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战马》这部电影不像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瑞恩》那样充满了战场的血腥——这点从《战马》中英国兵冲出堑壕和《拯救大兵瑞恩》开篇的抢滩登陆运用的不同镜头就可以简单看出,在前者中,镜头较为平稳,往往是远景拍摄,而在后者,则是摇晃的近似第一人称视角的镜头,使观众身临其境,同时细节镜头增多,增强了战场的野蛮氛围——所以这部影片是带有温情的战争片。在叙述各个人物的故事中,贯穿这些人物的始终是以往战争的后遗症和当前一战的阴影。可以认为这是一部具有反战气息的电影。这个主旨在一战背景下反映的更加明确。田园诗歌般的平民生活陡然卷进现代化战争,颠沛流离的人有死有生。战场上无谓的伤亡,和敌我双方底层士兵的惺惺相惜,都使得一战具有独特的人为的悲剧色彩。以此背景展开的故事,在激起人们共鸣的同时又能令人反思战争的本质,不失为一部于无声处现反战的佳作。
故事情节:大致分为阿尔伯特驯马、尼克尔斯上尉骑马战斗、法国女孩获马、阿尔伯特战地救马、阿尔伯特与马荣归故里。故事情节紧凑,在故事与故事的转换中没有冗余与拖沓。在每个小故事中,叙事干净利落,没有因为单个故事的完整性破坏了电影整体的时间把控。值得一提的是,《战马》改编自同名小说,在小说的最后,艾米丽的爷爷是因为小艾米丽即将病逝才想要去买马的,并且在了解详情后以一便士把马卖给了阿尔伯特。电影将这两处情节处理得更加凸显人性美好。
叙事手法:应该是常规线性叙事。因为本片的主角是战马,讲述的战马的故事,故事的推进是按照这匹马在不同时间下遭遇的不同事件进行的。不应该是多线性叙事。如果从“人物”的变化角度来看,可以认为一个故事串联起一个故事从而判断为多线性叙事,但是这无法解释阿尔伯特登上战场这一情节,因为这一情节与前一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不密切。多线性叙事手法比较著名的电影是《云图》,采用的主题一致、故事不同的叙事方式。在多个以不同人为主的小故事中蕴含相同的主题,看似与本片相同,实则不同。在非线性叙事中,故事之间的关系较为破碎,人物关系不紧密,显然本片故事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而且人物都处于同一时空之下,且有战马一以贯之,可以说比较紧凑,不能算是多线叙事。不过由此产生了一些略有瑕疵的地方。于后文表之。
画面:画面柔美。田园风光诗情画意,战地景象冰冷残酷但是带有人性的温度。田园风光的描写上,自不必说。不论是阿尔伯特家的草场,还是结尾黄昏的绚烂,饱满的色彩总是夺得头筹。战地上,画面冰冷,色彩消失殆尽,哪怕是火炉的暖色,也大范围得被笼罩在雾霭般的阴冷色调下。而人性的温度,则由镜头可看出。
镜头:机关枪消灭骑兵的片段,大片的骑兵画面与只有马匹的画面交替出现,进而变成只有马匹的镜头和一匹马的镜头,镜头的过渡削弱了战争的暴力色彩。枪决兄弟两人时,风车的辐条遮住了枪决的画面,在留白般的镜头中既展示了战场叛逃的残酷结果,也体现了精妙的回避艺术。
唯一有问题的可能在于对马匹的表达。战马是全片核心,似乎这部电影少了一些以马匹为视角的第一人称镜头。这一处令小马在全局的作用好像被各个人物的表演和故事给冲淡了。如果能增添几处以骏马为视角的镜头,我想更能深刻表现马匹在置身不同事件的观感,而且,由于马匹的眼睛的特殊生理构造,它对前方景物是看不清楚的,它观察左右的视力更好视角也更广大,如果能增加几处镜头,相比收效肯定会更好。
同时,片中列举了四场战役。滑铁卢、恩图曼、皮克特冲锋、马斯拉图尔之战,都是近代化战争,而且确与片中事件和结果相同。这四场战争都是以进攻方的大规模冲锋却倒在敌人新式武器的火力覆盖而失败的案例。新式武器的出现使交战部队无法在火力、机动、防护方面取得平衡,主动进攻很容易消耗兵力,结果就是陷入堑壕战,只能僵持不下。为破解堑壕战,各种战术和武器也层出不穷。比较出名的就是马克沁机枪的新战术。机枪往往采用平射的设计方法,为与之抗衡,遂挖堑壕躲藏。但在一战中,进攻方往往采用超越射击的曲射办法,让子弹像炮弹一样在天空中划向对方堑壕,使得堑壕也成为了恐怖之地。此时坦克还不成熟,能攻占堑壕的武器就是毒气。当然欧洲一战陆战的这些武器战术在二战中也很快被抛弃。一战中的战壕、机枪、铁丝网、人海战术、运用坦克、高炮、毒气,很快就被装甲集群闪电战和大纵深防御战所破坏。也就是从二战起,陆战开始突破了攻克一程、再向前攻克一程的战争模式。陆空海对于陆地的立体化打击使得进攻方不仅推进速度快,而且进攻方向多变,甚至可以从敌人后方发起进攻。这种进攻方式逼迫防御方采取了对应的大纵深防御,以求阻挠敌军行进速度。一战的半机械化消耗战到二战的机械化运动战,背后的支撑,正是武器的更新迭代。不过,比起一战陆战上的无意义消耗战的牺牲,二战更像是有组织的大规模屠杀,更加地血腥残酷。殷鉴不远,后人不可不察。
网友评论