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带着多元视角去读

带着多元视角去读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11-03 18:05 被阅读0次

    带着多元视角去读

    肖培东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2023-11-04 17:14 发表于浙江

    “读”需有“得”。“读”是学生学习的行为形式,是深入理解文本的途径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学生在“读”的整个过程中获得的丰富体验,引发教学目标的达成、生成,这便是“得”。

    促成学习真实发生、让“读”有所“得”且能引领学生走向深度阅读的朗读活动,在教学设计时要基于多元视角去展开。

    基于学情视角,导向对文本意义的丰盈挖掘。它的选点贵在精当。在《紫藤萝瀑布》一课中,我们可以选取“我在开花”一句进行多元化的朗读设计,这恰恰是基于读者视角、学情特点的选择。其聚焦了文章内蕴的丰盈处、生发处,在不同重音的落实中,读出生命奋力绽放的光彩,读出自信张扬的自我意识,读出学生个性化的体验,读出了学生对文本要旨的丰盈理解。

    基于文体视角,导向对作品情韵的共鸣。从文体视角入手,设计问题推动学生浸润在朗读中思考,设问往往关注促成学生的独特体验。例如《山羊兹拉特》教学,“暴风雪来临时的那种可怕,那种恐惧,应该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用朗读来感受小说主人公的独特体验,感受心灵的共振和灵魂的促动,这是共情式的感悟,也是共鸣式的感悟。这样一篇给人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小说,其情感当然不可忽视。在朗读中想象和移情,多体会多感知,可以使小说跨越时空,作用于每个读者身上,使其感受到情感的魅力。

    基于作者视角,导向对作者创作意图的认知和揣摩。学生的学,需要教师精准的导。朗读揣摩的对象应聚焦文本的关键句。例如学习《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可以朗读为媒,聚焦“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这一关键句,反复朗读,思维辐射状地朝向演讲的各个特点。这样,演讲词结构明晰、话题鲜明的特点就化成了真实的演讲诵读,学生就能借助语速、语气等来表现演讲的中心及结构的特点,主动感悟,积极实践。

    基于编写意图,导向对核心知识的理解。朗读活动不是随意的,要尊重教材、编者意图,要关注教材单元对朗读提出的系统化、进阶型的要求,关注教读、自读等能力要求。朗读活动的设计要基于“这一篇”文章的特点,必须是主问题导引下的朗读活动。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是一篇心理学家写自己成长经历的文章。教学中就以朗读为锚点,借助旁批去思考,有效地避免结论的直接呈现,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细腻真实的心理描写,体味作者当时进退两难、孤立无援的心境,理解作者高超的心理描写艺术。这个过程是层进性的,教师要借助教材提供的助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外在行为体味“我”的心理,带入场景想象,感受“我”成长的心路。这个过程,也促成了学生对文章最精彩的写作点即心理描写的进一步认知。

    融合读者视角,导向对语言形式的丰富体味。设计朗读,要引发学生对言语形式的主动关注和自觉体悟,在比较处、矛盾处、空白处等读出作品丰盈的意味。例如在《孔乙己》一课中,学生分角色演绎酒客和掌柜的对话,关注作者写这段对话时的语言特点。小说中,当店内酒客说到孔乙己被打折腿时,掌柜的反应是“哦!”。如果教师对此处直接问,为什么这里的“哦”用感叹号,这就是“教”的立场,就容易陷入解题套路式的窠臼。一个语气词,加上一个感叹号,学生反复朗读,反复比较揣摩,联系语境体会掌柜的为什么此时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推知和复现话语的语调,从而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体察“看客”的卑劣心理。

    好的朗读活动,最后一定是消融了情境的。好故事,读好了,也就读懂了,读深了。这样的朗读活动是创设了故事情境的仿真情节,基于学生学习起点开展的探究,是从文本语言的独特处入手并指向高阶思维发生的有效策略。

    图片

    阅读 2259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人划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带着多元视角去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apo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