县)传四世后至岁郳、岁章、岁雅。江岁郳(90世)在唐朝初年开基开化(当时为常山县,宋太平兴国年间方设开化县,谚曰:先有江家,后设开化),生宏志、宏亮、宏义、宏泰、宏汉,其宏亮、宏泰兄弟裔孙今遍及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台湾各地。
2、泽源开基
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江氏101世祖本直公和本善公同修祖谱,本善公字俊声为谱作序《泽源家乘序……今编谱书衍成世系以示后昆》称:江氏所居泽源之地﹐其先由衢之开化(即今浙江衢州开化)迁至是邑泽源即铁炉埠(即今江西清溪泽源)。立於始远祖法耀公迄於 淮、宇叔侄,子姓共有三百馀家﹐置庄三十馀所,磁基益盛,於是族人散住四方,载支分派﹕银宝,青林,平池,朱湖,双港,广福,崇甯,岳岭﹍﹍数十处。特为谱书,明注各位,殊后代子孙知源流出处﹍﹍。
旁注:101世祖本直公字俊民号章善,生北宋皇祐壬辰(即公元1052年)正月初七,登元祐丁卯(公元1087年)第,知鄂州府事诏益书。101世叔祖本善公字俊声,仕大学监选右正言,鄱阳泽源而迁鄱阳林塘。
南宋淳熙年,即公元1189年,二公谱书转至南宋龙图阁侍制新安朱熹手中,他作序眷末朱熹谨撰『龙图阁侍制新安朱熹序』称:﹍﹍君亲一理,忠孝一道,忘之者谓之逆,遗之者谓之弃,慢之者谓之亵。为将之戒,莫大於不忠,五行之属,莫大于不孝。为人臣所当鞫躬尽瘁,为人后所当慎终追远,不可一毫忽也。今阅江氏谱牒,上逆姓原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也﹍﹍。
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靖康之祸),本善公门下104世江塙由江西波阳迁入江西都昌林塘开基,江塙为本善公系江氏江西始迁之祖。本善公门下109世江晔(号文明)生三子:万里、万载、万顷。怀宁江氏当与都昌江氏共祖,101世当为两支分野。
3、怀宁建堂
北宋靖康二年,南宋建炎元年,即公元1127年(靖康之祸),本直公门下104世印奎公字长公生()迁安庆正观门生三子:胜一、胜二、胜三。本直公门下105世胜一公生一子(逢辰)迁怀宁横山。本直公门下106世逢辰公生六子朝一、朝二、朝三、朝四、朝五、朝六。
明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伯溥公主持立谱,朝三公、朝五公失去联系、没有入谱,以后修谱中朝三公联系上并入谱,但缺少朝五公及后裔的踪迹,(朝五公在元朝以字文清为名做元末国公)
序曰:宗派谙于世故者,倘据余之笔录,並于各处寻求谱宗,遡流而穷源,因略以致详,踵而成之俾可传之于有永则本原即明,支派不混,亲疏有别...
﹍﹍余家系出鄱阳,亦忝旧族未必无谱,原其所以失之者,盖缘由饶迁皖之祖,适值宋元争衡之会,想其携老挈幼,流离播迁,躯命犹不暇顾,况其它乎﹍﹍!但他在谱序中力求完善,叙事清晰。如﹍﹍本族世家乃居饶之鄱阳瓦屑坝,不幸罹宋元之乱,民无所定。我上祖不得已乃迁於江南地名雁汊。未几渡江居於本郡正观门外,寻复迁於乡卜,居於独秀山西北老龙王庙之后,今之本乡一图人户。江受二之业,乃吾祖之遗业也。吾祖逢辰公有墓在焉,既而四迁,乃至今,兹之横山盖国初时矣,时有兄弟六人,其讳朝一,朝四者乃始迁於横山之祖,二祖当国初时共受田二百八十亩﹍﹍二祖同户,随亦奉例抽丁,充遵化卫军伍,至永乐年间调北京锦衣卫,至今有丁在伍,而遵化亦有遗丁焉。其讳朝二者,自伪宋龙凤间已析籍居东冶塘龙现岭之至西,国朝后为本图五甲之议役名龙二。而朝三,朝五,朝六辈则莫知所终矣。﹍﹍究其支分,剔其次序,则将耒统同不能以辨异审异,又何以致同吾,知人伦不明,治家无法,皆由如此,是尤可伤叹也!为此不自揣量,忘其固陋,特以其所闻所见,可凭可信者,一一笔之,实不欲使后之不得知今忧,今不得知昔忍,同於杞宋之不足徵,而羊礼为之俱废也。且传闻潜阳眨陴并锣鼓冲,龙山、长河岭之江,江南建(旌)德之江及龙眠雷川等处皆同我祖一时之分析而各迁者,其谱或有存焉,后有笃於伦理,明於宗派,谙於世故者,倘据余之笔录,并於各处寻求谱宗,溯流而穷源,因略以致详,踵而成之俾可传之,於有永则,本原既明,支派不混,亲疏有别,昭穆不差而后之不致忘本,背亲渎伦伤教者未必无所自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