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浙江宣传”编辑部总编辑李攀:做强主流舆论应走出四个误区

“浙江宣传”编辑部总编辑李攀:做强主流舆论应走出四个误区

作者: 马广志 | 来源:发表于2023-04-01 15:48 被阅读0次

误区一:不屑于赢得流量,习惯于内部循环

写的文章、拍的视频、设计的交互产品,要让读者愿意看,看得懂。一段文字因为有人读懂而有意义。

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下,要有流量思维,才能吸引读者,尤其是年轻网民。移动互联网主阵地,自己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

一些文章被热传,是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社情民意。

“宣传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贴近大地、融入群众;宣传不是曲高和寡,而是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误区二:不敢于旗帜鲜明,习惯于绕来绕去

毛主席在《致黎锦熙信》中指出:“我觉得具体、鲜明、热烈,在人类社会中无论是一种运动,或是一宗学说,都要有这三个条件。”在受到群众关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绝不能哑口无言,或者左右摇摆,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旗帜鲜明地发出声音、理直气壮地表达观点,手握笔杆当战士。要有勇气、胆气,也要靠智慧、策略,把握好分寸。

要想做到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功夫需要下在平时。比别人想得深,才不会说外行话

加强调研。“到基层去、到一线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深入认识复杂的中国。”

误区三:不精于文字表达,一味追求应用创新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就曾指出,当前新闻实务的主要偏向有三个:一是重史论,轻实物;二是重技术,轻思想;三是重视频,轻文字。

深耕文字,练好文字这一门手艺,通过打磨好一篇篇稿件来获取传播力和影响力,做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不论技术如何迭代,文字依然有承载思想、击中人心的力量,文字写作不会过时,好学善文理应是媒体工作者必备的素质。

下苦功夫锤炼文字本领。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彻夜苦读、辛勤钻研。

误区四:不善于平等对话,居高临下命令说教

真诚地和网友交流,坦诚地表达想法,让读者体会到我们是在平等地和他们沟通、对话。

努力做到多一些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多说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的话,少一些事不关己、隔岸观火,不说晦涩难懂的话、正确的废话,和读者一起分析、思考。

放低姿态,学会共情、换位思考,理解他们的感受,才能让我们说的话,他们能听得进去;我们写的文章,他们能读得下去。

让每一篇文章都有可读性,不讲干巴巴的道理,拒绝说教式的口吻,不要材料式的总结。比如,我们经常用故事、例子来解释观点,把文件语言、专业术语转化为白话,每篇文章都有一些个性的表达。

总结:回归宣传本质

宣传工作要注重通俗易懂,让群众看得明白。

不能高高在上,而是要接地气,要和老百姓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想大家之所想,急大家之所急。

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我们做好舆论引导工作,仍然需要认真践行群众路线。多一些触动人心的表达、饱含温度的关切、设身处地的着想。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3年第3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浙江宣传”编辑部总编辑李攀:做强主流舆论应走出四个误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eo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