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z 作业6

作者: 智z | 来源:发表于2017-08-01 10:51 被阅读8次

      鲁迅的文章我是读不懂的。因为鲁迅身上有太多政治符合,就像个政治人物。无法理解作者这个人的话对其所著文也只能一知半解。中学课本里面鲁迅的文章学的时候没有感觉,可是很多年后,偶尔记得的几个句子还是琅琅上口、铿铿有力,就知道鲁迅文字的魅力。自己也读过故事新编,觉得一种强烈的小家子的怪气。野草、朝花夕拾也扫过一遍,反正都是我不喜欢也不理解的味道。这是因为作为读者的我,不能理解这个人和这个人的成长所处的时代。年纪愈长其实作为人也有点理解他的愤怒他的抗争。

      这篇秋夜,我也不知道他想说什么,要说什么。然后就朗读了两遍。似乎有点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文章有隐意藏在其中。有说两棵枣树,一指自己,另一指其弟周作人。这两棵枣树的描写更具有拟人化的特点,像是两具人的风骨。还有小粉红花,(想起现在小粉红的指代)。柔软的美的,但也是作梦的。只是点缀在园里的美景。但是也是让枣树也作梦的必不可少的景物。两株枣树都是刺向天空,却是不同的做法。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立即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笑声在鲁迅的很多文章里都曾经出现过。但是这个笑声其实是令人恐慌的。想想在黑夜里四周无人时的笑时,令人毛骨森然。这笑声是作者自己心里发出的,自我审视的自我陶醉还是嘲讽他人的笑声?既不愿惊动睡着的人但是又被人应和着(这也许是指周作人)。为什么又被驱逐?这段话矛盾重重难以理解,但是却描绘出了鲁迅作为一个人的复杂的心境。其实人作为一个复杂的生物,复杂矛盾的心情最难以形容和描绘。自认为“惊动睡着的人”“应和”“驱逐”是理解其心情关键。自我不认同这个笑声,被驱逐回到房里。选择做的是旋高带子,追求更大的光亮,吸引着奋不顾身扑向光明的小虫子。这段话我把它理解成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最后,祭奠追求光明的英雄。从外在景物联想到各种各样的人事,回到自己的内心判断。从身外到心内的过程。从人的感知顺序描写,这段话是由上文的视觉所看到,进入听觉听到什么,进入人身体内的感觉。然后行动,转换到下一个场景的视觉听觉人的心理的描写,承上启下。

两个枣树,两个路径。

相关文章

  • 智z 作业6

    鲁迅的文章我是读不懂的。因为鲁迅身上有太多政治符合,就像个政治人物。无法理解作者这个人的话对其所著文也只能...

  • 智z 作业9

    1.电话对话 哎,给你说个事呢。 嗯 我把时间看错了,今天回不去了,得明天下午才能赶回去。 啊?.… 怎么了? …...

  • 智z 作业5

    智Z作业5 1、写一段情景,有触觉和身体感觉 有一段时间,看到它的名字,心就会哆索一下,呼吸停住几秒。再几秒就...

  • 智z作业8

    1、小时候呆呆地看过什么? 想了一会儿小时候呆呆地看过很多,天空、月亮、星星,院子里的梨树、屋顶上的葡萄、树上的枣...

  • 智z 作业4

    1、对句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晨光。来鸿对去燕,声(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钩(弓),岭北对峰南(江东),人间...

  • 智Z作业7

    智Z作业7 小说赏析 从来不认为自己可以写出小说。我写的都是事实,而且要严格遵守事实。这是对自己写的基本要求。真要...

  • 智z 作业1

    智Z作业1 1、 我从小喜欢读书,是因为其它事没有意思。从小到大,也没有看过什么书,但是好象又看过一些似的。好...

  • 智z 作业8(2)

    1、小时候呆呆地看过什么? 想了一会儿小时候呆呆地看过很多,天空、月亮、星星,院子里的梨树、屋顶上的葡萄、树上的枣...

  • 瘫子

    智 z 儿童李光洙。

  • 嘉定魔方创智城——【曝光】【内部员工价格爆料】

    上海嘉定魔方创智城 开发商售楼处:13Z 6Z79 5565欢迎致电咨询!本案直售!请勿联系中介,以防上当受骗! ...

网友评论

  • 艺小姐:这脑洞……真是……,我真是读不出来这么多的东西。感觉有部兄弟宫斗的大戏要演。

本文标题:智z 作业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fj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