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什么?”
一声甜糯的童音传入了我的耳朵,那熟悉的声音把我的思绪从思考状态中拉回到现实里。
我低下头,孩子一只手牵着我的手,另一只手指着墙上的数字问我。
看到那一本正经的样子,我的嘴角立马高高地扬起——被这小惊喜猝不及防地击中了(开心.ing)。
细节体现习惯,从这一点上,我们母子俩可谓物以类聚。
幼儿时代的幼崽们,对事物原始认知的热情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平时更注重于对随机所见,所闻,所感进行现场引领。
一方面言之有物,另一方面契合了孩子认知局限性的突破驱动力。
在回来的路上,从红灯停,绿灯行开始,共同数红灯的倒计时,再到说出马路上的各式车型,还有向偶尔遇见的猫猫狗狗打招呼,考楼层号,念人家门口对联上的文字等等。
因为时常互动,强化了我们步调一致的自觉,养成了同心同向精准发力的习惯。
只是平时都是我教,孩子跟着学,学会了就见一次考一次。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做的回答多是在我的引导下形成的固有观念和认知。
今天,如果不是因为我在思考问题,好长时间没理小宝,我还真想不到他还会以我的方式还治于我。
这就是费曼学习法,很高兴他打开了这一扇门,而我的装傻之路也即将开始了。
我告诉他:“这是5”!
他摇摇头,说:“不对,这是3〞。
我说:“哦,妈妈错了,谢谢你告诉我正确的答案。”
他脸上洋溢着成就感说:“没关系〞,然后又接着问:“这是什么?”
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