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文有大量原文引用,但并无牟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通知本人下架。另禁止转载。
[格式]
原文摘录
我的批注
七、近代哲学
十八世纪前半,欧洲的哲学中心是在英国,十八世纪中期,是在法国,十八世纪末,则是在德国。
八、近代哲学 - 早期(17 世纪哲学)
人们普遍认为17世纪哲学
是现代哲学的开端。
它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并早于启蒙时代。
1、巴洛克时期历史
(1)介绍
17 世纪是巴洛克时期。
“‘巴洛克’这个名词原来的意思是‘形状不规则的珍珠’。这是巴洛克艺术的典型特征。它比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要更充满了对照鲜明的形式,相形之下,后者则显得较为平实而和谐。整体来说,十七世纪的主要特色就是在各种相互矛盾的对比中呈现的张力。
当时有许多人意识到世事无常,明白我们周遭的美好事物终有一天会消殒凋零。”巴洛克时期的口头禅之一是拉丁谚语 carpediem,也就是‘把握今天’的意思。另外一句也很流行的拉丁谚语则是 mementomori,就是‘不要忘记你将会死亡’。“在艺术方面,当时的绘画可能一方面描绘极其繁华奢靡的生活,但在角落里却画了一个骷髅头。
(2)战争
巴洛克时期也是一个充满冲突的年代。当时的欧洲可说是烽火遍地。其中最惨烈的是从一六一八年打到一六四八年的‘三十年战争
’。
“他们为什么要打仗呢?”“有一大部分是由于基督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冲突。但也有一些是为了争夺政权。”
巴洛克时期的建筑特色在于屋角与隙缝有许多细部装饰。同样的,当时政治情势的特色就是各种阴谋与暗杀充斥。”
(3)艺术
① 戏剧
莎士比亚
:“戏剧是生活的象征。我不知道十七世纪的人究竟说过多少次‘人生如戏’之类的话。总之,很多次就是了。现代戏剧——包括各种布景与舞台机关——就是在巴洛克时期诞生的。演戏的人在舞台上创造一种假象,最终目的就是要显示舞台上的戏剧不过是一种假象而已。戏剧因此成为整个人生的缩影。
他横跨了文艺复兴时期与巴洛克时期。
② 诗歌
“除了将生命比喻为舞台之外,巴洛克时期的诗人也将生命比喻为梦境。
2、哲学
(1)理想主义 vs 唯物主义
① 介绍
“这些巴洛克时期的人又有什么样的哲学呢?”“他们的哲学特色同样也是两种完全相反的思想模式并存,而且两者之中充满了强烈的冲突。我说过,有许多人认为生命基本上具有一种崇高的特质。我们称之为‘理想主义
’。另一种迥然相异的看法则被称为‘唯物主义
’,就是指一种相信生命中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从肉体感官而来的哲学。
十七世纪时也有许多人信奉物质主义。其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英国的哲学家霍布士。他相信自然界所有的现象——包括人与动物——都完全是由物质的分子所组成的。就连人类的意识(也就是灵魂)也是由人脑中微小分子的运动而产生的。”
“在整部哲学史上你都可以看到理想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影踪。不过两者很少像在巴洛克时期这般明显共存。由于受到各种新科学的影响,唯物主义日益盛行。
② 唯物主义的例子
牛顿成就了我们所谓的‘机械论的世界观’。”
法国的数学家拉普拉斯也表达了极端机械论的观点。他的想法是:如果某些神祇在某个时刻能知道所有物质分子的位置,则‘没有任何事情是他们所不知道的,同时他们也能够看到所有过去及未来的事情’。他认为所有事情都命中注定。一件事情会不会发生,都是冥冥中早有定数。这个观点被称为‘决定论’。”“这么说,他们认为世间没有所谓自由意志这回事?”“是的。他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机械过程的产物,包括我们的思想与梦境在内。
(2)经验主义 vs 理性主义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争论也包含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争论。
经验论(经验主义)与唯理论(理性主义):
- 主要的理性主义哲学当中,笛卡尔是法国人,斯宾诺莎是荷兰人,莱布尼兹则是德国人。
- 主要的经验主义哲学家是洛克、柏克莱与休姆,都是英国人。
这些人下面都会一一介绍。
所以我们通常区分为‘英国的经验主义
’与‘欧陆的理性主义
’。”
(3)理性主义
下面两位。
(4)理性主义 - 笛卡尔
关于笛卡尔,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篇:一窥笛卡尔的思想 ——《谈谈方法》读书笔记。
① 成就
现代的哲学之父。
② 理性主义
“是的。笛卡尔希望用‘数学方法’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他用一般人证明数学定理的方式来证明哲学上的真理。换句话说,他希望运用我们在计算数字时所有的同一种工具——理性——来解决哲学问题,因为唯有理性才能使我们得到确实的知识,而感官则并非如此确实可靠。我们曾经提过他与柏拉图相似的地方。
笛卡尔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知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
③ 怀疑论
他的第一步是主张在一开始时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都加以怀疑,因为他不希望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实的基础上。”
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Cogito, ergosum。”“什么意思?”“我思故我在。”
④ 笛卡尔方法
四步:
- 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 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 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
- 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⑤ 二元论
灵魂纯粹是属于意识的,不占空间,因此也不能再分解为更小的单位;而物质则纯粹是扩延,会占空间,因此可以一再被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却没有意识。笛卡尔认为这两种本体都来自上帝。
“连笛卡尔也不能否认灵魂与身体之间时常相互作用。他相信只要灵魂存在于身体内一天,它就与会透过一个他称为松果腺的脑部器官与人脑连结。‘
(5)理性主义 - 斯宾诺莎
① 介绍
笛卡尔对后世的影响非常重大,尤其是对另外一位大哲学家斯宾诺莎。斯宾诺莎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的哲学思想。
② 哲学观点
1、一元论 - 反驳笛卡尔
对斯宾诺莎而言,上帝创造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要置身其外。不,上帝就是世界。斯宾诺莎认为上帝与大自然(或上帝与他的造物)是一体的。
斯宾诺莎认为上帝(或自然法则)是每一件事的‘内在因’。他不是一个外在因,因为上帝透过自然法则发言,而且只透过这种方式发言。”即上帝是透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
但斯宾诺莎说的这个神,其实不是宗教的那种神,而更像是道家说的道。
2、决定论
斯宾诺莎是彻底的决定论者,他认为所有已发生事情的出现绝对贯穿着必然的作用。
3、理性主义(伦理学)
可能还记得笛卡尔曾经希望把数学方法用在哲学性思考中,他的意思是用绝对合乎逻辑的推理来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斯宾诺莎也禀承这种理性主义的传统。他希望用他的伦理学来显示人类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则,
斯宾诺莎所指的伦理学与现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艺术与道德行为。可是到了现代,伦理学却多多少少沦为教导人们不要冒犯别人的一套生活准则。”
在斯宾诺沙看来,善恶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事物的存在是必然的,是有其原因的,站在有限事物的立场上看,以个人好恶来说,则事物呈现出善恶、美丑等等。但是从整体的统一性来看,就不会有这些分别,应该不懂感情地冷观自然。
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幸福、不幸福也应该平等地看待,镇静地对待。
③ 宗教
他批评既有的宗教。他认为基督教与犹太教之所以流传至今完全是透过严格的教条与外在的仪式。他是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
他建议人们对圣经进行‘批判性’的阅读,如此便会发现经文中有若干矛盾之处。
斯宾诺莎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富有的犹太商人。他青少年就进入犹太教神学院。毕业后进入教堂做了一名令人羡慕的神职人员,有着非常美好的个人前途。但他由于深度关怀犹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加之受笛卡尔理性学说的影响,对犹太教信仰产生了深刻怀疑。终于在他 24 岁时被公开逐出教堂,开始了自己一生流离颠沛的生活。在世俗的功名利禄和自己思想的独立自由面前,他义无反顾地就选择了后者。一生以磨光学镜片为生,来换取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思想自由的权力。
④ 著作
《伦理学》
(6)经验主义
在十八世纪时,理性主义思想受到的批判日益严格。当时有些哲学家认为,如果不是透过感官的体验,我们的心中将一无所有,这种观点被称为‘经验主义’。”
(7)经验主义 - 洛克
① 成就
自由主义之父。
② 经验主义
洛克认为人生下来是不带有任何记忆和思想的,我们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反映我们曾看过、听过的事物。在我们看过、听过任何事物之前,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 Tabularasa,意思是‘空白的板子’。”
然后从感官的经验获取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
③ 政治
主张政府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并且保障人民拥有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自然权利时,其统治才有正当性。洛克相信只有在取得被统治者的同意时,社会契约才会成立,如果缺乏了这种同意,那么人民便有推翻政府的权利。
自由主义。
约翰·洛克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对外权,并主张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立,行政权与对外权的统一;立法权是国家最高权力。
虽然“政权分立”的观念最初是由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孟德斯鸠提出。但洛克最早强调立法权与行政权必须分立,以防止专制政治。
洛克的思想对于后代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并且被广泛视为是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和自由主义者。他的著作也大为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许多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他的理论被反映在美国的独立宣言上。
④ 著作
《政府论》
(8)经验主义 - 柏克莱
维基百科叫 乔治·伯克利。
① 介绍
“柏克莱是爱尔兰的一位天主教的主教。
② 非物质主义(主观唯心主义)
柏克莱宣称世间的事物的确是像我们所感知的那样。但它们并非‘事物’。
他认为我们所有的观念都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的成因。但这个成因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性的。
就像:“人也会在被催眠的状态下‘感觉’冷或热,感觉被人抚摸或被人打了一拳。”
“他说的这个‘灵’是怎样的一个东西?”“他指的当然是天主。因为天主密切存在于我们的意识中,造成那些我们不断体会到的丰富概念与感官体验’。
柏克莱不只质疑物质真实性的问题,他也提出了‘时间’和‘空间’是否绝对存在或独立存在的问题。
(9)经验主义 - 休姆
① 介绍
可以说近代哲学在康德之前的集大成者。也是启发大哲学家康德,使他开始走上哲学研究道路的人。
② “复合观念”
“休姆首先断定人有两种知觉,一种是印象,一种是观念。‘印象’指的是对于外界实在的直接感受,‘观念’指的是对印象的回忆。”
这些概念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曾经由我们的感官体验过,并以真正‘印象’的形式进入心灵这个剧场。事实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由我们的心灵创造的。我们的心灵只是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创造一个虚假的‘观念’罢了。”
“在经过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我们对‘天堂’的概念事实上是由许多元素复合而成的,假设我们想象上帝是一个无限‘智慧、聪明、善良的事物’,那么‘上帝’这个观念就是由某个无限智慧、某个无限聪明与某个无限善良的事物共同组成的一个‘复合观念’。
③ 不可知论
休姆指出,我们心中有的只是这些来来去去的知觉与感觉,并没有一定的‘自我同一性’( personal identity)。这就好比我们看电影一样。由于银幕上的影像移动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无法看出这部电影事实上是由许多不相连的单一图像所‘组成’的。而实际上,一部影片只是许多片刻的集合而已。”
休姆的这些理论在两千五百年前世界的另外一端已经有人提出了。”“谁?”“佛陀。
休姆认为人类没有必要去证明灵魂不朽或上帝确实存在。这并不是因为他认为人没有不朽的灵魂或上帝不存在,而是因为他认为要用人类的理性来证明宗教信仰是不可能的。休姆不是一个基督徒,但也不是一个无神论者,他是我们所谓的‘不可知论者’。”
休姆之所以不相信奇迹,只是因为他从未体验过任何奇迹。
他并不排斥基督教或奇迹,但他认为两者都属于信仰的范畴,与知识或理性无关。我们可以说在休姆哲学的影响下,信仰与知识的关系终于被切断了。”
③ 怀疑论
你说你相信石头会掉在地上的原因是你见过它发生很多次,这正是休姆的重点所在。事情发生一次又一次之后,你会变得非常习惯,以至于每次你放开石头时,总会期待发生同样的事,所以才会形成我们所谓的‘自然界不变的法则’。”
他可能会说,那孩子还没有成为‘习惯性期待’的奴隶。在你们两个当中,他是比较没有成见的一个。我想,小孩子应该比较可能成为好哲学家,因为他们完全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观念。
一件事情发生后另外一件事情也会发生’的想法,只是我们心中的一种期待,并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期待心理乃是与习惯有关。让我们再回到小孩子的心态吧。一个小孩子就算看到一个球碰到另外一个,而两个球都静止不动时,也不会目瞪口呆。所谓‘自然法则’或‘因果律’,实际上只是我们所期待的现象,并非‘理当如此’。自然法则没有所谓合理或不合理,它们只是存在罢了。
例如:可能很多人会以为闪电是造成打雷的原因,因为每次闪电之后就会打雷,这个例子和黑白球的例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打雷真的是闪电造成的吗?”“不是。事实上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打雷和闪电都是由于放电作用所致,所以事实上是另外一种因素造成了这两个现象。”
一件事情跟着另外一件事情发生,并不一定表示两者之间必有关联。哲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人们不要妄下定论。因为,妄下定论可能会导致许多迷信。”
④ 经验主义
休姆认为,我们的言语和行为并不是由理性决定的。”“那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由我们的感情来决定。譬如说,当你决定要帮助某个需要帮助的人时,那是出自你的感情,而不是出自你的理智。”
我们之所以做出负责任的举动并不是因为我们的理智发达的结果,而是因为我们同情别人的处境。
许多纳粹党人在战后被定了罪,但理由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理性’,而是因为他们的罪行令人发指。有时那些心智丧失的人倒可以免罪,因为我们说他们‘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因为丧失感情而被免罪。”
⑤ 著作
《人性论》
九、近代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1、启蒙时代
(1)介绍
这七点包括:
- 1.反抗权威
首先,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口号就是反抗权威。当时许多法国哲学家都到过英国。那时的英国在很多方面都比法国开明。这些哲学家受到英国自然科学——尤其是牛顿的宇宙物理学——的吸引,也受到英国哲学——尤其是洛克的政治哲学——的启发。他们回到法国后,对于传统的权威愈来愈不能认同,认为有必要对前人所谓的真理抱持怀疑的态度。
后来就发生了法国大革命。
- 2.理性主义
法国人其实是比英国人更理性。这项民族性的差异可以回溯到中世纪。英国人通常会说‘这是常识’,但法国人却会说‘这很明显’。英国人说‘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法国人却会说‘这是很明显的’,也就是说对于人的理性来说是很明显的。”
所以法国启蒙运动时期时常被称为‘理性时代’。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已经证明自然是受理性所管辖的,于是哲学家们认为他们也有责任依据人不变的理性为道德、宗教、伦理奠定基础。启蒙运动因此而产生。
- 3.启蒙运动
“他们想要‘启’发群众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会。他们认为人民之所以过着贫穷、备受压迫的生活,是由于他们无知、迷信所致。
因此他们把重点放在教育儿童与一般大众上。所以,教育学这门学科创立于启蒙时代并非偶然。”“这么说,学校制度开始于中世纪,而教育学则开始于启蒙时代。”“
启蒙时代最大的成就是出版了一套足以代表那个时代的大规模百科全书。
- 4.文化上的乐观态度
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一旦人的理性发达、知识普及之后,人性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 5.回归自然
“当时有些人提出‘回归自然’的口号,但对于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而言,‘自然’几乎就代表‘理性’,因为人的理性乃是自然的赐予,而不是宗教或‘文明’的产物。
- 6.自然宗教
当时有许多人为建立所谓的‘自然宗教’而奋斗。当时有很多唯物论者不相信上帝,自称为无神论者。但大多数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认为否认上帝存在是不合乎理性的,因为这个世界太有条理了,因此不可能没有上帝的存在。牛顿就持这样看法。
据启蒙时期哲学家的看法,宗教上所有不合理的教条或教义都有必要去除。因为耶稣的教诲本来是很简单的,这些不合理的教条或教义都是在后来教会传教的过程才添加上去的。”
后来有许多人宣称他们相信所谓的‘自然神论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所谓‘自然神论’是指相信上帝在万古之前创造了世界,但从此以后就没有再现身。
我们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可以发现类似这种‘哲学上帝’的说法。对他而言,上帝乃是‘目的因’或‘最初的推动者’。”
- 7.人权
法国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要比英国哲学家更注重实践。
他们积极争取所谓的‘自然权利’,并首先发起一项反对言论管制、争取新闻自由的运动。此外他们认为个人在宗教、道德与政治方面的思想与言论自由也有待争取。他们同时也积极提倡废除奴隶制度并以更合乎人性的方式对待罪犯。”
“一七八九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 《人权与民权宣言》,确立了‘个人权利不可侵犯’。
启蒙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创立了联合国赖以成立的一些理想与原则。两百年前,“自由、平等、博爱”这个口号使得法国人民团结起来。
[拓展] 女权
“早在一七八七年时,启蒙运动的哲学家龚多塞就发表了一篇有关女权的论文。他主张妇女也和男人一样有‘自然权利’。
在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期间,妇女们非常积极地反抗旧日的封建政权。但可惜女权问题只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个工具而已。到了新政权上任,一切恢复正常之后,又恢复了昔日以男人为主的社会制度。这种情形后来也屡次发生。”
“法国大革命期间争取女权著名的人士之一是德古日。她在革命结束两年后,也就是一七九一年,出版了一篇有关女权的宣言。在此之前,有关民权的宣言从来没有提到妇女的自然法权。而德古日在这篇宣言中却要求让妇女享有和男人完全相等的权利。”“结果怎么样?”“她在一七九三年被砍头,女权运动也从此被禁。”
“直到十九世纪女权运动才真正在法国和欧洲各地展开,并且逐渐开花结果。
(2)哲学家
法国启蒙时期哲学家的一些共同特点。其中最重要的几个人物是孟德斯鸠
、伏尔泰
和卢梭
。
“休姆本人到一七七六年才逝世。那时孟德斯鸠已经死了大约二十年了。两年后,也就是一七七八年,伏尔泰和卢梭双双去世。可是他们三人都到过英国,非常熟悉洛克的哲学。
2、康德
(1)成就
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沃尔夫-莱布尼兹的理性传统)。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对德国唯心主义(费希特和黑格尔)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2)介绍
康德于一七二四年诞生于普鲁士东部的哥尼斯堡。
他们一家人都是非常虔诚的教徒,而他的宗教信仰也成为他的哲学的重要背景之一(新教)。他和柏克莱一样,觉得有必要巩固基督徒信仰的基础。”
康德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谈过的哲学家中唯一曾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人。他是一位哲学教授。所以康德对于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厚的了解。
“世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的人。另一种则是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人。”“康德就是那种吗?”“他两者都是。
(3)哲学思想
① 经验主义 + 理性主义
1、介绍
他批判和吸收了英国经验主义(休谟、贝克莱)与欧陆的理性主义(主要是沃尔夫-莱布尼兹的理性传统)。 而康德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合了两者的观点。
“康德认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观念是我们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而得到的。
理性主义者几乎忘记了经验的重要性,而经验主义者则无视于我们的心灵对我们看世界的方式的影响。”
所以根据康德的说法,人类对于世界的观念受到两种因素左右。一个是我们必须透过感官才能知道的外在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原料。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人类内在的情况,例如我们所感知的事物都是发生在时、空之中,而且符合不变的因果律等。我们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形式。”
2、理性部分
“我们所见到的事物首先会被看成是时间与空间里的一个现象。康德将‘时间’与‘空间’称为我们的两种‘直观形式’( formo fintuition)。他强调我们心灵中的这两种‘形式’先于一切经验。
时、空乃是人类感知的方式,并非物质世界的属性。
换句话说,我们在还没有经验事物之前,就可以知道我们感知到的将是一个发生在时间与空间里的现象。因为我们无法脱掉理性这副‘眼镜’。”我们天生就能够在时间与空间里感知事物。
3、经验部分
人类的心灵不只是纯粹接收外界感官刺激的‘被动的蜡’,也是一个会主动塑造形状的过程。心灵影响了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就像你把水倒进一个玻璃壶里面,水立刻会顺应水壶的形状一般。同样的,我们的感官认知也会顺应我们的‘直观形式’(即上面提到的理性部分)。
而且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的形状,事物也会顺应心灵。他把这个现象称为人类认知问题上的‘哥白尼革命’。
4、自然法则
康德同意休姆的说法,认为既然我们无法确知世界本来的真貌,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了解世界。
“康德认为‘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这点很重要。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本来’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只是我们眼中‘看到’的事物。
但“休姆认为我们既不能感知自然法则,也不能证明自然法则。康德对这点不太苟同。他相信他可以证明事实上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乃是人类认知的法则,由此而证明这些法则的真实性。”
② 因果律
因果律仍然属于心灵这部分。
即上面的说理性部分的直观形式。
在因果律方面,康德也推翻了休谟的观点。休谟认为因果律并不存在,人类只是由于习惯才认为两个现象之间有关联。也就是说,我们只能感知白球与黑球的运动,但却无法感知白球导致黑球移动的肇因。正是因为我们无法感知因果律本身,所以休谟认为我们无法证明因果律的存在。
如果你突然看到一个球滚进来,你也会跑去追那个球吗?”“首先我会转身看看球是从哪里来的。”“对了,因为你是人,你势必会寻求每一件事物的原因,因为因果律是你构造中的一部分。”
所以康德认为因果律是人类理性的结果,因此因果律是绝对的,而且永恒不变的。
但前提是:“小孩子也会转身看看球从哪里来的吗?” “可能不会。但康德指出,小孩子的理性要等到他有若干感官的材料可以处理后才会充分发展。谈论一个空白的心灵是没有意义的。”
③ 不可知论
“你应该还记得康德之前的哲学家曾经讨论过一些很‘大’的问题,如人是否有不朽的灵魂、上帝是否存在、大自然是否由很多看不见的分子所组成,以及宇宙是有限还是无限的等等。”
“康德认为我们不可能得到这些问题确实的答案。
康德认为在这些大问题上,理性所能够运作的范围超过了我们人类所能理解的程度。我们的理性可以说‘暂时停止作用’。因为它没有感官的材料可能加以处理,也没有任何相关的经验可资利用,因为我们从未经验过我们渺小的人类所隶属的这个大宇宙。
可是在这同时,我们的本性中有一种基本的欲望要提出这些问题。
“谈到现实世界的本质这类重量级的问题,康德指出,人永远会有两种完全相反,但可能性相当的看法,这完全要看我们的理性怎么说。”在这个问题上人类的理性也一样无法做一个合理的判断。”“这两种看法都一样合理,也一样不合理。”
这牵扯出著名的“二律背反
”。
④ 宗教
他认为无论理性或经验都无法确实证明上帝的存在。
“是的,他开创了一个宗教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理性和经验都派不上用场,因此形成了一种真空的状况。这种真空只能用信仰来填补。”
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值得一提的是康德是一个新教徒。自从宗教革命以来,基督新教的特色就是强调信仰的重要性。而天主教自从中世纪初期以来就倾向于相信理性乃是信仰的支柱。”
⑤ 伦理学
1、是非善恶 与 无上命令
“休姆说我们永远不能证明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康德一向觉得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在这方面他同意理性主义者的说法,认为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天生就存在于人的理性中的。就像我们都有感知事物因果关系的智慧一样,我们也都能够感知普遍的道德法则。
“康德指出,这套道德法则乃是‘无上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意思就是这套法则是‘无条件的’、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它也是一项‘命令’,是强迫性的,因此也是绝对权威的。”
康德也说明‘无上命令’的意义乃是: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将他当成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
当康德描述道德法则时,他所说的正是人类的良心。
2、义务伦理观
康德认为真正的道德行为是纯粹基于义务而做的行为,而为实现某一个个人功利目的而做事情就不能被认为是道德的行为。
你是因为知道一件事情是你应该做的才去做它。
因此康德认为,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
3、自由
康德还认为,只有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才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遵守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道德准则,而如果只是因为自己想做而做,则没有自由可言,因为你就成为各种事物的奴隶。
“作为一个由物质形成的存在者,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因此受到因果律的支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没有自由意志可言。可是作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我们在康德所谓的‘物自身’(与我们的感官印象没有关系的世界本身)中占有一席之地。只有在我们追随我们的‘实践理性’,并因此得以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才有自由意志可言。因为当我们遵守道德法则时,我们也正是制定这项法则的人。”
简单说,就是我自己(或我内心的某种东西)决定不要对别人不好的。
动物只是遵循自己的天性和需求,而没有任何遵守道德法则的自由。这正是动物与人不同的地方。可是如果我们服膺宇宙普遍的理性,我们就是自由和独立的。
⑥ 政治
康德曾经倡议成立“国际联盟”。康德可说是联合国概念之父。
(4)著作
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 《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
3、浪漫主义时代
(1)介绍
今天我们要谈浪漫主义。这可以说是欧洲最后一个伟大的文化纪元。
这个运动从德国开始,最初是为了反对启蒙时期的哲学家过于强调理性的做法。
许多浪漫主义者自认是康德的传人,因为康德已经确认我们对于‘物自身’所知有限,同时他也强调自我的作用对于知识(或认知)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可以完全随心所欲地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生命。浪漫主义者便利用这点发展出几乎毫无限制的‘自我崇拜’,并且因此而歌颂艺术方面的天才。以艺术和文学反抗对于自然的人为理性化。
在这方面康德有很大的贡献,他在他的美学理论中研究了当我们受到美(例如一幅艺术作品)的感动时会发生什么情况。他认为,当我们忘记自我,忘记一切,完全沉浸于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就比较能够体验到‘物自身’。
浪漫主义者相信,唯有艺术才能使我们更接近那‘无以言喻’的经验。有人甚至将艺术家比作上帝。”“因为艺术家创造自己的世界,就像上帝创造这个世界一般。”
浪漫主义也加强了人们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2)浪漫主义者
“一八 ○○ 年左右的第一代浪漫主义者都是年轻人。那些浪漫主义者有点像是一百五十年后的嬉皮。”
闲散是天才的理想,懒惰是浪漫主义者的美德。’浪漫主义者的职责就是体验生活——或是成天做白日梦、浪费生命。至于日常的事务留给那些俗人做就行了。”
许多浪漫主义者都在很年轻时死去,通常是由于肺结核的缘故,有些人则是自杀而死。”
“那些活得比较久的人通常到大约三十岁时就不再信仰浪漫主义了,其中有些人后来甚至成为彻头彻尾的中产阶级保守人士。”
(3)创作
“由于浪漫主义使得许多领域都重新定位,因此一般通常将浪漫主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所称的‘普世性的浪漫主义’,就是指那些满脑子自然、世界灵魂与艺术天才的浪漫主义者。这种浪漫主义最先兴起,尤其是在一八 ○○ 年左右在耶纳(Jena)这个小镇上。”“那另外一种呢?”“另外一种被称为‘民族浪漫主义’,不久就日益风行,尤其是在海德堡。民族浪漫主义关切的重点是‘民族’的历史、‘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文化。他们将发展视为一个不断开展它的内在潜能的有机体,就像自然与历史一样。”
① 音乐 / 故事
艺术音乐是由个人(如贝多芬)创作的音乐,民俗音乐则不是由任何人写成的,它来自整个民族。
1、民俗
“赫德首开风气之先,前往各地采集民谣,将它们称为‘民族之声’。
而民俗故事则是浪漫主义者所积极开发的类型。德国有位霍夫曼就是此中大师。”“我好像听过‘霍夫曼的故事’。”
2、艺术作品
“贝多芬就是其中之一。他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情感与渴望。比起巴哈和韩德尔这些多半以严格的音乐形式创作乐曲,以歌颂上帝的巴洛克时期大音乐家,贝多芬可以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家。”
格林童话、安徒生。
② 作家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第一部让歌德
在德国几乎一夜成名的小说。
“自从这本书出版后,自杀率似乎有上升的趋势,因此有一段时间这本书在丹麦和挪威都被列入禁书。
③ 诗人
拜伦和雪莱都是所谓的‘恶魔派’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
更成为浪漫主义时期的偶像。所谓的‘拜伦式的英雄’就是指那些无论在生活上还是艺术上都特立独行、多愁善感、叛逆成性的人。拜伦本人可能就是一个既任性又热情的人,再加上他外貌英俊、因此受到了许多时髦妇女包围。
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
④ 哲学
“浪漫主义时期最主要的哲学家是谢林
,生于一七七五——一八五四年间。他主张将心灵与物质合而为一。他认为,大自然的全部——包括人的灵魂与物质世界——都是一个‘绝对存在’(Absolute)(或世界精神)的表现。”“就像斯宾诺莎一样。”
对于许多浪漫主义者而言,哲学、自然科学研究和诗学都是不分家的。
(4)神秘
浪漫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向往大自然和大自然的神秘。
他们对神秘的东方等遥远的文化也怀有一份憧憬。
4、黑格尔
(1)介绍
“黑格尔(Georg Wihelm Friedrch Hegel)乃是浪漫主义的传人。黑格尔几乎统一了所有曾在浪漫主义时期出现的理念,并且加以发展。
黑格尔属于唯心主义、理想主义。
黑格尔的辩证法颇具影响力,启发了后来的马克思。
上个世纪所有伟大的哲学思想-马克思和尼采的哲学,现象学,德国存在主义和心理分析-都起源于黑格尔。
(2)哲学思想
黑格尔的哲学可说是无所不包、丰富多样,因此我们在这里只能重点式地谈一谈他的某些主要理论。
① 理性 与 历史
黑格尔之前的哲学体系都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试图为人们对世界的知识建立一套永恒的标准。笛卡尔、斯宾诺莎、休姆和康德等人都是如此。他们每一个人都曾经试图探索人类认知的基础,但他们都声称人类对于世界的知识是不受时间影响的。
黑格尔相信人类认知的基础代代不同,因此世间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没有‘永久的理性’。哲学唯一可以确切掌握的一个定点就是历史。”
所以你不能将任何哲学家或任何思想抽离他们的历史背景。
“思想(或理性)的历史就像这条河流。你的思考方式乃是受到宛如河水般向前推进的传统思潮与当时的物质条件的影响。因此你永远无法宣称任何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只不过就你所置身之处而言,这种思想可能是正确的。”
所以事情的对错要看历史的情况而定。
因此理性是‘渐进的’。换句话说,人类的知识不断在扩张,在进步。任何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人类正朝向愈来愈‘了解自己’、‘发展自己’的方向前进。根据黑格尔的说法,各项有关历史的研究都显示:人类正迈向更多的理性与自由。尽管时有震荡起落,但历史的发展仍是不断前进的。所以我们说历史是超越的,或是有目的的。
② 辩证法
任何深入研究历史的人都会发现:每一种新思想通常都是以前人的旧思想为基础,而一旦有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马上就会出现另外一种和它抵触的思想,于是这两种对立的思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另外一种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黑格尔把这个现象称为一种辩证过程。
当社会主义者和保守派人士一起坐下来讨论如何解决一个社会问题时,由于他们的思想形态互相矛盾,因此彼此间很快就会出现紧张状态。可是这并不表示他们当中有一个绝对正确,而另外一个完全错误。可能他们两个都有一部分对,一部分错。在争辩过程中,双方论点中最佳的部分通常都会显现出来。
“从纯粹逻辑或哲学的观点来看,两个观念之间总是存在有一种辩证式的紧张关系。”
他称这三个知识的阶段为 ‘正’、‘反’、‘合’。
“如果我思考‘存在’这个概念,我势必需要引进‘不存在’这个相反的概念。你不可能思考自我的存在而不立即体悟自己不会永远存在的事实。然后‘存在’和‘不存在’之间的紧张关系被‘变化’这个观念消除了。因为如果某件事物正在变化的过程中,则它可以算是‘存在’,也可以算是‘不存在’。”
此为动态的逻辑。
究竟谁是谁非,必须由历史来决定。可以站得住脚的就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能够留存下来的观点就是对的。”“反过来说也就是:对的才能留存下来。”
“存在即合理”。
而我们也会试着在别人所说的道理中找出缺失。黑格尔称此为‘否定的思考’。可是当我们在一个道理中找到缺点时,我们也会把它的优点保存下来。
③ 世界精神
世界精神亦译“宇宙精神”。德国黑格尔用语。同“绝对精神”、“绝对理念”等概念含义相同,指宇宙万物的内在本质。
黑格尔认为精神主宰着世界和世界历史。世界历史是世界精神在时间中合理地、必然地体现其自身的过程。他把世界精神看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和动力,把社会历史的发展进步过程看作是世界精神的活动过程。人类历史只不过是世界精神展示自己和实现自己的“舞台”。个人和民族则只是世界精神实现它的目的的“代理人”或”活的工具”。
个人不能发现自我,只有世界精神能够发现自我。也就是说世界精神在经历三个阶段后才意识到自我:
- 世界精神意识到自我在个人中的存在。黑格尔称此为主观精神。
- 然后它在家庭、社会与国家之中达到更高的意识。
- “世界精神在‘绝对的精神’中达到最高形式的自我实现。这个‘绝对的精神’就是艺术、宗教和哲学。其中又以哲学为最高形式的知识,因为,在哲学中,世界精神思考它对历史的冲击,因此世界精神是最先在哲学中发现了它的自我。你不妨说哲学是世界精神的镜子。”
黑格尔说‘真理是主观的’,因此他不承认在人类的理性之外有任何‘真理’存在。他说,所有的知识都是人类的知识。”
他必须使哲学家们再度脚踏实地。
(3)著作
《小逻辑》、《精神现象学》
十、现代哲学
从 19 世纪中叶开始,西方哲学就进入现代哲学阶段。因为在 19 世纪中期,欧洲的工业革命几近完成。
1、祁克果
(1)介绍
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诗人。
1、成就
存在主义之创立者。
盛行于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
(英語:existentialism),是一个哲学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它認為人存在的意義是無法經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的,以强调个人、獨立自主和主观经验。
下面还会专门提到存在主义。
2、反对黑格尔
我们不只是‘时代的产物’。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只活一次。”“而黑格尔在这方面看到的并不多?”“嗯。他对广阔的历史比较有兴趣,这正是祁克果对他如此不满的原因。
莱布尼兹对斯宾诺莎的理想主义哲学的反动就像是祁克果对黑格尔的反动一般。
祁克果反对黑格尔的泛理论,认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不单单是客观存在,更重要是从个人的“存在”出发,
(2)哲学思想
① 存在主义
1、自己的存在
世间唯一重要的事只有每一个人‘自己的存在’。
而你无法在书桌后面体验自己的存在。唯有在我们行动——尤其是做一些重要的选择。
佛教的哲学也是以人的存在为起点。从前有一个和尚问佛陀他如何才能更清楚地回答‘世界是什么’、‘人是什么’等根本性的问题。佛陀在回答时,将他比喻为一个被毒箭射伤的人。他说,这个受伤的人不会对‘这支箭是什么材料做的’、‘它沾了什么样的毒药’或‘它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这些问题感到兴趣。”“他应该是希望有人能够把箭拔出来,并治疗他的伤口。”
2、非理性
祁克果说真理是‘主观的’。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属于个人的。只有这些真理‘对我而言是真的’。”
那些我们能经由理性而得知的事情(也就是知识)是完全不重要的。”
3、信仰
正因为它是非理性的,所以我才相信。如果基督教所诉求的是我们的理性,而不是我们的另外一面,那它就不叫做信仰了。
4、总结
祁克果所说的‘存在的’和‘主观真理’的意义,以及他对‘信仰’的观念。他创造这三个观念是为了批评传统的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哲学。
② 人生的阶段
“祁克果认为生命有三种不同的形式。他本人所用的名词是‘阶段’。他把它们称为 ‘美感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
是否要从美感阶段跃升到道德阶段或宗教阶段,必须是发自个人内心的决定。
1、美感阶段
“活在美感阶段的人只是为了现在而活,因此他会抓住每个享乐的机会。只要是美的、令人满足的、令人愉快的,就是好的。这样的人完全活在感官的世界中,是他自己的欲望与情绪的奴隶。对他而言,凡是令人厌烦的,就是不好的。”
例如“典型的浪漫主义者也就是典型的活在美感阶段的人。
2、道德阶段
“如此你也许才可以开始活在道德阶段。这个阶段的特色就是对生命抱持认真的态度,并且始终一贯地作一些符合道德的抉择。这种态度有点像是康德的责任道德观,
3、宗教阶段
因为对祁克果而言,活在‘宗教阶段’就等于是信奉基督。
这里可以看出祁克果( Sren Kierkegaard)对浪漫主义者的理想主义的反动。
2、马克思
(1)黑格尔后的新时代
我们通常说大哲学体系的时代到黑格尔为止。在他之后,哲学走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不再有庞大的思考体系,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所称的‘存在哲学’与‘行动哲学’。
马克思曾说,直到现在为止,‘哲学家只诠释了世界,可是重点在于他们应该去改变这个世界。’这些话显示了哲学史上的一大转折点。”
“古代的哲学和科学纯粹是为理论而理论的。没有人有兴趣把新发明派上实际用场。” “这是受到当时团体经济结构影响的缘故。古代的生产工作主要是由奴隶来做,所以一般人没有必要去发明一些实用的器物来增进生产力。
(2)介绍
马克思不只是一个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个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尤其在实际的政治方面,当然没有一个哲学家比他的影响力更大。
(3)马克思主义
① 介绍
马克思主义
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和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所发展而出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世界观。
误区:
- 不要把每一种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都当成马克思自己的思想。
就像毛泽东思想并不都是毛泽东本人提出的思想。
- 据说马克思本人是到一八四 ○ 年代中期才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马克思有一个名叫恩格斯的朋友、同时对被后人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就有很大贡献。除此之外,二十世纪的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其他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形成也有贡献。”
②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英语: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称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或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是根据结合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与费尔巴哈的机械唯物论的唯物辩证法,去解释人类历史演变的过程。
1、历史观
“祁克果和马克思各自用自己的方式以黑格尔的哲学作为出发点。两人都受到黑格尔思考模式的影响,但两人都不同意他关于‘世界精神’的说法和他的理想主义。”
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理论有本末倒置之嫌。黑格尔把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叫做‘世界精神’或‘世界理性’。马克思认为这种说法正好与事实相反。他想证明物质的变化才是推动历史的力量。
2、辩证法
“马克思将这些物质、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条件称为社会的基础,并将社会思想、政治制度、法律规章、宗教、道德、艺术、哲学和科学等称为社会的上层构造。”
他指出社会的基础与它的上层结构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如果他否认了这种互动关系的存在,那他就是一个‘机械论的唯物主义者’。但正因为马克思体会到社会的基础与它的上层结构之间有一种互动的辩证关系存在,我们才说他是一个辩证的唯物主义者。
3、社会分层
我们也可以把社会的‘基础’分成三个阶层。
- (1)最‘根本’的一个阶层就是一个社会的‘
生产条件
’,也就是这个社会可以利用的自然条件与资源。
就像在撒哈拉沙漠不会有买卖鲱鱼的生意。
- (2)下一个阶层,也就是那些拥有生产工具的人。人们分工的方式和财产的分配就是马克思所谓的社会的‘
生产关系
’
黑格尔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互动或‘辩证’的关系。当人改造大自然时他本身也被改造了。
从一个人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他的个性。
- (3)
上层结构
(包含着法律、政治、宗教、美学或哲学等)
一个社会的政治情况与意识形态是由它的生产模式决定的。现代人的思想、道德尺度和古代封建社会之所以有很大的差距并不是偶然的。
使我们的历史能够从古代的奴隶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工业社会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基础的改变。”
③ 批判资本主义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是为别人工作。因此他的劳动对他而言是外在的事物,是不属于他的。工人与做的工作之间有了隔阂,同时与自我也有了隔阂。他与他自己的现实脱节了。
- 一个失业的人就是一个空虚的人。
- 而如果她讨厌自己的工作,从某一方面来说,她也一定讨厌她自己。
八四八年时,他和恩格斯共同发表了一篇共产主义者宣言。
其中提到了“剥削”。如果你把工人的工资和其他的生产成本从销售价值里扣除,一定还会有一些剩余价值。这个剩余价值就是马克思所称的利润。
资本主义是一种自我毁灭式的经济制度,因为它缺少理性的控制。
例如资本家他购买新的机器后,就不再需要这么多员工了。工厂所需的工人愈来愈少,表示失业的人愈来愈多,社会问题将因此而增加。于是资本家削减工资,而这种情况会变成一种恶性循环。
就这种意义来说,资本主义是‘前进的’,因为它是迈向共产主义的一个阶段。
马克思更进一步强调说:一个社会的是非标准主要是由那个社会里的统治阶级来决定的,因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换句话说,历史所牵涉的主要就是一个谁拥有生产工具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已经要比马克思的时代更公平、更团结。这一部分要归功于马克思和整个社会运动。”
3、达尔文
这里只简要介绍。
(1)介绍
达尔文是一个生物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不过他也是近代唯一一个公开质疑圣经中对人在万物中的地位的说法的科学家。
达尔文在当地的小学上学时,他的校长说他总是到处乱跑,把玩东西,不知所云,从不做些有用的事。所谓‘到处乱跑’,则是说达尔文到处去搜集各式各样的甲虫。”
后来被推荐为一位自然科学家陪同受政府委派的费兹罗伊船长前往南美洲南部的海岸从事调查研究工作。
原本只有两年的航程变成五年,而航行的范围也从原定的南美洲扩展到世界各地。
(2)著作
《物种起源论》。这本书出版于一八五九年。它的全名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物种起源论》。这样长的书名事实上就是达尔文进化论的完整摘要。
4、佛洛伊德
(1)介绍
佛洛伊德“至少我们可以说他是一个文化哲学家。佛洛伊德出生于一八五六年,在维也纳大学攻读医学。
他很早就决定专攻神经学。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他发展了所谓的‘深度心理学’,或称‘精神分析’。”
(2)精神分析法
① 非理性
我们的行动并不一定是根据理性的。人其实并不像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者所想的那么理性。非理性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不理性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
但佛洛伊德指出这些基本需求可能会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察觉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
② x 我
佛洛伊德称我们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
’。我们在还是婴儿时,几乎就只有一个‘本我’。
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 ‘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佛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
’。
当我们做错事时,我们的父母会说:‘不要那样!’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我们在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佛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
’。”
“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
③ 潜意识
1、介绍
洛伊德得出一个结论:人类的意识只是他的心灵中的一小部分而已。意识就像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顶端,在海面下,也就是在人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的存在。”
他所说的‘潜意识’指的是那些被我们‘压抑’的经验或想法,也就是那些我们努力要忘掉的‘不愉快’、‘不恰当’或‘丑陋’的经验。如果我们有一些不为我们的意识(或超我)所容忍的欲望或冲动,我们便会将它们埋藏起来,去掉它们。
2、压抑
这样的作用在所有健康的人身上都会发生。
但有些人因为过度努力要把这些不愉快或禁忌的想法从意识中排除,以至于罹患了心理方面的疾病。 被我们压抑的想法或经验会试图重新进入我们的意识。这些想法不断从我们的潜意识浮现,使我们经常处于一种压力之下。
(1)例子:
在佛洛伊德那个时代,两三岁的婴儿如果这样做(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马上就会被父母打一下手,这时也许妈妈还会说:‘调皮!’或‘不要这样’!或‘把你的手放在床单上’!”“多病态呀!”“我们因此对每一件与性和性器官有关的事情有了一种罪恶感。由于这种罪恶感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许多人——佛洛伊德甚至认为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对性有一种罪恶感。而根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性的欲望和需求事实上是人类天性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这样,人的一生都充满了欲望与罪恶感之间的冲突。”
(2)建议:
你也无法逃避你潜意识的冲动。而且“是不是你愈努力去忘掉一件事情,你在潜意识里就愈容易想起这件事“
我们应该做的其实是不要太过努力把不愉快的记忆埋藏在潜意识中。
让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门半遮半掩事实上是一件很健康的事。如果你把门锁住了,可能就会得精神病。
(3)治疗:
“佛洛伊德发展出一个他称为‘自由联想’的技巧。他让病人用一种很放松的姿势躺着,并说出他脑海里想到的任何事情,无论这些事情听起来有多么不相干、漫无目的、不愉快或令人难为情。
他的用意是要突破病人在伤痛记忆上所加的管制,因为这些伤痛记忆正是让病人焦虑的因素。
④ 潜意识的机转
1、说溜了嘴
2、合理化
意思就是说,我们自己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告诉别人我们做某一件事的真正动机,因为这个动机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自欺欺人。
3、投射
就是把我们内心试图压抑的特点转移到别人身上。
譬如说一个很吝啬的人会说别人斤斤计较,而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满脑子想着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对别人成天想着性的样子感到愤怒。”
4、其他等等
佛洛伊德宣称,我们每天的生活里面都充满了这类潜意识的机转。
我们时常会忘记某个人的名字,在说话时摸弄自己的衣服,或移动房间里随意放置的物品。我们也时常结结巴巴或看似无辜地说错话,写错字。
但佛洛伊德指出,这些举动事实上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是意外的或无心的。这些错误事实上可能正泄漏我们内心最深处的秘密。
⑤ 治疗方法
又称”灵魂溯源学“。
“考古学家借着挖掘古老的历史文物以找寻远古时代的遗迹。首先他可能会找到一把十八世纪的刀子。再往地下更深处挖掘时,他可能会发现一把十四世纪的梳子,再向下挖时,可能又会找到一个第五世纪的瓮。”“然后呢?”“同样的,精神分析学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并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根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我们都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
(3)性
婴儿也会有某种性反应。但维也纳那些高尚的中产阶级人士极为排斥这个‘婴儿性反应’的说法,佛洛伊德也因此成为一个很不受欢迎的人。
我们称这种反应为‘
维多利亚心态
’,就是把每一件与性有关的事视为禁忌的一种态度。
(4)梦的解析
① 目的
我们睡着后,有百分之二十的时间都在做梦,也就是说每晚做梦两到三个小时。
洞悉我们的潜意识的最佳途径就是透过我们的梦境。
我们做的梦并不是偶然的。我们的潜意识试图透过梦和我们的意识沟通。
医师扮演的角色正像苏格拉底所说的‘助产士’一般,协助病人解析自己的梦。
他的主要作品所讨论的就是这个题目,书名叫《梦的解析》。
② 特点
1、梦中的情境总是与前一天所发生的事有关。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2、梦经常是迂回曲折的。佛洛伊德相信梦境乃是‘以伪装的方式满足人被压抑的愿望’。
例如显梦是:一个年轻人的表妹给他两个气球。但他真正想要的是他的表妹,而那两个气球就是她的胸部。
③ 影响
他的潜意识理论对于艺术与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
虽然在十九世纪最后十年,佛洛伊德还没有发表他的精神分析理论时,所谓的意识流就已经成为主要的文学潮流。这显示佛洛伊德在一八九 ○ 年开始使用精神分析方法并不是偶然的。”
1、超现实主义
“诗人与画家,尤其是那些超现实主义者
,开始试图将潜意识的力量用在他们的作品中。”
烈顿发表了一篇《超现实主义者宣言》,主张艺术应该来自潜意识,艺术家应该从他的梦境中自由撷取灵感。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毕竟,梦也可以算是艺术作品,
2、灵感
有时我们会突然‘脑中一片空白’,然后过了一会儿,‘差点就想起来了’,然后再度‘猛然想起’。这就是原本存在于潜意识的东西突然经由那扇半开半掩的门溜进我们意识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灵感。
对于艺术家而言,不要让理性或思维压制潜意识的表达是很重要的。
“从前有一只蜈蚣,可以用它那一百只脚跳出非常美妙的舞蹈。每次它跳舞,森林中所有的动物都会跑来观赏。大家对它那美妙的舞姿都印象深刻。可是有一只动物并不喜欢看蜈蚣跳舞,那就是乌龟。”“它大概是嫉妒吧。”“乌龟心想,我要怎样才能阻止蜈蚣跳舞呢?它不能明说它不喜欢看蜈蚣跳舞,也不能说自己跳得比较好,因为那是不可能的。因此它想了一个很恶毒的计划。”“什么计划?”“它坐下来写了一封信给蜈蚣,说:‘喔,伟大的蜈蚣呀,我对你精湛的舞艺真是佩服极了。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跳的。你是不是先举起你的第二十八号左脚再举起你的第三十号右脚?还是你先举起你的第十七号左脚,再举起你的第四十四号右脚?我热切地期待你的回信。崇拜你的乌龟敬上。”“真是鬼话!”“蜈蚣读了信以后,马上开始思索自己是怎么跳的。它到底先举起哪一只脚?然后又举起哪一只脚?你猜后来发生了什么事?”“蜈蚣从此不再跳舞了?”“正是如此。这就是理性的思考扼杀想象力的例子。”
所以一个艺术家一定要能够‘放得开’。
3、理性 与 想象力
你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任由自己说出或写出那些我们所想到(进入我们的脑波)的事,情况会变得怎么样呢?这世界会因为这许多偶然的冲动而毁灭,因为所有的想法都没有经过拣选。
我们是靠理智来加以拣选。想象力也许可以创造新的事物,但却不能加以拣选。
而想象力是不会‘创作’的。一个创作(每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创作)乃是想象力和理智(或心灵与思想)之间互相奇妙作用的结果。
4、自动创作
他们在自己的前面放了一张白纸,然后开始不假思索地写下一些东西。他们称之为‘自动写作’。
十一、我们这个时代
1、存在主义
(1)介绍
我们要先讲一个非常重要的潮流,就是存在主义。这是一个集合名词,代表几股以人存在的情况为出发点的哲学潮流。
我们通常谈的是二十世纪的存在哲学。
(2)哲学家
① 先前
这些存在主义哲学家中有几个是以祁克果,乃至黑格尔等人的学说为基础的。”
这两位上面都介绍了。
② 尼采
“另外一个对二十世纪有很大影响的哲学家是德国的尼采
,生于一八四四——一九 ○ ○ 年间。
在开始研究哲学前,尼采是文字学家。
之后饱受精神疾病煎熬。1889 年尼采精神崩溃,从此再也没有恢复,在母亲和妹妹的照料下活到 1900 年去世。
他同样反对黑格尔的哲学以及德国的‘历史主义’,他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生命本身,而不必对历史和他所谓的基督教的‘奴隶式道德’过于注意。
基督教和传统哲学已经脱离了真实世界,朝向‘天堂’或‘观念世界’发展,而人们过去认为的‘真实’世界事实上是一个‘伪世界’。他说:‘要忠于这个世界。不要听信那些让你有超自然期望的人。”
尼采说:‘上帝已死’。
祁克果和本世纪的若干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是基督徒。
③ 海德格尔
祁克果和尼采两人同时又影响了德国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
海德格尔是纳粹党的成员和支持者。关于他的哲学与他的纳粹主义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
④ 萨特
1、介绍
可是我们现在要专门来谈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他生于一九 ○ 五——一九八 ○ 年间,是存在主义者(至少是信奉存在主义的一般大众)的领袖。
萨特还因与著名的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家和作家西蒙娜德波伏瓦的开放关系而闻名。萨特本人经常出入咖啡厅。他就是在这样的咖啡厅里遇见他终身的伴侣西蒙波娃
的。
萨特后来被授予了 1964 年诺贝尔文学奖。
2、思想
(1)存在先于本质
他说:‘存在先于本质。’这句话很复杂。”“所谓的本质是指组成某些事物的东西,也就是说某些事物的本性。但根据萨特的说法,人并没有这种天生的‘本性’,因此人必须创造自我。他必须创造自己的本性或‘本质’,因为他的本性并非是一生下来就固定的。”
(2)人文主义
萨特说:‘存在主义就是人文主义’。
他的人文主义对于人类处境的观点要比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悲观得多。”
我们是注定要自己创造这种意义。我们就像是还没背好台词就被拉上舞台的演员,没有剧本,也没有提词人低声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必须自己决定该怎么活。
(3)自由之苦
萨特则觉得人的自由是一种诅咒。他说,‘人是注定要受自由之苦的。因为他并没有创造自己,但却是自由的。因为一旦被扔进这个世界里来,他就必须为他所做的每一件事负责。”
可是我们仍然是自由的个体,而这种自由使我们注定一生中要不断地做选择。世上没有我们必须遵守的永恒价值或规范,这使得我们的选择更加有意义。因为我们要为自己所做的事负全责。
萨特强调,人绝对不能放弃他对自己行动的责任,也不能以我们‘必须’上班、‘必须’符合中产阶级对我们生活方式的期望为理由,逃避为自己做选择的责任。如果我们逃避这项责任,就会沦为无名大众的一分子,将永远只是一个没有个性的群体之一,逃避自我并自我欺骗。从另外一方面来说,我们的自由迫使我们要成为某种人物,要‘真实’地活着。
(4)意义
萨特又说,人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会感到疏离。
因为意识总是会意识到某件事物。这个‘事物’固然是由我们的环境提供的,但也是由我们自己提供的。我们可以选择对我们有意义的事物,借以决定我们所要感知的事物。”
“例如同一个房间内的两个人对于这个房间的感受可能大不相同,这是因为当我们感知我们的环境时,会赋予它我们本身的意义(或我们的利益)。一个怀孕的女人也许会认为她走到哪里都可以看见别的孕妇,这并不是因为从前没有孕妇,而是因为她自己怀孕这件事使得每一件事在她眼中都有了新的意义。
(3)对女权主义
西蒙波娃曾试图将存在主义应用到女性主义上。
她主要的作品名叫《第二性》。
西蒙波娃否认一般人所谓的‘女人的天性’或‘男人的天性’。举例来说,一般人都说男人有所谓的‘超越的’或‘追求成功’的天性,因此他们会在家庭以外的地方追求意义和方向。而女人则被认为具有与男人完全相反的生活哲学。她们是所谓‘内在的’,意思就是说她们希望留在原地。因此她们会做养育小孩、整理环境等比较与家庭有关的事。
事实上,西蒙波娃不相信有任何这种‘女人天性’或‘男人天性’存在。相反的,她相信女人和男人都必须挣脱这种内在偏见或理想的束缚。
(4)对艺术
存在主义对于四十年代到现在的文学也有很大的影响。
他们和其他许多现代作家的典型风格就是我们所说的‘荒谬主义
’。这个名词专门用来指‘荒谬剧场’。荒谬剧场经常描绘一些非常琐碎的情境,因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一种‘超写实主义
’。
他们借着显示、揭发日常生活情境的荒谬,进而迫使旁观者追求较为真实而有意义的生命。
例子:这是卓别林在他的默片中惯用的手法。这些默片中的喜剧效果经常来自于卓别林默默地接受所有发生在他身上的荒谬事情。
2、更多哲学流派
- 新圣多玛斯主义。
‘分析哲学’或‘逻辑实验主义’。它的根源可追溯至休姆和英国的经验主义,甚至远及亚里士多德的理则学。
代表人物:罗素
-
新马克思主义。
-
新达尔文主义。
-
生态哲学。
3、科学
科学是唯物主义。它同样有它历史上的根源。现代科学有一大部分源自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的努力,例如找寻组成所有物质的不可见的‘基础分子’。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够对‘物质’是什么问题提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核子物理学与生物化学等现代科学对于这个问题极感兴趣,
科学、研究和科技都是我们哲学思考的副产品。
4、”新“迷信
这几十年来西方世界甚至受到所谓的‘新宗教’、‘新神秘主义’和各式各样现代迷信的影响。
由于信奉基督教的人日益减少,哲学市场上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替代产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