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盛夏,伴随着高考志愿的聒噪悄然而至,也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答辩。回想起自己的高考,竟然过去了十个年头,准确的说十一个年头。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南方暴雪,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金融危机。多事的年头让那一年变得格外记忆犹新,我,也在那一个年头以高考发挥不算正常上了大学。
之所以十年后想写一写十年前,是因为想再享受一次这段美好的时光,给自己青春一个交代。填报高考志愿,便是这段美好回忆的开端。
我是北方人,东北人,辽宁考生。十年前辽宁的高考模式,还是先估分填报志愿,后公布成绩。估分的结果告诉我,我要从一摸二摸时的211.985高校转学至二本院校。所以,考虑不接受复读的情况下,填报志愿重点放在了二批本科。
都说高考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庭的事,是关乎个人未来命运的大事。报考期间流传着:考得好不如报的好,报的好不如嫁的好。可想而知,报考的重要性,性别的重要性。当时我想性别估计没法更改了,索性找个好学校,好专业吧!
说到报考是一个家庭的事,家里只有我和母亲,填报志愿的事自然迟缓难定。几天的犹豫期过的最快,在我没有专心选好时就到了填报的最后一天。而我固执倔强的脾气,导致和母亲的意见无法一致(我想要学经济,而她想要报考师范),以致闹崩收场。那天我很烦躁,像极了那天的炎热,我提着志愿填报书,院校导航,气冲冲踏上公交车,扬言随便去报,大不了不上大学。
母亲我不是温顺的女人,性格又刚强,与外表通情达理的加强完全对立。我大气不顺的离开家,母亲也不示弱的喊着不管了,爱上不上。当我上了公交车后,母亲还是追了上来,我坐在车的前端,母亲坐在中部,我们没有说话,只是眼神中传递着对彼此的失望。
到了学校,我找到了自己位置坐下,母亲还是坐在了我的旁边,我依然用沉默表示对她的不满。此时的母亲已面露焦急,毕竟还剩几个小时,填报系统就关闭了。不管怎样与我怄气,她还是要负起母亲的责任。班主任简单说了下录入系统的注意事项,接下来一群家长围着班主任问东问西。母亲站在人群的外围,手里拿着院校信息,焦急着等着有一丝咨询的机会。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母亲的脸色越见失望,无措。
一直抱着胜利喜悦的我,也按耐不住向母亲喊去“妈,过来我们随便填吧”。此时,母亲似乎放弃了最后的希望,沮丧的坐到我旁边,又一次回到了上午的争执。
一直坐在我后座的同学父亲,是某市级医院的医生,受过高等教育,对高考志愿颇有研究。见到我和母亲举棋不定,争论不休,便建议我们去一个安静的环境,帮我们参考。我带个两个家长来到图书馆,负责人宋和邢老师热心的给我们找了一个办公桌。同学的父亲耐心的说着他的“报考理论”,我和母亲像极了拽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的蚂蚁,奋力挣扎。毕竟时间短暂,同学的父亲给了建议,便匆匆离开。母亲的无助并没有因为同学父亲的建议而有丝毫减弱,泪水含在眼里,说话的语气也没有上午争论时那么强硬,更多的是带有哀求。那时幼稚的我却不知母亲的痛苦与无奈,不理解母亲的期盼和夙愿。
邢老师和宋老师见状,询问了事情的原委,母亲的眼泪却决堤般涌出,倒尽了她的委屈与焦急。了解情况的宋老师当即联系了在大学教书的侄女,咨询了学校的相关的情况,这也便成了我日后的大学,而她的侄女也成了我至关重要的姐姐。邢老师也请来一位男老师,帮我预测录取的可靠性。就这样在短短一个小时完成了我的志愿填报,开启了我大学的序幕。
写在后面:十年前幼稚的我对母亲造成的伤害,是写在十年后的盛夏最痛的回忆。感谢我的母亲,也期望填报志愿的你们理解父母的殚精竭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