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常常会问一些看似简单,又有点奇怪的问题,而且是突然没来由地问,能够想象到被问的那个人会先愣一下,然后才开始想答案。
比如,前两天问了一个同事,她看完一本书要几天?在微信上问的,实际上这个同事喜欢看书,问题也就没有那么没来由;但平常在微信上不怎么联系,只要联系都是说些关于健身的话题。这么看来又有点没来由,好在她很快就回答了。
她的答案是,两天到七天,如果不太顺畅可能更长一点。
按我的习惯,要么一本书看几页摆着,再看几页;要么就是好几天都不看,直到前面的内容都忘记完了,才又翻开看。这么一本书基本都是按月为计量单位来看的,看完想得起来是什么就不错了。
反观这个阅读的时长,我感觉自己的阅读习惯似乎已经被刷视频给破坏了。当看到人家可以用两天看完一本书的时候,稍微有点惊讶。
又想起了我的大学时代,借来一本武侠小说,两天就能看完,通常都是五百多页,因为每天都要出钱,自然是有压力就有动力。
工作以后,什么都比较自由,反而不会那么节省资源了。
就是这么个做法,让自己有了些许内疚。好像不读完一本书就对不起自己出的钱,毕竟小时候家里不算富裕,耳濡目染父母如何节省,自己也会或多或少会在心中留下点痕迹。
因此,凡是自己开始做什么又拖延症犯,很长时间做不完,甚至是做不完也没了兴致的时候,内疚感迸发,要找地方发泄。这个时候就会想起和自己比较相熟的人,问一些似乎他们比较擅长,突然问又会感觉奇怪的问题。
问问题不是为了解决问题,是为了好像是有了解决之道,同时别人也能解决,做得很好,自己当然也能做到;有了问题的答案,自己的内疚之情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缓解,然后又束之高阁,继续下一个循环。
似乎我问问题的这个同事感觉到了我的内疚,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刷抖音就去刷,不要一边刷一边还内疚。做什么事都要一副我理所应当的样子。”
有了刷抖音的堂而皇之的理由自然开心,却没有那种看一本书只用两天的魄力。人家有那个资本和实力可以理由应当,我这样做了会起反效果。
心结始终解不掉,先摆着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