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火遍全国,00后美少女冠军武亦姝更是成为千万人心中的才女。大家纷纷立志要开始读书,成为“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人。可是没过多久,读书又轻易地被大家抛之脑后,只是心里会时不时的想起那个读书梦。
读书有那么难吗?我们真的没有办法读完一本书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只是我们没有找对方法。《高效能阅读》这本书就为我们介绍了89种读书小技巧。
书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原尻纯一,他毕业于龙谷大学,获得龙谷大学研究所经济科研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知名广告公司工作。正是由于他的工作需要知识,所以他总结了89种小技巧。
1.如何养成读书习惯
养成读书习惯对我们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习惯,一切都无需再谈。开篇第一节提到“读者权利十条”,立马颠覆了我以往的读书观念。曾经我们总觉得从头到尾读完一本书才算完事,可是有的书往往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读者权利十条里就指出:读者有不读、跳读、不读完等等权利。我们不必从头到尾读,只需要读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俗话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能多和别人交流读书的经历,将对我们对书的理解大有帮助。
先收集作者或者书籍的相关影音资料。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某个视频片段而去追一部剧,因为一首歌而把该歌手的歌全部听完。那么读书也是一样,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生活逸事,对作者感兴趣,进而对作者的书感兴趣。
快速阅读的技巧:黑体字读书法。这个方法可以让任何人在一小时内快速阅读完一本商业书籍。现在书籍里重点部分一般都会用黑体标记,只要读完黑色字体部分,就能大致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
2.读书的目标:垂直型阅读的重要性
作者提出两个概念:通才与专才。通才就是在各个方面都具备一定水平以上的广泛知识和技能工作者。专才是在特定领域具备深厚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专注于该领域的工作者。举个例子,医院里有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全科医生什么病都会看,但是不精,而专科医生,比如神经科医生,那他对神经科方面的疾病非常擅长,对其他科疾病可能知之甚少。作为患者,大概更愿意找专科医生看病。而我们读书也是一样的,只有有同一个特定领域深入阅读,才能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
3.积累与输出
当我们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以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数据库来分类整理我们的知识。这样就方便在今后我们需要时可以迅速找出,而不是水过鸭背,读完就忘记。为了更好的记住书的内容,我们还可以写读后感、书评等加深对书的印象,将书的内容记到脑海里,为我们所用。古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我们不做记录,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一周后我们能记住的内容只剩13%,是不是非常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