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习的中文,不是什么过硬的技术能让我安身立命。大学时候喜欢上各种文学课程、喜欢徜徉书海,喜欢写写文字。文字这个东西,就像大学老师说的,你要有表达欲望,你要有点天赋,你还要勤奋练习,将文字在你手里,化有形为无形,没有你表达不出来的境界,没有笔尖抵达不了的地方。
工作后,期望是一个诗意的栖居,没有去大城市,选择留在小县城,结婚、生子,半生蹉跎,竟也忙忙碌碌,颠沛流离,经历了人生的痛苦与成长,工作与生活在肩膀上愈来愈重,灵魂和理想越来越远,夫妻之间的交谈也不过是青菜鸡蛋、送孩子上学之类。甚至书,一年也看不完一本。
忽然我意识到,如果再不启程,这辈子也不能践行理想,不能随自己的兴趣爱好,跟随自己的灵魂活着。好几次,我想放弃目前忙碌失去自我的工作,人到中年,得做做减法。工作、孩子、健康、自我中平衡,每一天的精力有限,我需要规划,在忙碌中学习,接近靠近自己喜欢的事务,如果有一天,兴趣能与谋生相结合,那是最好不过。在这之前,默默努力,再慢、再忙,也要积蓄力量。
关于健康,今年参加了万步有约,下班倦仄无力只想躺平的我,开始每天走路,早起30分钟,晚上饭后散步,几个月下来,感受到了散步运动的舒服,精神精力也慢慢有所改善。散步的时候,也是与自己独处的时间,这对于工作处理不完的事务,下班孩子黏在身边的我来说,是个难得的独享时间。万步有约结束后,继续保持每天至少散步30分钟。
关于工作,工作还是要继续的,工作给你带来了生存,给你带来了眼界、给你带来了无形增长的能力。上班时间,加紧处理各种事情、甚至材料,工作时间也要勤勤学习相关业务,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相关网站。
关于孩子,陪伴孩子是每天的必修课。按照我们散漫的教育方式,现在还处于自在玩耍的状态。我想培养他对于中文的感知力,对于英语的兴趣,对于运动的爱好。每周一首古诗词背诵,开学后每天写一小篇字,日常穿插简单英语启蒙。
关于兴趣,这个总是被挤在最后,充分说明了,婚后(成人后)你得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职工,最后才是你自己。不去追究去抱怨为什么活的缺少幸福感,积极改善或许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年放下了书,大学积攒的那点东西也忘却的差不多了,沦落为一个浅薄的人。看书学习,是必须的,好在现在自媒体开始崛起,文化也不甘示弱,跻身其中。国文上,近期每天看《诗经》讲解一篇,上下班等空闲时间在手机上看历史、人物、美学、评论等,每个月看一本书,一个季度至少看完一本书。写文字,大概是最艰苦的,网上辗转搜索到这个“简书”平台,每当有想表达的,而且有时间,无论长短,就及时写出来,暂时也只能如此了。
目前对于练手的平台,微博、博客等,还在试哪个写随笔好用。写长文对于目前的我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记得,作好规划,从容不迫,现在的精力主要还在工作和孩子,积蓄力量,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看书学习,也是心灵的修为,不急躁、亦不无从下抓、急于求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